关于写作的方向,朋友们给我出主意。
昨天,大雾满城,据说在别的城市,也是一片白色,谁都看不清谁,在前后丧失的眼睛里,一个一个行人只留下隐约虚无的影子。
晚上,雾气下来了些,本来已经放弃了去外面跑一跑的打算,在屋里平板支撑和滚腹做了会儿,身上发热,就还是换上短袖出了门。
跑至中途,在一片城市绿化道旁,雾气又铺天盖地地下来了。有朋友劝我在这样的雾霾天,就不要跑了,很容易被杀掉,而且不能在死前留下凶手的名字。
我到是很喜欢这样的感觉,大家处在朦胧中,谁也看不清谁,所以大家都没有清晰的丑陋,也正是因为大家都共同被这茫茫的白气笼罩,被自然所掌控的人类,显得脆弱而渺小。
我喜欢脆弱和渺小,把人的矜贵融合成任一一种物种之中,学习谦卑。
我跟朋友讲雾气里跑步的事情,王小波先生的"水月雾针"真是美极。
不知怎么就谈到写作的方向。
朋友们感于雾气里恐怖的气氛,说着飘荡的红衣女子,纷纷进言"快写恐怖小说"。
恐怖小说的氛围要营造起来真的很要技巧。
虽然我看过很多恐怖片,但是都没有深入去观察了解。
有一同事说:要重复地看许多遍,恐怖的感觉才会深入心里。
我说:重复看鬼片是什么心态?
另一个同事说:看许多遍,知道了故事的走向,根本就没有恐怖的感觉了。
这个主张看许多遍的同事又说:你看第二遍就会注意到细节。
这个就是看个人想法了,鬼片里很多细节都是用作穿帮的,用作后期笑料的,没有什么"细看极恐"的感觉。或许我看的都是恐怖烂片,没有走上高级路线。
我不想写鬼故事。
我说:我要写安静的美丽的文字。
同事说:佛系文章得历尽千帆才有所悟,你现在写不出来那种感觉。
现在网上佛系的文章有很多,鸡汤喝多了,就开始出现毒鸡汤来中和自己的脑子,也用反鸡汤的模式来打破常规。
就是有很多人在身边给你出谋划策,灌输自己所认为的适应这个社会的套路,她们是好意,我是知道的。
而这种好意带着一种把自己的世界观强加给你的态度,一种为你好的态度。
或许是我太敏感了,其实这种态度于我的损害也是极其有限的。
我之所以这么一说,可能就是想引出这个社会的丰茂多奇,里面的人物千姿百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