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连载】《我的保镖是刑警》第二十三章 恋爱的分水岭

来源:华拓网
恋爱的分水岭

如果说结婚是人生幸福的分水岭,那么订婚就应该是恋爱成功的分水岭。

农历十二月十六日,长途跋涉了近三年的我们终于奔到了恋爱的分水岭------订婚。为了表示诚意,我未来的婆婆亲自踏进了我的家门,与我父母商量他们的儿女婚事,然后带着满意的笑容回去准备。

十六日晚上,邻居叔叔婶婶们在用心准备第二天订婚宴请的菜肴。按照家乡的习俗,订婚宴首邀本家族德高望重的爷爷辈、年富力强的叔叔伯伯辈、年轻活波的兄弟辈。然后才会邀请至亲和挚友。

母亲便早早的准备好了贡品,我和大峰虔诚地在香炉里点了香,在供桌两边燃了蜡烛,然后男左女右跪在供桌前,这样严肃的时刻,伴随袅袅的香的青烟和燃烧跳动的烛光,屋里出奇的安静。

父母亲站在旁边,看得出,母亲有些紧张,这让她的神色看起来有些怯场,两个妹妹屏住了呼吸、睁大眼睛好奇的看着。

“金氏祖先在上,今天是女儿小金和女婿小峰订婚的日子......”父亲语气严肃又略带强硬地开始说话。话语里有上世纪70年代初老高中生的陈旧和新时代作为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祝福和期望。

父亲高、瘦、常年喜欢戴一顶深色的鸭舌帽,我们叫它瘪帽子,不喜欢它,但父亲喜欢,年轻时候用于装洋(母亲说的),老了便已成为习惯。帽子下的眼睛偶尔闪过老高中生的智慧,更多的是沉默时的冷静,因为瘦、所以脸看上去长了一些,还好有帽子中和,让他的面部轮廓温和了许多。

“望祖宗保佑他们夫妇一生平安,前程似锦,百年好合,子孙满堂。”

“噗哧”我不合时宜的笑了一声,大风微侧了一下头,瞅了我一眼。

四周一片安静......

没人回应,我尴尬的憋回了这个笑。

难道一点都不好笑吗?又是“夫妇”又是“百年好合”,关键是“子孙满堂”四个字,画面感好强。我亲爱的老爹,你姑娘都还没嫁呢,怎么就成“夫妇”了呢?

“放开,这是我家!”夜里出门上厕所时,大风的手很自然地搭在我肩上,很自然地合拢想拥抱,我甩开了那双长臂猿一样的手臂,警告他。

“我们在供桌边拜了天地,磕了头,摆了订婚宴,放了鞭炮,我们算是未婚夫妻了。你没听见爸爸说我们是夫妇,百年好合,子孙满堂,哈哈哈”他开心的大笑起来。

“你笑什么?难道我爸说的不对吗?你啥意思?”他笑地让我很不高兴。

“大傻瓜,那你笑什么?你居然在那种庄重的时刻笑场!”

是啊,我笑什么?是高兴吧,在祖先面前得到承认,得到祝福。

之后第三天,我们去了他家里,一样在供桌面前燃蜡烛点香,磕头放鞭炮。

订婚本来就只是个简单的仪式,日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可我们的心态确实不一样了。

她就像一道分水岭,之前我们是恋人、是朋友,没有家人亲戚的参与,可以如胶似漆、非你莫属,也可以一别两宽、各自天涯,没有牵制,没有顾虑。

订婚后我们变得更复杂了,会吵架却又想着弥补、想过分手又不敢随便说出口。时间长了不见对方父母考虑是不是应该问候一下,筹备婚礼的过程很多东西需要他们指导和帮助。

恋爱的魔力莫过于如此,在于情投意合,难舍难分,还在于变数大、选择多。每天都有人掉进爱的蜜缸,每天也有人失恋痛苦。订婚是走进婚姻的前奏,没那么自由却也期望多多。

“养了二十来年的姑娘,才刚刚有点样子,很快就是别人的儿媳妇了。”父亲不无感叹的和母亲聊天。

“是啊,小时候怕她饿着、冷着,总想多给她一些好的,有个伤风感冒的,更是心疼着急,巴不得自己替他生病。大一点,怕她不学好,怕她不上进,一天到晚盯着她起床、上学、做作业,就希望她将来有个好头路,风不吹日不晒过日子。毕业了,希望她有份好工作,不苦不累还可以拿高一点的工资。找不到男朋友操心,找到了也操心,要过下日子来才算得,唉......”母亲感叹的更多。

“别说了,只要她好过么就比什么都好了。即使结婚了也可以经常见着她,嫁得又不远,以前上学的时候,还不是多长时间见不着她么,也习惯了。”父亲像是宽母亲的心,其实也是在宽他自己的心。

“嗯,不过,小峰那个小娃看着倒是还不错,对我们姑娘也好。”母亲对大风印象一直很好,她们固执的叫大风为小峰,说是亲切,好听。

“嗯......”父亲附和。

这些话是假期在家的妹妹告诉我的,她说订婚后我们去大风家时,他们老两口闲着没事时聊的,那天老两口的情绪都很低。

在大风家我们只呆了一天,我星期一上班,他没有周末,是请假回来订婚的,假期满了就得回去。

我未来的婆婆眉开眼笑的为我们准备饭菜,我就打打下手,洗个菜、捡个葱、剥个大蒜。她总喜欢和我说大风小时候的事情,说他小时候多么可爱、大一点多么有趣,上学时多么皮又多么聪明......

我很乐意听,毕竟多了解一下即将跟自己过日子的男人也很有必要的。

她还说到了房子装修的事,说到了结婚的事,甚至说到了以后带孩子的事......呵呵,想得真远。

我未来的公公话一直不多,但看的出来,他心情不错。因为我们刚到家的时候,我看着他笑呵呵的和婆婆在厨房准备饭菜,见我们来了才回到客厅的。听说,他老人家是从来不下厨房的呢。

忙碌的两天,喜悦的两天,分水岭的两天,之后,我们各自上班,恢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