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听戴建业老师解读了一首陶渊明的《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陶 渊 明
戴建业说,要论直面惨淡的人生,陶渊明才是真的勇士。
《责子》,是陶渊明为他的 5 个“学渣”儿子写下的作品。
大意是这样的:陶渊明27岁得子,过了一年多,第二个儿子又生了,就是阿宣。又过了两三年,生了一对双胞胎,第一位夫人生了四个儿子。等到第一位夫人病故,第二个夫人又为他生了最后一个儿子,这样,他就有了五个儿子。
他的儿子是比着赛生下来的,也是比着赛的蠢,一个比一个蠢。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陶渊明四十五、六岁时,满头白发,脸上有皱纹,身上的肌肉全部松弛了。这句的意思是我现在不能生了,想要光宗耀祖,就靠这五个宝贝儿子了。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虽然有五个儿子,但是哪个都不好读书,都跟纸笔有仇。然后他就一个一个的展示五个儿子。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老大阿舒,已经16岁了,懒惰起来,天下无敌。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孔夫子十五岁就知道读书了,我家老二阿宣也快十五岁了,还从来不爱文书。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阿雍和阿端,是一对双胞胎,他们到了十三岁,居然还搞不清楚六和七,更不知道六和七相加等于十三了。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最小的儿子到了九岁,不仅不读书,他全部的事情就是用来找板栗和梨子吃。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老天爷既然给我送来这五个宝贝儿子,那我还有什么办法呢?还是喝酒吧。
虽然名为“责子”,但在戴建业看来,这首诗更像是陶渊明的调侃。通过其一贯自然朴实的语言风格,陶渊明以自嘲的方式完成了一场自我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