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大象无形》这本书的时候,一张报纸的封面,几滴鲜血刺目地映入眼帘。原本可有可无的随意顷刻间变成认真的阅读态度。不要说我颜控,这样的封面,只是刚好触动我对中国犯罪悬疑小说的那根心弦。
还记得2015年上映的刘德华主演的《失孤》吗?多少张寻人启事张贴在城市的角角落落?
那时候,我想到的是一张占据一半报纸的寻人启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缩小,直到藏进报纸的夹缝中,被人们逐渐遗忘在角落里,蒙上灰尘,尘封在再也开启不了的大门里。
看完全书后,掩卷深思时,封面的标题更加耐人寻味。
“一场与人性之恶的奋力博弈”
“是生命的永生还是人性的灭亡”
细数往日的犯罪悬疑小说,每个高智商罪犯都有一个势均力敌的侦探作为对手,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如此,大象和红鬼亦是如此。而夹在他们博弈之间的是无数平凡人的生命。
小说固然是虚构,然而,艺术高于生活又来自于生活。
藏在他们博弈的阴影背后,是被红鬼利用的怀有死志的人们,是被那些人杀害的流浪儿、边缘人。
那些被忽视的,从出生开始被否定的人们,作为弱势群体的他们被穷凶极恶的人盯上。身死道消,又有什么人会去在意?
作者以纪实性犯罪案件为这些犯罪的温床,其中滋养的是人性的恶与善。
小说结尾处,“从所向披靡的吴行到力不从心的大象。”
他承认自己输了,也释怀了。
好和坏的界线如此泾渭分明,却又模糊不清,像可以变焦的镜头下的景色,从虚无到具体。
“没有人是坏人,不过是做了坏事的普通人。”
这句话已经记不清是在哪里听过或者是读过。突然间觉得,这句话于这本书,恰到好处。
我们沉迷于大象和红鬼的势均力敌的对战中,也仿佛是在进行一场关于人性的拔河比赛。不到哨声吹响的时候,谁能确定,你是好人还是坏人?
而现实中,这场比赛的哨声往往来的很迟,迟到你的人生的最后一刻。
世间的善很伟大,与之相对的恶,也比想象中的更黑暗。
“纪实性犯罪悬疑小说,窥探人性的七宗罪。”
什么是人性的七宗罪?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和暴怒。
这些种种不过是“欲”。
我们只是人,是平平凡凡的人,存在“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庆幸的是,我们有亲朋好友,有社会伦理,有法律道德。
世间没有善人,也没有恶人,更多的是普通人。如果哪一天,没有被忽视的人群,没有不该存在的错误,恶行消失殆尽……
也许,那个乌托邦,才是所有人都能释怀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