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有的书不单是医愚的良药,更是医治悲伤和抑郁的良药。很多人不开心的时候喜欢看看段子,或者看看电视。但那最多只能逗您一乐。但书的好处是浅者看其浅,深者看其深,不但能逗您一乐,也能让您回味。向诸位推荐几本既让人捧腹大笑又回味无穷的好书,让你横扫悲伤,做回自己,你开心的样子最好看!O(∩_∩)O~~
<h1 align = "center"><big>一.《好兵帅克》</big></h1>
(捷克)哈谢克著想象一下你身边有这样的一个团队,这个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是二逼。相互间都谎话连篇,而他们默契到似乎还打算装作相信彼此的谎言。这时候来了一个人,他也想融入这个团队,但是他不会撒谎,或者说他的谎言不够精致,但恰恰是这种不够到位的谎言,让他在这个团队里成为最聪明的最有适应能力的人。因此在一个虚伪的环境下,一个笨人往往最快乐最有利。
帅克,一个大智若愚、乐观、快乐的捷克小兵,一个令人发笑的乐天派。那时,人们生活贫困,国家政治混乱,告密之风盛行,秘密警察像疯狗一样到处狂咬,人们为了逃避兵役而装病,有的还自残躯体。帅克得了风湿病,还踊跃参军,却被警官误会是装病,每天洗胃两次,灌肠一次……帅克看上去有点滑稽可笑,却非常善于运用民间谚语、笑话,接过上司的口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伺机巧妙地同奥匈帝国统治者作斗争。他走到哪里,那里的正常秩序就会被搅得鸡飞狗跳、天翻地覆。
美国批评家布洛克认为哈谢克那卓越的幽默手法,“《好兵帅克》可以同最伟大的古典作品相朔美”。哈谢克用他卓绝的漫画式手法,令人笑破肚皮的情节,富于说服力地告诉我们:一个不义的军队,无论它在数量上如何庞大,到头来只能失败,灭亡。
<h1 align = "center"><big>二.《红拂夜奔》</big></h1>
王小波著这是小波一本很“扯”的书,但是扯得相当有趣,开头用高跷走路是因为城市环境差,还有众多发明,比如开根号的机器。每次作为数学家的李靖考试数学都是0分,只写皇帝万岁的政治却是满分。后来红拂上吊却吊不死,都特搞笑。
小说有两个时空的故事,第一个是现实故事,讲述数学家王二的故事;第二个是古代故事,讲述了李靖、红拂、虬髯公的故事。现实故事中,王二在北京一所大学教数学,成天想入非非。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证得费尔马定理,虽然这件事本身很无趣,但是最有价值,因为这样会让领导喜欢。王二证出费尔马定理以后,他果然成了领导上的“人瑞”。当了“人瑞”的王二成了体制之内的人,再也不敢想入非非,他自己也成为无趣之人。
古代故事中,李靖是个伟大的数学家、哲学家、军事家,是个知识分子。他的故事可分为两部分,洛阳城里的李靖和长安城里的李靖。洛阳城里的李靖是个体制外的知识分子,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过着有趣的生活,红拂被他的有趣所吸引,和他一起私奔;后来李靖建造长安城,不知不觉向体制靠拢,成为体制内的知识分子。李靖由此从一个一文不名的知识分子摇身一变成了声势显赫的大唐卫公,也因此失去了有趣的生活,装傻充愣,成了一个垂垂老矣的无趣之人。
如果我们把小说的细节和情节比成是小说的血和肉的话,那么它内在的“核”毫无疑问就是小说的灵魂。而《红拂夜奔》的灵魂,则显然是“有趣”。小波的诸多作品,看似淫秽荒诞,却处处讽刺着现实,太多的隐晦暗喻,太多的灰色幽默。
<h1 align = "center"><big>三.《小顾聊神话》</big></h1>
顾爷著有读者一针见血地评价顾爷的书:
读顾爷的书有一种吃家里的饭吃腻了,来个麻辣火锅或者香锅的畅快感。
《小顾聊神话》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希腊历史的平台,而且能够让我们在感受神话王国美丽的同时,加深对古希腊传统文化的理解,激发起内心潜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了解一定的希腊神话,已成为人们构筑知识结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全书收录了15个古希腊神话故事,包括神的家庭、神的创造、神的战争、英雄传说、神的爱恋等,同时,还精心选取了几十幅与情节紧密相关的精美插图,与文字相辅相成,为广大读者全面、具象地了解古希腊神话的丰富内涵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小顾聊神话》用现代都市的故事诠释了希腊神话,既有趣又易懂。面对错综的人物关系图,顾爷干脆就撂下“如果你还在纠结伦理问题;那说明希腊神话真的不适合你”的“狠话”,给你先暴力地解开纠结感再来分解这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网。这是一本“实用希腊神话串线指南”,千万不要以为你能通过本书了解整个希腊神话,本书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功能就是帮你理清希腊神话这团乱线。
<h1 align = "center"><big>四.《一座城池》</big></h1>
韩寒著我已经多次安利此书,但是每次提起有趣的书,我都会想到它。就像一个读者说的:
这是除了《加菲猫全集》以外,唯一一本能让我看了五遍以上还依然笑得跟个傻逼似的的书。而且,七年过去,我还是傻逼一样的认为它依然是韩寒写的最好的书。
是的,这是一本有意思的小书,每次看我都能再发现笑点。生活、工作的压力常常掩埋了我们的笑容,我们太需要这样轻松幽默、看上几页就能发笑的小书了。
有人说,韩寒一贯的风格就是故事特简单。这本《一座城池》的故事骨架绝对简单得出奇:“我”和“健叔”(实际上只是长得老而已)因为莫名其妙地涉嫌杀人而不得不逃跑,逃到了一座城池;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中,经历着在我们国家每天都会发生可是又荒诞到每天都不会发生的各种事情。涉嫌杀人,只不过是给主人公一个进入城池又不能融入城池的非正常生活的理由,给出一个主人公不得不持续躲在城池里的动机。这就像是唱戏,先搭了一个舞台,并给了一个演员上台的锣鼓点。
短短一本书,城池就着了三次火:化工厂、小店、市政府区;而每次着火,都会聚拢更多的人来,人一多就更容易疯狂,于是全书都归结在一种全城整体的疯狂中。最后人民在灾难事故中全城抢劫,在极度荒诞中接近真实,达到高潮。很多人觉得后面写得比前面要好,因为后面更荒诞,也更接近现实。
辛辣,现实,调侃,黑色幽默,一本小书能做到这些,已然足够...
<h1 align = "center"><big>五.《世间的盐》</big></h1>
高军著整本书读来极其幽默,打着散文的幌子,却没有文绉绉的感觉。从小的视角楔入,写邻里小事闲趣味,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即兴偶感,娓娓道来。
很多语言都让我捧腹不禁,比如《火烧云》的开头,做房地产文案的朋友,能将火葬场的广告做成“与灵魂起舞”,将铁路边说成“在工业文明的吟唱中入眠”。还有《武功》里面对于乡村空气的描写“田野上吹来墺热的风,风中有一股粪肥的气味,城里城外都有一股草木燃烧的味道”, 鲁迅先生说“人就像一只苍蝇,年轻的时候以为非得很远了,到了一看只不过在天上转了一个圈子,又回到起点上来了”。
书里面写的人物,要说普通吧普通,要说不普通吧又不普通。为什么?把普通人的那些不普通的事都写出来了,这才看出来不普通。真是家长里短朝三暮四那也没多大看头,早九晚五的正常生活谁也没多大兴趣了。不过,即使再普通的人,一辈子也会有那么些不普通的事儿,所以,一个个写过来,这普通化为了不普通,腐朽也就成为神奇了。
我们看到的就是这团亦庄亦偕的乐趣事。我想,这也正应了作者的目的:“我们活在世上,不过想生活能有趣些。”有趣,便是这世间的“盐”。
<h1 align = "center"><big>六.《趣味生活简史》</big></h1>
比尔.布莱森著布爷的作品诙谐嘲谑的风格堪称一绝、整体上举重若轻,能让普通读者产生很强的认同感,不失为雅俗共赏的典范,深受读者喜爱,也获得很高的评价,每部作品均高踞美、英、加畅销排行榜前茅。
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之下,卫生间是一部个人卫生的历史,厨房是一部烹调的历史,卧室则成了性爱、死亡和睡觉的历史。作者还梳理了从建筑学到电力学,从考古学到园艺学,从食物贮藏到流行病,从香料贸易到艾菲尔铁塔,从女性时装到室内装潢等方面的演变脉络,撰写了一部包罗万象的人类居家生活简史。
这本书所能带来的重要一点启示是,时刻保持兴趣,带着探索的疑问打量生活的角落。布莱森的功力是,将你最熟悉的东西,用最好看的语言,写成最陌生的东西,让你当时就震惊了。可当你合上书咂嘴回味时,那些陌生的东西又熟悉起来,并透出一种别样的可爱来。
————————————————————————
老舍先生曾说:幽默文字不是老老实实的文字,它运用智慧,聪明,与种种招笑的技巧,使人读了发笑,惊异,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有趣的好书就像口感层次丰富的糕点,总能在你大笑后让你对一些平常习以为常的事物多一些思索。对于有趣的好书,我们从来都不会嫌多,正如对于欢笑,我们也从来都不会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