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有一个热点事着实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那就是青年魏则西之死。这是关于一个患重病且遗憾逝世的大学生的故事。这也是又一起舆论被调动得高潮的事件。每每遇到这种的舆情事件,脑海中第一感觉就是文笔的力量实在可怕。
说回正事,以下是我看到的一些事,并表达下本人拙见。
把魏则西害死的凶手是百度,而不是疾病,不是医院。
这种论调遍布朋友圈,也是把众多网友燃得最为高潮的论点,因为它正好利用了早前人们累计了的对百度卖吧等作恶事件的愤怒——“哼,百度这次又出来作恶了,还不弄死你?!!”
这道理的逻辑其实脆弱地不堪一击。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假如没有了百度,患重病的童鞋就不会死。
首先,说道这病到底是程度的病,网上已经有了很多介绍了,简言之“极重病,世界上并没可靠良药。” 那就是说这种病痊愈的可能性低,病人因病去世的可能性极大。而从医学角度来讲,魏则西就是因为这种病而死的。即使没有百度挖坑送他去坑爹的医院,他能痊愈的可能性有多大,大家心里都应该明白。
看遍了朋友圈发的热文,全部文章共有2类,一是吐槽百度、二是吐槽医院。
关于百度的作恶事,主要是买贴吧事件、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和谷歌的对比、公关情况。另一种是揭秘莆田系医院的事,罪恶、扎根军医院的现状等。
这两类的文章,正好符合民心所向,点击量高,容易传播~(是的,大家都倾向于传播和自己观点一致的内容,我们讨厌、害怕被反对~)。这类文章在我看来其实是危害最大的,因为这类文章其实会有失偏颇,讲述的内容往往是事情的部分,而不是事情的全部(真相)。描述事情的部分的文章厉害之处在于,在超专注于事情的部分,过分强调某部分内容,这也是它能让人疯狂起来的原因之一。而真相是我们都应该要看到的,唯有看到了真相,我们才能合理地全面地分析问题。
其实,看遍了朋友圈的文章,最失望的不是上面的两类文章,而是没有第一种、第二种“异见”。
魏则西事件,最让我失望的是竟然没有人提出其他“异见”!我们看到的都是已见,我们活在了自己“虚构的”世界里。
没有人出来为百度辩解“技术无罪”——因为当有人用刀杀人的时候,我们要追究的应该是杀人的人,而不是刀。
没有人出来吐槽政府的监管缺失——因为如果监管到位,医院等企业就不会、也不敢出这种严重的问题,那么即使百度的竞价排名、或者其他广告展示做得如何,病人不会陷入惨况。
没有人提出除了查处百度的其他解决方案——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从来不缺问题,缺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案,也缺对解决方案的思考。
对我而言,以下状态是可怕的,那就是沉浸在片面地世界中,而自己不知道;自己被愚弄,而自己不知道。
为何我会有这种觉悟,那是因为经历过去多起舆论反复的事件。我发现片面看问题的危害有多可怕,我发现如果自己看不清事情就会像不少人一样轻易被煽动,我发现了没有辩证思维的可怕后果。而在这次事件中,我也看到全世界都放在了百度医院身上,也仅放到了百度医院身上,大家像以前一样依然是“注意力集中”的人、“专注地思考”的人。
后语
人眼视度即指人的肉眼可视角度的度数。人类通常是120度,当集中注意力时约为五分之一,即25度。——from 人眼视度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