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日更写作,被加到了一些爱好写作的群里。昨天被加到的一个群里,讨论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公众号有更多的粉丝。讨论得太激烈,不断刷屏,我都插不进嘴。有人讨论说让大号帮着推广,但是需要不少钱。还有人提到了花钱买僵尸粉,几百块钱1万个。还有人说,可以写爆文,一篇爆文甚至可以带来几千的粉丝。然后讨论爆文的写作模式:要够标题党,追热点,语言犀利只抓痛点等等。
我在群里说了一句话,瞬间被淹没在激烈的讨论中。不知道他们做公众号的目的是什么,赚钱么?如果想通过公众号赚钱,可不是在都是小白的群里讨论这么简单的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直接学习“公众号运营法则”。当时猫叔(“剽悍一只猫”)从零开始做公众号,不到1年的时间花去学习,拜访牛人,建立连接等共10万余元学费,学到一身本领,出师下山,如今有70万多粉丝,年薪不只几百万。
还有Spenser,Scaler,阿何,小六大神的公众号,都是一个公众号按照一个公司来运营的(有的已经成立了公司),投入的时间,金钱,精力,并不比去经营一个实体企业更容易。从文章就能看出来,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长几乎超过10几小时,而且是高效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们几年,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能力,素材,人脉的积累(从上大学或者从小的积累),远远超过了我们大部分的普通人。
那么,我们普通人无法通过写公众号实现财务自由,难道就没有意义了么?
并不是这样。你还记得写文章的初衷么?我在第一天决定日更文章的时候,定下的目标并不是成为作家,而是坚持日更300篇文章,然后看看自己能收获什么。
这就是我的初衷,我只想去做,看看能得到什么。而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去做。与其说,这是没有目标的表现,不如说,我是在寻找目标的路上。
俞敏洪老师从北大毕业留校任教后,因为看到很多同学出国了,而自己没有几十万的学费,就在校外当老师赚钱。后来因为学校不允许老师出去教课,给了他一个处分。这让俞老师内心很痛苦,因为没有人愿意背着处分在校任教。而当时他的工资一个月是几十块钱,在校外教英语一个月赚2000多,后来他就索性辞职。专门教出国考试的托福,GRE等课程,做大后他又把美国名校留学的同学找回来,一起创办了国内最大的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新东方2011年在美国上市,市值几十个亿,这是他最开始未曾想过的。(电影《中国合伙人》就是根据这个事情改编的。)
在俞老师的新书《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和《梦在青春在》里边,他多次提到了自己的经历,还有他三次高考,二次落榜,前两次的目标是一个地方的师范大学,而第三次考上北大的经历。
图源网络所以,俞老师在校外教外语的时候,他想的是赚取出国留学的学费,而没有想过创办一个学校。在他努力复读,梦想考上大学的时候,想的是要能考上一个师范大学就好,并不是北大。
他不是一开始就定下了一个目标,而是通过不断努力,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或者说战略,然后一步步成功的。
但是在他已经把“新东方”做起来之后,当他决定把王强老师和徐小平老师请回来帮他的时候,他终身的奋斗目标就已经确立了,那就是做教育。他在书里说,在房地产最热的时候,很多人找过他投资房地产,那时只要有资金,就一定会赚钱。他没有做。因为他做事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因为热爱。
同样,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企业家还有星巴克的舒尔茨,沃尔玛的山姆大叔,苹果的乔布斯,还有阿里巴巴的马云。
他们终其一生,只为了做好那一件事。而在确定好那件事之前,他们尝试用自己的生命钥匙去尝试开很多把锁头,突然,当钥匙找到了自己的生命之锁,“啪”的一声,辉煌灿烂的生命之旅便就此打开了。
就像艾丽丝一样,迎来了自己的新世界。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寻找自己的生命之旅,全力以赴,却无需心急。当你找到生命之旅的时候,你之前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因为他们已经注入进了你的血液,也铸成了你的脊梁。
坦白地说,即使我发现,我在电脑前写文章的时候,时间过得很快,我也很喜欢这个过程,但是我并没有十分清晰的梦想。因为我要判断自己是否足够热爱,所以我要考验一下自己,比如连续日更,300篇文章。很欣慰的是,30多篇的文章,已经写了6万多字,300篇文章就会有60多万字。我也很好奇,量变会不会产生质变。
回到文章开头的讨论吧,即使我也希望公众号和简书的关注数可以几千上万,几十万,即使我每天都会看很多次关注的数字有没有增加,有没有“取关”,即使我也想通过一个爆文的标题得到很多的点击量,比如我在简书上看到一篇《写了10万字,我得到了第一桶金是...》(涉及隐私,略有更改),而得到几百的阅读量,点进去,才发现这第一桶金竟然是简书上打赏的2元钱。即使很多人会同情作者写作的不容易,得到600多阅读量和30多个赞。但是我没有点赞也不会关注,因为我觉得这是价值观的问题。标题力求吸引人无可厚非,但是我不会用“第一桶金”和“赞赏的2元”这种无法联系在一起的概念来欺骗阅读者。别人可能不这么认为,但是我觉得我是被欺骗了的。
没有一个写作的人不希望自己的文章被更多人看到,但是与其用爆文的标题,刺激煽情的文字,甚至小黄文把阅读量提高,长久下来,必定自己受损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