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周礼·天官冢宰.宰夫》

来源:华拓网

《周礼·宰夫》


【原文】


        宰夫之职,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掌其禁令。叙群吏之治,以待宾客之令、诸臣之复、万民之逆。

       掌百官府之征令,辨其八职:一曰正,掌官法以治要。二曰师,掌官成以治凡。三曰司,掌官法以治目。四曰旅,掌官常以治数。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书以赞治。七曰胥,掌官叙以治叙。八曰徒,掌官令以征令。

       凡礼事,赞小宰比官府之具。

      凡邦之吊事,掌其戒令,与其币器财用,凡所共者。大丧、小丧,掌小官之戒令,帅执事而治之。三公六卿之丧、与职丧,帅官有司而治之。

       凡诸大夫之丧,使其旅帅有司而治之。


【通译】


  宰夫的职责,掌管有关治朝的法令,以规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和群吏的朝位,监察他们是否违反禁令。

  依尊卑安排群吏的职事,以待治理来朝宾客的小事,受理诸臣的奏事,以及民众的上书。

  掌管[王对于]官府的征召和命令,分辨官府的八类职责[以备征令的下达]。一是正一级的职责,掌管官府的法规制度而审核一年的会计总账。二是师一级的职责,掌管官府的成事品式而审核一月的会计总账。三是司一级的职责,掌管官府的法规制度而审核每天的会计账目。四是旅一级的职责,掌管按照官吏的常职而[对官吏]的工作进度进行考核。五是府的职责,掌管书契而负责[文书、器物等的]收藏。六是史的职责,掌管官府文书[的起草]而协助治理。七是胥的职责,掌管依照官事的轻重缓急而指派徒属。八是徒的职责,负责根据官府的命令而供召呼役使。

  掌管治法用以考核各官府、各采邑以及县、鄙的政绩,计算他们钱粮财物的收支情况,凡钱粮财物使用失当,以及造假账的,就要根据官刑报告冢宰加以惩罚。那些用度充足、能够增殖财物、能使物产精良的,就奖赏。

  凡举行礼仪的事,协助小宰检查校核各官府所准备的器物[是否符合要求]。

  凡王国有吊唁[诸侯或大臣]的事,掌管[对前往吊唁的官吏]进行告诫和命令,负责供给所当用的币帛、明器、财物,以及凡所当供给的器物。

  有大丧或小丧,负责对小官进行告诫和命令,率领有关官吏办理丧事。三公、六卿的丧事,与职丧一起率领有关官吏办理。凡是大夫的丧事,就使众下士率领有关官吏办理。

  [夏历]年终就命令官吏们总结确定一年的会计文书,月终就命令总结确定当月的会计文书,旬终就命令总结确定本旬的会计文书,而用以考核官吏们的政绩。政令不按时施行的,就报告[冢宰]加以责罚。

  [夏历]正月,就用法警戒官吏们,让他们做好王宫中的各项工作。记载他们当中的贤能者和优秀者,而用以报告上级。


【学究】


         读《宰夫》明白宰夫如同现在纪委的职责一样,详尽而细致,不一一加以复述。

         有大宰和小宰,便有宰夫,这样的官职配置,很好地堵住了管理过程中的漏洞,也就是说社会各层级之间的管理不能有遗漏,必须用相对的独立官职进行补漏,才能使整个国家机器运行流畅。

         看这样的职位设置,可见当时的管理层次已经相当有深度了,值得后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