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仓央嘉措:彼时情僧此时佛

来源:华拓网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保佑你平安喜乐。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我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仓央嘉措情诗》

初遇仓央是在高三的《作文与考试》里,记得那时把那篇文章看了两遍,然后就是网上的各种搜罗。在度娘里头看到的是一个“情僧”,但也并没有因为他身为达赖喇嘛写情诗而觉得此人“不守清规”;相反的,觉得仓央嘉措能有“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之王;走在拉萨城,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这份心而对他崇拜有加。

还记得那时候去新华书店,看到一本《仓央嘉措情诗》,心动不已,纠结了一下午,最后以备战高考来搪塞自己作罢!后来,正如那句话“从来都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没有再提起过,可是那份感动一直留在心底。

直到三年后的某一天在票圈看到老师发的一段关于仓央嘉措的文字,唤醒了心中那份感动。评论了,得知老师有关于他的书《仓央嘉措诗传》,便有了借来看看的想法,没想到老师说要赠书给我,真是惊喜万分。书到手后,隔了一段时间才拆了包装。细细读来,方知自己的那份感动仅仅只是表象,更甚者不属于仓央嘉措。

首先,篇首的那首《仓央嘉措情诗》并不是仓央嘉措自己所作,仓央嘉措所作的诗大概60-70首,其中是否有后人添加或者遗漏,今已无从得知,所以这份属于仓央嘉措的感动可以稍微减弱了。当然诗歌本身的感动,自然无需抹去!

再者,在属于仓央嘉措的六十多首诗中,有些确实是仓央嘉措写的,如“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但后面的“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并不是仓央嘉措所作,只是译者为了更加强调仓央嘉措的这种情感而加上去的。

加之,即便在仓央嘉措所作的诗中有出现类似“情人”“少女”之类的字眼,也并不能完全曲解仓央嘉措想要表达的意思。毕竟这是藏译汉的诗,在翻译过程中,有可能加入一些译者个人的想法与情感。且说译者直接翻译,在仓央嘉措当时所处在的政治及宗教环境中,他也有可能因为顾及到一些事情而故意以“情人”诸如此类的字眼来表达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