斟鄩(尋)到底在哪里?
来自专栏山海经破解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9年10月1日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
“太康居斟鄩(尋),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这个“斟鄩(尋)”到底在哪里?
根据我破解的夏商周三朝时期“以形命名的”规律,要想破解“斟鄩(尋)”,须先破解其外形特征,“斟鄩(尋)”的外形特征取自“斟鄩(尋)”二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图形,“斟鄩(尋)”二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图形如下:
“斟”
斟字甲骨文缺失,将其拆分成“甚与斗”,“甚与斗”二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图形如下:
《竹书纪年》之斟鄩(尋)
《竹书纪年》之斟鄩(尋)
“鄩”
“鄩”字甲骨文缺失,将其拆分成“尋与阝”,“尋与阝”二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图形如下:
《竹书纪年》之斟鄩(尋)
《竹书纪年》之斟鄩(尋)
之前我已经破解“太康”就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吉萨大金字塔的第二座即为其所建。
根据上述破解的“斟鄩”二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图形在埃及寻找符合特征的地形。经过搜索、比对、分析,最终找到了这个“斟鄩”,见下图:
1.“斟”,“甚”+“斗”。
《竹书纪年》之斟鄩(尋)
《竹书纪年》之斟鄩(尋)
《竹书纪年》之斟鄩(尋)
《竹书纪年》之斟鄩(尋)
《竹书纪年》之斟鄩(尋)
2.“鄩(尋)”,拆分成“尋”➕“阝”
《竹书纪年》之斟鄩(尋)
《竹书纪年》之斟鄩(尋)
《竹书纪年》之斟鄩(尋)
《竹书纪年》之斟鄩(尋)
《竹书纪年》之斟鄩(尋)
原来这个“斟鄩(尋)”地区就在埃及大金字塔周边。
《竹书纪年》之斟鄩(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