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卦下币圈的两种人设

来源:华拓网

币圈内容文章可以分为很多类,有一种怎么写都有人看,就是专门写人的。

这种文章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解读创始人。这种文章多是客观中带点欣赏,发文者也往往投资了相关项目。文章多以创始人的情怀和理想为引线,围观的多是自家的社区群众,很容易引起投资者的共鸣。以早年的暴走恭亲王、咕噜、长铗为代表,吸引大批粉丝,也给项目带来流量。

第二类是八卦网红,币圈有很多自带网红体质的大佬,以李笑来、孙宇晨、何一、徐明星、王团长、宝二爷、奶王等为代表(排名不分先后,名单太长了,有点排不下),这些人身上自带撕X、活跃、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签,紧跟热点也被热点紧跟。

如果说第一类人身上的点写一篇文章就能概括的话,第二类人身上每天的点都能出一篇文章。

我一直觉得八卦网红的文章就是在“恬不知耻”地蹭热点、博眼球,而这些网红们每天活在各种被揣测(更多是恶意)下,想安心做项目也很难啊。

真不知我当初感同身受般的同理心是哪来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网红之所以是网红,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出现在热点里,这是他们的定位,也是他们变现的渠道。每日发文互动,与人隔空互怼就是工作,至于说做项目,可以找更专业的人来替自己做。他们要做的就是在网络空间不掉粉,永远保有热度。

这不,前两天何一实在没话说了,发文说自己涨粉太慢,求鼓励。自嘲的称呼,亲昵又撒娇的语气,再配上美艳动人的自拍,让人暂时忘却亏损的伤痛,只想傻傻问她一句:“我能不能成为你的小宝贝?”

八卦下币圈的两种人设

看盘累了,想放松一下,他们甚至把娱乐游戏和吐槽话题都给你准备好了,冷不丁还会爆料个豪华套餐,丰富你的业余生活,简直不要太贴心。这就是币圈,一个完整的闭环生态,让你24小时不合眼都不会枯燥。

至于你喜不喜欢他们不重要,要的就是你的喜欢和不喜欢,怕的就是你的无动于衷。只要你有情绪,能围绕他们讨论就够了,哪怕通篇都是骂街,也是在为他们传播知名度。

那么第一类比较“低调”的人是不是就不喜欢别人围绕他们讨论?

当然不是,币圈跟娱乐圈一样,为了成名会设立各种人设,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常见娱乐圈通稿夸哪个明星不争不抢、淡泊名利,简直就是笑话,不争不抢、淡泊名利会在名利场出头?进这个圈子就是要扩大知名度让更多人认识自己才能成事,只不过人太多了,不另辟蹊径很难有辨识度。

跟情怀和理想挂钩的大佬往往不屑走流量路线,但希望你可以懂他(她),懂他(她)的逼格和改变世界的愿景,他们希望自己的粉丝都是清冷又带着淡淡的疏离感的(好像与中本聪一脉相承),能热烈地讨论技术但克制不谈币价,最好都活在诗与远方里,谈钱太俗了。

但不介意粉丝把他们身上的特质放大并传播出去。

无论哪种人设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营销——你创造的项目就是你自己。

有句话说投项目就是投人,创始人的认知高度就是项目的天花板。一个沉默的创始人和聒噪的创始人都不重要,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大脑才是工具的指挥者。

认知和人设可以相互加强,也可以相互抵消,但是认知高度和“性冷淡风”能做到“强强联合”的也就中本聪独一份了吧。如果这时候聪哥露出头来喊一嗓子,那还不天下大乱,信仰瞬间崩塌。


八卦下币圈的两种人设

微信公众号:币咩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