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亚马逊又做了一件牛逼哄哄的事情——推出无人商店Amazon Go。
扫扫码直接进门;
拿起商品=加入购物车,放下商品=移出购物车;
扫完货直接走人,通过APP自动扣款~体验是不是很棒?
然鹅,它进不了国门,而且还在难产中......
看着这个超级企业在我大天朝各种水土不服,马云爸爸乐开了花~
一高兴就要搞事情!这不,接地气的智能音箱听说阿里要搞了,无人商店听说......诶不对,是已经在搞了!
而第一个应用场景就是在7月8号-12号造物节亮相的——淘咖啡馆。
据说它将是一个占地200平米的线下实体店,集购物、餐饮于一身,可容纳用户达50人以上,but具体规模视场地面积而定~
现在一起来瞅瞅它的体验流程吧——
进 店
扫一扫~扫完获得电子入场码后,你就可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认证闸机了。
扫 货/点 餐
进店后只要发挥你购物狂魔或者吃货达人的属性,爱吃吃爱买买~
而且点单时再也不用挤在点餐区等着服务员叫号了!因为所有人的影像都会投影到一块公开的大屏上,每个人头顶都会显示取餐时间。
结 算 付 款
扫货的快乐时光总是如此短暂,接下来就是令人心烦意乱的排队付款......
但是这个环节在淘咖啡馆里是不存在滴!在这里你根本无需亲自结算,只要直接走出这道“结算门”,支付宝就会自动完成付款~
无人咖啡馆到底如何实现?
据了解,“淘咖啡”的应用技术不是单点的,而是一整套无人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三个体系。和亚马逊相似的是,多路摄像头和传感器的融合同样是重点。
第一个是生物特征自主感知和学习系统,主要解决开放空间里消费者的识别问题。比如在入门场景和货架场景,首先要通过生物识别确定这是个真实的人,然后通过入场扫码后绑定淘宝ID,关键要把淘宝ID和这个人的生物特征做绑定。
这套系统的一个亮点是可以让消费者在不必配合看镜头的情况下,精准地通过生物特征识别真人,再加上蚂蚁金服提供的IoT支付方案,为用户创造近乎“无感”的结算体验。
第二个是结算意图识别和交易系统。那么如何才能对消费者想要购买的商品进行确认呢?消费者离店时需要经过由两道门组成的“结算门”。当第一道门感应到用户的离店需求时,便会自动开启;几秒钟后,第二道门将开启,此时已经完成了扣款,一旁的提示器会告诉用户,“支付宝共计扣款XX元”。
第三个是目标检测与追踪系统。在持续追踪消费者时,体态识别比人脸识别可行性更高,不易跟丢,这主要是靠多路摄像头。比如,分析用户拿到某一样商品时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借此帮助商家判断某款商品是否足够符合他们的心意;通过捕捉消费者在店内的运动轨迹、在货架面前的停留时长,则可以指导商家调整货品的陈列方式和店内的服务装置。
目前淘咖啡馆还只是一个试验品,如果运营顺利,阿里就将拥有一套完整的无人零售解决方案,连通线上线下的关系,今后将会有更多无人商店兴起,大大减少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