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同样的钱,买大房子还是小房子?

来源:华拓网
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

常言道,“忠孝难两全”,我们做出任何一个选择,都没办法面面俱到、十全十美,必须有所舍弃。比如买房,99%的人都不可能随心所欲,往往需要在某些方面有所妥协,要不然肯定买不成。对此,有人画了一个“买房三难选择图”:

“买房三难选择图

这个着实反映出了人们买房内心的纠结和尴尬。那么,是否有同时满足“环境好、配套好、价格低”要求的完美选项呢?这个图说“不存在”,实际上是有的,那就是你必须接受另一个条件:总面积小。这个“三难选择图”并没有考量房子面积的问题,它所说的“贵”只是指面积单价贵,但我们买房要支付的不是单价,而是房屋总价。

以深圳为例,南山、福田两个区的均价都突破了7万,而原特区外地区还有大量单价不到5万的房子可供选择。如果你必须购买100平,在关外可以淘到总价不超过400万的房子,而在福田南山你可能要准备700万以上。但是反过来说,假设你的预算是400万(首付+按揭),那么在关外可以买100平,而在南山福田可以买60平左右(买老小区的话还可以更大一点)。

60平什么概念呢?如果放在农村,它很可能只是柴房+牛棚的面积,而在深圳,它往往会被设计小两房,可供三口之家正常居住。

你可能会说,放着100平的大三房(甚至四房)不要,选择60平小两房!?脑子进水了吧!宽敞舒适的居住空间才有家的感觉,才是安放我疲惫身心的精神港湾!我需要带卫生间的主卧、独立的书房、老人的卧室和儿童房,100平,才能让我的这些目标变为现实。而我住在市郊付出的代价,仅仅是上下班通勤时间多一两个小时而已。

实际上你的代价远远不止于此。一个人生活所需的条件,居住空间仅仅是其中之一,否则,能够提供极其宽敞居住空间的广大农村为何人口在不断减少呢?我们不仅需要卧室和客厅,还需要整洁的小区环境、忠于职守的保安、街对面的超市和肉铺、商业综合体、学校、公交站、公园和绿道.....换言之,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居住系统”。

“居住系统”是一个多维度考量的概念,而居住面积在这里面所占的分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降低。最近,一栋坐落于美国洛杉矶的豪宅正在对外出售,标价2.5亿美元,堪称世界最顶级豪宅之一。那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呢?3530平方米。这个面积当然足够壕,但相比古代顶级富豪的居所,那就弱爆了,比如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紫禁城,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当然,紫禁城不仅仅具有居住功能,它还承担了统领国家的政治功能,按今天的话来说,它是“商住两用楼”,是写字楼加普通住宅的综合体。但即便是把它的面积砍掉90%,它依然大得吓人: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是上述那栋美国豪宅的21倍大。

为什么紫禁城要搞得那么大?因为中国古代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即便贵为皇帝,他所需要的很多生活用品也得自产自用,为此,他不得不雇用规模极其庞大的纺织、冶炼、餐饮、建筑等行业的员工。换言之,紫禁城是一个“大而全、内循环”的居住系统。

古代中国,最典型的家庭形态是“男耕女织”,男的解决肚子问题,女的解决穿衣问题,一个家庭的主要需求都靠内部提供解决。因此,房屋要建得尽可能大,以便承担尽可能多的功能。即便在今天,农村里三四层、每层建筑面积达200平以上的独栋房屋比比皆是。在农村,建那么大的房子是有现实需求的,除了卧室、厨房、洗手间、客厅外,猪、牛、鸡、鸭、狗等等需要空间,另外还要有粮仓、农具房、杂物间、碾米房等等。

但是,到了现代社会的城市,一切都变得完全不同。社会分工极大丰富和细化,我们的需求越来越不依靠自我满足而是依赖外包。比如,我们的厨房可以极为简洁,稍微复杂的点的食物完全可以叫外卖或出去吃,我们不需要家庭健身房、家庭影院、家庭游戏厅...我们不必为未来某一天造访的亲友准备客房,我们也不必在家里办公。事实上,房子本身承担的功能在不断减少。

好了,我分析了一大通,结论就是:在“居住系统”综合评价里,房屋面积所占的分值在不断降低。这似乎是反常识的,因为,国家在统计分析人民生活水平时,居住面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我国从改革开放前的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米发展到今天接近人均30平米,这是一个巨大成就。

确实,在其他所有配套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面积当然是越大越好,傻子都知道市中心的豪宅比市中心的小公寓好。但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在预算不变的情况下,选择市中心的小房子还是市郊的大房子?

我的建议是选择“市中心的小房子”。

首先,居住面积对你的居住质量的影响不断降低,前面已详细分析过,这里不提。

其次,市中心的小房子好转手。买房子,正确的观念是“不可能也没必要追求一步到位”,“不可能”是因为你预算有限,“没必要”是因为你的收入水平和财务状况在持续变化(主要可能是不断变好),过几年你很可能出现换房的需求。2010-2016年,深圳的人均gdp上涨了82%,相信人均工资的涨幅可能也差不多。三五年后,你的收入水平显著增加,负债能力大大增强,那就有条件换房了。市中心的小房子总价相对低、需求旺,你也能很快卖出去,而市郊的大房子就未必了。

市郊的大房子它相比市中心的小房子,总价没有优势。它的可替代性也大(市郊的面积远远超过市中心),购房者选择面大得多。你转手的周期可能会很长,或者你要大幅度降价。

第三,你如果非要住大房子,比如家里有老人帮忙带小孩什么的,可以把市中心的小房子租出去,转而去租一个大房子住。市中心的小房子很容易出租,它的租金相对也高,而市郊的大房子,租金很难上去,甚至出现租不出去的尴尬。同样总价的情况下,市中心的小房子租金收入肯定大于市郊的大房子。甚至从长期来看,市中心小房子的升值幅度也会超过市郊的大房子。

租大房子,你有两个选择,一是租市郊的大房子,这样你可以轻松实现“以租养租”;二是租市中心的大房子,那可能要贴补30%左右的租金。那这样划不划算呢?关键要看你的时间成本是多大。

假定你住在市郊相比市中心,上下班各需要多花45分钟时间,那加起来每天要多花一个半小时,相比一周工作五天、每天上班8小时,路上所花费时间是你工作时间的五分之一左右。假设你的工资是每月一万元,那路上时间就值2000元。也就是说,租住市中心,只要不比市郊贵两千元以上,你就是划算的。

你可能会说,那路上多花费的一个半小时,我本来就会浪费的啊,打王者农药什么的,我才不会拿来加班、看书、参加培训、认识新朋友等等各种给自己增值的事情。哦,我的回答是,想做一个强者,必要的条件之一就是积极主动。

什么?预算只有200万(首付+按揭)?我的建议是“市中心的小小房子”,30平的单间或一室一厅,你也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