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始终相信衣服是有生命的,一个“穿对衣服”的女人,她会知晓每一件衣服的魅力点,让衣服成为自己“无声的代言”。
她懂得什么颜色可以增添她的威信,什么裁剪可以突出她的工作效率,什么质地显得她平易近人……
著名的软件公司副总裁周忆,就是那种美而自知却不自负“会穿衣服”的女人。有一次她去美国学习,公司的大老板邀请周忆去纽约看“美国网球公开赛”的决赛。事实上周忆懂得, 这次邀请看似简单,实则非常用心。
一方面,她知道老板的确对她非常友善;另一方面,老板经常会选一些他比较看好的人同他一起参与一些活动或者访问。
周忆知道这也是一种考验。
而她的老板是一个非常注重穿衣品质的一个人,衣服看上去就像专门定做似的,全是低调奢华的极品。
在公司有些人会在他不在的时候穿个拖鞋之类的,但一听说他回来立即换上高跟鞋,因为他特别不喜欢大家随随便便的样子,没有在相应场合该有的形象。
所以周忆就想: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我了,这次又要带我参加这么一个相对特殊的活动,我一定不能穿错。
周忆查阅了很多相关的服饰资料,给自己的定位是“休闲的正装”,首先服装质地要非常好,一般来说穿浅色系的,比如丝质衬衫配飘逸的长裤,不能穿裙子。
然后再有个丝巾做配饰,再加上墨镜,女士会戴帽子——就好像一场仪式。千万不要像国内看比赛似的,穿个背心大裤衩去,那就彻底歇菜了。
于是当晚周忆做了决定,帽子就省了,因为要坐直升机,加之她是一头直直的长发,不怕风吹,越吹越好看。
中国缎子又发挥作用了,穿一件淡粉色的缎子衬衫,配一条米白色的休闲长裤,外加一件开司米的黑色外套,是用系在脖子上的方式来“穿”它。此外再配一副墨镜,一个白色小包,一双有一点点跟的高跟鞋,正好粉白相间的颜色。
当天见到她的人都说她都能把人美翻了,大老板不会说那种话,但周忆从他的表情中得到了一个信号:今天他带她同去看球赛不丢人。
其实服装是一门很深入的心理学,它是一种工具,让人与人之间还有一种所谓的认同感。老板是极其考究的穿衣方式,也会影响下属采用这样穿衣方式,周忆利用穿着,得到了老板的认同。
记得作家张抗抗曾写过《穿错一生》来释放她对“穿对衣服”的感慨:关乎人作为资源的增值与贬值。
“穿对衣服”的女人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她掌握一种不用言语就可以与人沟通的礼貌用语和尊重。
02
索菲亚罗兰曾说过:女人的衣服应该如同一条带刺的栅栏,既能展现他们外在的风情,又能保护好内里的无限风景。
而“内里的无限风景的保护”表现的是一种在磨难中依然保持着芬芳洁净,也许廉价或穿了很久的旧衣服,依然可以优雅得体的过一生。
重读《上海的金枝玉叶》,老上海郭氏家族的四小姐郭婉莹,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经历每一个时期的照片,无论是千金小姐时期的高贵时髦,还是经历文化大革命的破旧朴素,她唯一没有放弃的就是“精心穿搭”那些衣服。
只要参加郭家的聚会,无论她当时过的多么贫苦,她都穿上自己真丝旗袍和玻璃丝袜。劳动的时候把旗袍改成上衣,穿上长裤,坚持穿着光洁的皮鞋在菜市场卖咸鸭蛋。
那个年代有多少人受不了屈辱和痛苦而选择自杀,但她就用“什么时期穿什么衣服”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要是生活真的要给我什么,我就收下它们。”
无论什么境地都坚持“穿对衣服”女人,她表示的是一种内心的坚持和强大,就像郭婉莹对孙女说的:“人一定会遇到许多事,那时候一定不要怕什么,什么也不用怕。”
即使自己感觉不到自己的美,这些衣服依然显现了她最美的一面和面对苦难的气节。
“穿对衣服”就是穿出自已喜欢的样子。虽然一身衣服可以应付所有的场合,但是在家时穿的衣服和去教堂穿的衣服一样重要,代表的是对生活每一个方面的热爱。
“穿对衣服”听起来很无形,但它会给你力量。保护你的状态,给你好感觉,直至带你爬出低谷,完成破茧成碟的成长。
03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千颂伊有段时间遭公司雪藏,但是她到公司签合同时穿的是一身黑衣,精致的高跟鞋,黑超遮面,给公司的高层带来了压力,感觉她随时可以东山再起,而不敢小窥。
穿对衣服,才好谈事情。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领悟我们是谁,“穿对衣服”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找到自己,向别人展示最好的状态。
当你穿的不像自己的时候,你并不是真正的自己,如果你随便拿件衣服就穿,那么别人就不会注意你,你也见不到你想要见的人,好机会也许就此错过。
“穿对衣服”它其实也隐含着“一种将自己人生经营成什么样子”的能量,在别人看来,你穿什么,就是在传达什么。在现代社会,衣服不仅仅只是为了御寒和装点自己的美丽,它代表着你愿意展现给别人什么样的印象,从而决定在别人眼中你是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
“穿对衣服”何尝不是在品牌自己呢!
作者:李晓木,十点读书签约作者,愿我的文字,按摩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