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萨金字塔在写这一章的时候,心里总是有一份疑惑在心里,总之这也是我们能够亲历历史并且慨叹或者思考的基石。从公元前2700到现在2016年的4700年里,一直发生着侵略和反侵略的惨烈故事,战争、抵抗、逃亡、疫病、生死、复兴、灭亡等等,一直是人类欲望加速历史破和力的剧变,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我们不得追溯,有文字记录的血雨腥风我们又不寒而栗,颤栗于历史的不幸、历史的无辜。历史的兴衰证明了落后的文明最终走向灭亡,新兴的王朝也会随着太阳的轨迹由盛转衰并周而复始。我心里一直在疑惑,那么多被战争洗礼的国家,很多的文明都已消失,不是被火烧,就是被破坏,就是被不同文化信仰所吞噬。就像二战中被德军当做主要目标而被炸毁的格瑞弗莱斯教堂,在波斯尼亚战争中被塞尔维亚军队炸毁的特帕夏清真寺,还有英法联军火烧的圆明园都曾经没有幸免于战火的蹂躏。
历史上埃及也遭到过破坏。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对于异教徒的严惩,关闭所有神庙并由极端的基督教徒组织起对于中东与埃及等城市神像、神坛、图书馆和异教神庙的摧毁,其中包括70万卷的藏书;还有就是亚历山大城的主教西奥菲罗斯对于异教迫害并把奥西里斯神殿转变为教堂。埃及人在哲学家奥林帕斯的率领下奋起抵抗,但是抵挡不住极端的基督教徒摧毁神庙,烧毁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这些都与宗教有关,文化的侵略、文化的侵蚀、文化的覆盖,二战中、中国的鸦片战争到中日抗战都有,传教士与异国教育硬性碰撞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均是相同的经历。
吉萨金字塔是历史必然使它保留下来的,外力不能破坏,风雨的洗礼只不过让其4700年的侵蚀从146米变成了139米。何况是它的存在时间真是有够早,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500年建造,当时的中国没有记载,估计是三皇五帝的时候,早商朝一千多年,差不多同时也是古希腊迈锡尼文明开始。这又说明了当时埃及人民在修建金字塔前数学、天文学、物理就已经运用极为成熟。它是由胡夫金字塔为中央,旁边是儿子海夫拉和孙子孟卡拉的金字塔组成,距离吉萨金字塔约350米就是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金字塔里边有很多秘密,我也相信有很多的诅咒,还有很多的埃及人的信仰与他们的崇拜。埃及的文化在战争中并没有被罗马或者说是基督教所影响和吞噬,反而却深深影响着罗马入侵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胡夫金字塔法老的升天之路
古埃及人是极度信奉鬼神的,法老更是想在死后能够升天得已永生,始终不愿放下威仪的权杖。金字塔就是搭建法老与天际的发射站,根据古埃及人的说法,北极星是法老死后升天的归宿,因为夜空中肉眼能够看到的永恒和最亮的就是北极星。所有的金字塔都是精确地指向北极星。古埃及修建的第一座金字塔的圣坛朝北,通向其地下墓室的斜坡也建在北面。如果站在墓室里向上看这条进门斜坡,就会看到北面的天空。这就是精确的坐标,用来导航。金字塔里边用来通风设施的通风道据说也是指向某些恒星或天空某片区域的。
古埃及人对于今生没有多大的想法,倒是将来生寄托了很多期望。古埃及留下最多的就是神庙和陵墓,没有一个法老、没有一个时期留下了他们在位时期的宫殿,这点和古时期的中国不太一样,除了宏大的陵墓还有奢靡的宫殿,对于生前生后,中国人更是情有独钟。共同的一点就是死后对于自己权倾一时的留恋和贪婪。
胡夫金字塔内部构造神奇的勾股定理
金字塔内部是什么样的?进入入口,是一条向下的甬道,大约两人宽。沿着甬道一直走,路会出现分岔,一条沿着原方向继续向下,最终到达在地下30米处一个未完工的地下室,地下室做什么的现在尚不清楚。沿着另一条路往上走,有一条水平入口通向王后的墓室,另一条向上的甬道是通向法老的墓室。
有趣并且很神奇的事情就是法老墓室的尺寸,法老墓室大约有20埃及古尺长,10尺宽(大约10.48米长,5.24米宽),比例刚好是2:1,但是高度为11.18尺,约5.974米,这并不是整数。为什么要选用这样奇特的数字呢?因为11.18尺正好是5√5,也是墓室宽度的√5/2倍,这样的高度,保证了两面墙对角线长度是整数15尺,因为根据勾股定理:
10²+(5√5)²=225=15²
不仅如此,墓室的两个最远的定点之间的距离也是整数,即25尺,因为同样根据勾股定理15²+20²=625=25²,这个墓室尺寸的设计,说明4600年前的古埃及人已凭经验发现了勾股定理。
金字塔建造场面壁画有趣的数字之谜
金字塔自重×1015=地球的重量;
金字塔塔高×10亿=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5亿公里);
金字塔底周长×2=赤道的时分度;
金字塔塔底周长÷(塔高×2)=圆周率(π=3.14159);
延长在底面中央的纵平分线,就是地球的子午线,这条线正好把地球的大陆和海洋平分成相等的两半;
金字塔的塔基正位于地球各大陆引力中心;
胡夫法老的太阳船
太阳船是专门制造出来供法老升天时追随太阳神飞越天空时乘坐的。在胡夫金字塔底部,发现了5个放置太阳船的坑穴,其中三个是空的。1954年和1987年,从另两个坑穴中分别发掘出2艘已经拆散但保存完好的叙利亚雪松船。其中一艘长43米、有4600年历史的太阳船已经被复制,放在太阳船博物馆中展出。
据考证,太阳船的原来是胡夫法老生前使用的一艘御船。胡夫死后,其第三子达达夫·拉继位,用这艘船将胡夫的木乃伊从当时埃及首都猛菲斯运至吉萨,葬入大金字塔里,随后把这艘由1224块木料制成的船拆成650份,整齐地安放于石坑内。安放太阳船部件的石坑长31米、宽2。6米、深为3。5米。坑上盖着的41块石板,代表当时埃及全国41个州。每块石板长4。5米、宽0。8米、厚1。8米,平均每块重18吨。石板上达达夫·拉的名字仍清晰可辨。坑口封闭严密,内置麝香和其他防蛀香料。大块大多为雪松木,最长的达23米,最短的不足10厘米。据记载,胡夫之父曾派40艘船从黎巴嫩运雪松木,造船的木块可能就是那次运回的雪松木。尽管胡夫时代已出现了铁器,但全船却找不到一颗铁钉。原来,造船匠们在木版上凿了4000个洞眼,用5000克棕绳如同缝衣一般将整条船穿扎起来,利用雪松木下水膨胀、棕绳遇冷水收缩的原理堵塞缝隙。利用卯榫的方式与中国古时的家具也比较类似,都是通过精确的计算来制作,只不过保存最好、历史最久远的是埃及,这要感谢埃及干燥少雨的气候,这也表示最早制造船只的是埃及。
胡夫的太阳船古埃及人尊太阳为创造万物、主宰一切的拉神。他们生活在尼罗河畔,两侧是广袤无垠的沙漠,船只是沟通河谷两岸的唯一交通工具。他们见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想象天空是浩瀚无际的海洋,太阳每天乘船两次航行:一次在白昼,乘坐白昼之船“玛阿内杰特”由东往西,飞渡太空;一次在夜晚,乘坐夜间之船“梅塞凯底特”,自西往东,穿越冥府。这就是太阳船的来历。古埃及人还把夜间比喻为死亡,所以又认为,太阳是天天复活、转世的。法老自封为拉神之子,他们渴望享受太阳神的永恒生活,因而仿制太阳船,置于金字塔旁,以便驾崩后其灵魂与太阳神一样,乘船遨游太空。
拉伸的太阳船壁画古埃及人崇尚尼罗河,因它而生、靠其而活,当时也是利用船只来发展海上贸易而富国强国的。埃及神庙里边针对造船、出海贸易都有壁画详细记载。这些都是不可磨灭的财富,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讲,都是在前人的辉煌中坐享其成,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创造改变了世界,我们应该感恩他们给我们带来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