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是的,《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

来源:华拓网

在小妹家,碰到张德芬老师……的书。

借了回来看,随后在樊登读书会听了两遍分享。

1.选择:简单与容易

海灵格: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

第一句话用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来套路是最明白不过,一直在不断升温的水里挣扎受苦,却不愿意“嘭”地一声往外跳,其实是很多人现状的写照。

第二句话,套用在自己的身上,太恰当。一直以来,我都活在“原生家庭”的阴影之下。不够好的父母给自己的童年烙印太深,自己却以此为借口,迟迟不愿意走出来,努力过好现在的生活。

2.当负面情绪来袭……

一直以来,我在负面情绪面前不知所措。

比如,心情不好,就吃泡面泡椒鸡爪烧烤来发泄;或者刷一下午的手机而无所作为;或者面对着视频,和外地的丈夫说出各种极端的话语;或者跑回婆家娘家,等着家人伺候饭菜……

很明显,我很想通过对外在的抓取来转移我的注意力,而并非运用自己的能力,勇敢地去面对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己。

或许,下次当负面情绪来临,或许是担心、难受、孤独、不满、羞耻等等,我都应该去正视它们,“我看到你了,不过我现在已经可以无视你,我不会被你带着走的。”

心外求道,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我选择正视。相信经过几次练习,我就能够与负面情绪和谐共处。

3.自卑

我有着与生俱来强烈的自卑情绪。

从一出生,被嫌弃不是男儿身;到家里有精神严重受刺激的家人;到高中以后,成绩不再翘楚等等都会让自己无地自容。

自卑是对自己错误的认知。

自卑是另一种自大。

你为什么这么坚信自己就是不好的呢?这不就是自大的表现吗?

樊登老师的话让我反思。

张德芬老师说,要多层次的看待自己。

拿父母的重男轻女观念折磨自己,的确是不应该。观念是他们的,或许我无法改变,但是我能选择自己该如何面对有这种观念的父母。

家人生病,我需要好好照料他们。或许别人知道这样的事情,我决定不了他们看待我的眼神,但我能够选择是否接受他们。

成绩平平,甚至有时考得极差,都不足以成为未来我做任何事的绊脚石。的确,我依然很在意别人看待自己的眼光,我决定不了他们的眼神,但是我能选择我是否能接受不够好的自己。

4.人生目的

我是来享受快乐逃避痛苦的吗?

如果是,我一生都将陷进痛苦的泥潭,时刻在确认自己是否处于痛苦之中,随时都想推开痛苦、避开痛苦、远离痛苦。

而如果,我这一生都只是来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咸,那么,人生终将精彩。什么样的人生,我都能过得有滋有味。

但不管遭遇什么样的,最重要的是想尽办法,让自己快乐!

爱自己,和孤独和谐相处,就是本书最大的触动!

是的,《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