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D005+3组琥珀+《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来源:华拓网

文/琥珀

去年,我加入了一个早起群,群主格格是一个坚持每天读书,年读书量在100本以上的女生。她每读完一本书,便会在豆瓣上输出一篇书评。这一习惯,从10年前开始,一直保持至今。我们对她一直保持这样的好习惯,很是钦佩。一次,她在给我们做读书分享时道出了原委。

她说,10年前,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她读到了一本书------《藏在这世间的美好》,作者是鼹鼠的土豆。读完之后,她思绪万千,便在豆瓣上写下了第一篇书评,其实都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书评,但却是她情感最真挚的一篇,也是她人生第一次写文章。写完之后,她@了作者,作者还回复了她,并且给她很多鼓励。

至此,她觉得,仿佛世界给她打开了另一扇大门。接下来的十年,她开始坚持每天读书,每读完一本书,便写书评,每年都保证很高的读书量。

因为爱上读书,她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书改变了她的生活。

我特别记得她分享结尾时说的话,“很多时候我们不喜欢看书,可能是因为我们还没有遇到那本令我们怦然心动的书。”

在《高效能阅读》中,也读到一段感同身受的话。作者原尻纯一说,他之所以现在每年能轻松阅读300本以上的书,缘于一个契机。他在一次“读书清单”上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书,一本是英国历史学家卡尔的《历史是什么?》,另一本是历史学家阿部谨的《在自己的心里看历史》。那是他第一次接触真正的杰作,并体会到了收获知识的喜悦。

如果没有这“命运般的邂逅”,他甚至无法想象自己现在的模样。

我们需要遇见这样的“座右书”,这是我们无与伦比的读书原动力,更是遇见新的自己的契机。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的作者奥野宣之认为,我们需要找到那本能够成就自己的书。失落的时候,走投无路的时候,那本书都会成为自己的心灵支柱。

拿他自己为例,很多书塑造了现在的他,但如果一定要挑出一本,那本书就是法国哲学家阿兰的《幸福散论》。

我自己在学生时代,接触最多的几乎都是专业方面的书,并没有什么特别喜欢或者对自己触动非常大的书。但后来一次很偶然的机会,看到了特立独行的猫的《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这本书。虽说是一本鸡汤书,但书中的故事及文字却给了我很多能量,陪我度过了最无助的那段岁月。即便是现在,我还会不定期拿出来翻看,每次都会有新的感触。

我想这也许就是我的“座右书”,也是从那开始,我喜欢上了读书,喜欢上那个不断从书中汲取能量的自己。

我们都需要一些能与自己长期共处的书,比如旅行时想读的书、难过时想读的书,而寻找它们正是我们平时读书的目的。等精神上感到挫败后,再去寻找能让自己振作的书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