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听老师的话——大学里需要刻意练习的三项能力

来源:华拓网
听老师的话

大学不再是象牙塔,也不再是就业高收入的保障,“毕业即失业”的残酷现实让很多人开始认为大学无用。大学真的无用吗?当然不,更好的高等教育不仅能推动个人的发展,也是推动整个国家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连前美国第一夫人马歇尔都致力让更多的美国年轻人能上大学(推荐看米歇尔作为第一夫人的最后一次演讲)。

要让大学发挥出作用,真正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上大学。尤其在中国,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几年,学生们是被老师和家长推动前行,目标只有一个:大学。可是来到大学,老师不再强迫学习,家长也鞭长莫及,没有人告诉大学生应该怎么做,应该向哪走。当你只有一个方向的时候,只需要埋头向前,而当你面前有很多选择,大部分人都傻眼了,迷茫、挫败、沮丧、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成了常态。

该往哪走?

有一次校园招聘会,我问某大型集团的人力招聘负责人“你们最希望招到的是什么样的人”,他的回答我深以为然,他说我们最想要的是“你既是个学生,但是又不要太像个学生”。“是个学生”意味着你年轻、顺从、初生牛犊不怕虎,有潜力有体力有学习创新力。“不要太像个学生”意味着你不要“TOO YOUNG TOO SIMPLE”太傻太天真,不要不通人情世故。在这个标准之下,不管任何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里,有三项基本能力需要刻意练习。(关于刻意练习的文章很多,这里不再累述)

一、“自我学习能力”

经常有人说,大学老师真轻松,不管学生听不听懂,上完课就走。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大学老师如果依然像小学中学老师一样“负责”,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无法在企业工作的。小学中学老师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而大学老师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学习。

很多学生在应聘自己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总会强调自己愿意虚心学习的意愿,但是企业雇用员工的目的不是给你提供学习的平台,而是让你创造价值。没有哪一个企业会手把手教你每项工作如何完成,你需要自己观察,学习,而且是迅速学会。所以,强调虚心学习的意愿不如强调自己快速学习的能力。如何能证明自己拥有这样的能力呢?很简单,你的专业成绩。任何一个专业的学生,如果连自己的专业课都学不好,谈什么学习能力?你的公共课可以不好,但是你的专业课必须过关,最好过硬。这体现的,是你对某一项专业的掌握能力,是你是否具有专注力,是否能学透枯燥的概念和复杂的原理,是你自我学习能力的最佳体现。

建议:从认真听讲开始,如果不管老师教学质量高低,你都能从课堂吸收到有用的东西,那么不管在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领导,都能迅速学习成长。

二、“沟通表达能力”

有效的沟通表达,不仅在工作中带来好处,在生活上也很有帮助。沟通表达能力是双向的,你既要能听懂别人说什么,也要能说清楚自己的想法。更明确一点,是你既要能听懂别人的言外之意,也要能委婉成功让别人接受你的想法。

这种能力的缺失有时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曾经有学生到电商企业实习,实习结束后我与企业主管沟通,对方对负责软件应用的学生评价很低,原因是要求这名学生下载并使用一个推广软件,这名学生花了两天时间才下载好,耽误了企业的最佳营销时机,还是一个盗版,后期经常出现数据错误无法使用的情况。而当我跟这名学生谈的时候,我问他感觉实习怎么样,他居然非常骄傲的告诉我,他成功破解了一个付费软件,为企业节省了成本。这个小案例反映出该学生既没有理解主管意图,也没有及时沟通自己的想法。他从学生的角度认为花了两天时间节省了几百块钱是值得的,但是从企业方面看,浪费的时间成本和后期使用不顺畅的成本,远远超过那几百块钱。另外,在完成主管布置的任务时,他没有及时汇报自己的想法和完成进度,让主管认为在消极怠工。

建议: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对方的价值和利益。坚持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这是最好的梳理思绪的方法。

三、“合作共处能力”

在日益开放和多元化的现代中国,九零后的大学生们比七零后八零后更宣扬个性和独立,这是好事,但是如果过分强调自我,就会忽略一项重要的能力--“合作共处”。大部分人从事的工作都是合作性的,如果某一个人个性太强无法与人合作甚至共处,对整个团队产生负面影响,这个人就将被淘汰出局。就算你拥有不可替代的工作能力,无法“合作共处”也会大大降低你生活的幸福指数,根据哈佛大学心理研究证明,影响个人幸福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合作共处,从你的同学开始,从你的同寝室开始,不管你们是不是一路人,不管别人身上是否有你看不惯的缺点,不管你们追求喜欢的东西是不是一致,至少做到一点,尊重友好。哪怕你有鸿鹄之志,周围都是燕雀,哪怕你是积极向上的学霸,其他人都是萎靡堕落的学渣,对你周围的人保持尊重友好是一项基本品德,不要随意批评别人,不要流露不屑鄙视。对大家都关注的东西适当表示兴趣,对你不认同的看法微笑就好。

建议:学习适当放弃自己的利益和尖锐(这不是软弱妥协,而是包容),学习和不一样的人打交道,跟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这并不是虚伪,而是智慧)

毕业终将到来

从大学到职场,前者是在游乐场坐过山车,后者是荒野求生,大学像是一座桥梁,连接学校和社会,这座桥梁走的好,你会迎来一个光明平坦的彼岸,这座桥梁走的不好,对面就会遍布荆棘。从今天开始,刻意练习这三项能力,为你的未来铺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