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开篇总是深吸一口气,短短一个月感觉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有点想星期更了,但是又害怕星期更再找不到话题说一些口水话,思考之后还是继续月更吧,这样可以把自己的最值得记录的事情记录下来。
1、认清自己的能力,考研路上,你认清自己了吗?不管是在择校上还是在你的各个方面,你是都清清楚楚的认清自己的能力以及极限了?例子多的很:有些人考270考上了,有些人300分没考上。有些人上台演讲会紧张,下来说“我不应该这样的,我感觉可以做好的”,结果下一次还是这么紧张—你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极限和当前的能力并接受它,那么你永远不会成长。
2、成长的痛苦。成长的过程都是痛苦的,因为它也是你走出舒适区的过程,不管你最后成功与否,最起码你改变了,在某种程度上你已经成功了。所以不要害怕成长的痛苦而不敢去改变,人生就这几十年,干嘛做事情畏畏缩缩的呢?时间就这么少,所以多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
3、成熟(心智&行为),到底什么才可以成为成熟呢?没有决定的,如果指定一个标准,恐怕没有多少人可以达到吧。所以我还是喜欢相对昨天或者上一个某个时刻的你是不是该变了,至于成熟是变好还是变坏,这也是相对的,有些人认为那样做是对的,有些人去认为那样多是对的,所以到底是不是适合你的,去做了才知道,最起码你做了。一个人的心智和行为上表现归根上还是心智上,也就是一个人的情商,也就是对自己周围情绪感情的敏感程度和对感情的控制程度。
4、懂你的人,你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字他都可以知道你什么意思,不懂你的人,没必要多费口舌。确实,有些人就是走着走着就散了,没有什么“如果当初我多花点时间...,如果我...,如果我们...,”都是空的,好好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去找那个适合自己的那个人。再说回来“朋友没有必要留着吗?”有必要,肯定有必要,年轻人的人脉其实很重要的,如果到了四五十是时候就必要去维持自己那些人脉了。而人脉你也不能永远是这个阶段,你也要成长,让你的人脉感觉到你是有用的,你为了感到自己的人脉是适合自己的,你也要去改变得更好,去寻找你这个阶段的人脉,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发现自己的发小、以前的同学做到一起越来越聊不到一块去了。
5、“我要让你们每一次见到我,我都会不一样,我都在进步,我一直坚信我们都在不同维度一起奋斗着”,伟哥真的做到了,而且还在继续走着。每一次隔着屏幕看到伟哥我都很清楚的感受到伟哥的成果(也许是必然、也许中间很困难,我都不知道,我只知道he did it and still doing for him aim)都感到有一股热血,找到一件自己可以坚持的事情很难,需要去尝试很多次,并且放弃很多机会,最后还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对的,在极小概率的机遇、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之后以及自身的综合条件才可能会有屌丝逆袭,对于我这种家庭,否则就得找到一个可以聊得来的,找一份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的工作,在30岁时候向公司预支钱去结婚,之后生子,用自己不太成熟的知识和人生经验去教育自己的后代,让他去步入你的后尘。(其实越往后屌丝逆袭的机遇愈少了,因为那些富人对自己的富二代并不停留在吃喝玩乐上了,而是放在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如果你现在不奋斗,你的下一代会和你一样,甚至相对之下比你还遭)
所以,我选择了这条考研路,又选择了提高英语这条路,我不后悔,我不想要很多人的赞美,因为别人都可以想到的机会不叫机会,如果太多人赞美你的话,你还得小心一下自己。相反,学好英语、提高自己英语的综合实力很正常,是必须要做到的。下面是考研分数的目标:
终极目标370+(英语80+政治65+专业课135+数学100=380)
最低目标300+(英语70+政治50+专业课120+数学080=320)
我考300分差不多就可以上了,我之所以没有选择380才可以上的天大,不是因为我没有决心去在初试上过关,而是对以后的生活(英语差,大学基础和别人差得太多)太冒险了,所以为了求稳+一个提高英语的机会,我选择了河工大。
最后对自己说声“再见,上一个时刻的自己。加油,此刻的自己,为了更好的下一刻的自己”。
下面是关于我在2018年5月19日电子科大的小游记和四级口语考试的简记。
2018年5月19日10点45分-11点15分之间历经四个小时的车程去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参加了2018年上半年的四级口语考试,我是第四场次的,我去的早一点,所以就转了一下学校,但是好大啊,也不知道自己转了多少(估计最有名的三大建筑物我都看见了,还去到了其中一个[图书馆]的门口)。早上六点从成都东客站做地铁到终点站犀浦站,然后倒公交车到西门进去(西门居然是医院的门口,他是医院和学校连着),由于小路太多了,于是路上问了好多同学才达到目的地——基础实验大楼,那时候才8点多,所以我就去转了图书馆的门口、还有门前的日晷。
(好像该附上图,但是我不喜欢去拍照,喜欢去用心体会。)
1、图书馆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门口的艺术字,然后进去之后就是放雨伞的架子(那一天下了一上午的雨),再往里走一个分岔口(好像一群人看报或者讨论的一个区域,印象最深刻的是可以在线预定研修室的机器和旁边三四个近几天要举行的讲座[大多是都是研究生导师或者博导{人家的讲座和我们学校讲座的质量不知道差了多少倍}]),一个直接进入图书馆的(由于没有卡就出来,那里有没有人守着)。
2、走出来之后,穿过一条森林间的小径区寻找另外一片天地,无意间看到了很宏伟的主教楼,穿过去之后是一个小的研究生实验楼,进去转了转看到了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的房间还有好多人工智能、大数据、图像和网络方面的实验室。在路上遇到很多本校的同学,大部分都是独自一人,就算有一起的都只是一次走,很少说话,而且整个学校人员的密度很小,所以学校很安静,很适合做研究和思考。
3、下一站就是一个人工湖(不算湖,是一个环学校的河,在这里控制了水流,类似水库),周围建上了两圈路,一条是跑步锻炼使用的,一条是用来欣赏的。我记得走的靠里面的那一圈,差不多走了半个小时吧,期间路上有树、油菜花等等等等,和旅游景点几乎没有区别。在转的过程中还看到了两个类似鸟巢的建筑,后来听说其中一个一个是美食街、另一个是健身馆。
4、转完那个湖之后差不多九点半多了,因为十点十五要签到,所以我准备去实验楼考试了,那时候还在下着雨,我的鞋子已经彻底湿透了,每走一步都可以听到zi水的声音。过去签完到、排队上去准备考试,刚好我考试的那个教室是Java实验室(我提前看了大厅里面的教室安排,很多特有的,我们学校好像没有那么细),而且里面的键盘和我们学校的键盘、显示屏、主机箱都是一样的,清华同方,微微有一点亲切感,之后测试——等待考试——开始——轮流自我介绍(吓我一条,突然都开始说话了,好像少说了一点)——读文章(45s准备,1min读,45s手他们都开始读了,我吓到了,以及我听错,我也跟着读了,因为提前练习的文章难,1min很难读完,还好考试的简单)——回答问题两个问题(20s/个和文章相关,文章讲的是坚持是成功的关键,所以这两个问题挺有意思,翻译过来差不多就是:①成功的关键是什么?②你认为什么是成功的关键,,,有些人懵逼了,还好我提前做了功课,第一个问题是根据文章内容的,另外一个是让你自己发挥的。)——个人陈述(不知以前是不是这样考的,居然和前面的主题一样,也是成功的关键的事情。在读文章那个环节,最后一个单词是success,很多人读‘瑟克谁斯’,其实是‘瑟克塞斯’,这得归功于上一次口语比赛,我背下来并加强记忆了这个词的读音。)——小组讨论(给一个话题,1min准备,3min互动。这个得感谢我的搭档,虽然跑题了,但是比我不知道怎么的脑残没看懂题要好。)。。。。。。成绩要等8月份和笔试一起出成绩,保守估计应该就是C了(ABCD,C就算过了,A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