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小商店教学教师反思

来源:华拓网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自己在以下两方面做出了突破,具有一定的价值:

  1、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地势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可以直观地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得出“西高东低”的特点,但不容易形成“阶梯状”分布的认识。通过我一步一步教学引导,特别是学生探究性活动----绘图,直观地把这一特点展示在黑板上,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比学生就直接地从书本得到结论,效果要好得多。

  2、认真组织教学,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够灵活使用教材。在本节课,我采取如下教学思路:什么是地势?→由分层设色地形图感知地势特点→由各阶梯地势海拔数据探究地势特点→绘制地形剖面图展示地势特点→提出证据证明地势特点。把课本中“我国东西向(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改为学生绘图比赛,然后与课本中对比,既让学生感觉有趣,又让学生们在相到比较中加深对“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位置、海拔及水平距离有了更深的认识。把活动2-4转化为学生提出证据证明地势特点。如此的特点,势必给气候、河流流向、交通等造成一定的影响,提示学生从日常现象、谚语、古诗词等方面考虑。这也是本节课的亮点部分,经过师生共同探讨,最后收获颇丰:“东风不到,大雨不了”(说明地势与气候的关系),“一江春水向东流”(说明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飞流直下三千尺”(说明地势与水能资源的关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地势无情,阻碍东西方来往,河流有情,沟通东西交流)。因涉及到相关学科知识,学生们兴致格外得高,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不足之处:在带领学生分析课本“我国东西向(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以及要求作图时,没有刻意强调注意横坐标下的经度数,因而当我换了一幅地形剖面图(北纬30度)时,要求学生在图上划出地势三级阶梯的范围时,学生划错范围的有不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