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超级育儿师辰辰女的案例分析

来源:华拓网


超级育儿师辰辰女的案例分析

《超级育儿师》有这样一个案例:

有个8岁的男孩叫辰辰。

辰辰妈妈哭诉,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不好好学习,发起脾气来还会打她。

育儿师来到辰辰家里,正好目睹了母子俩因为写作业引起的一场大战。

先是辰辰执拗的在玩电脑,之后是妈妈跟辰辰之间互相辱骂、对打。

打到最后,妈妈没有了力气,坐在床头无奈的对孩子说“去玩儿去吧”。

孩子则继续推了妈妈,咬牙切齿的对妈妈说:

“告诉你,我在学校就不舒服,今天别惹我,不听,不听你就试试。”

在育儿师看到情况无法控制,去拉辰辰,育儿师温柔的问辰辰:

你知道你刚才做了什么吗?

辰辰也小声的指着妈妈说:

“她老吼我、打我,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打我,我就是等到现在再反击她。”

大吼大叫,不管是妈妈吼叫的样子,还是吼叫的内容,都会直击孩子内心,这样的伤害才是最大的。

你吼孩子的时候,他们会产生不良的情绪,会愤怒、会难过,但奈何自己的力量太小,没法反击,觉得自己很失败。

但是在内心里,他们会纠结于失败的痛苦感受,执着于报复的漩涡,这就是“心癌”的早期——心结。

心结使人不再关注现在与未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不会考虑这样执意不放手是否合理,而是消耗全部的每一天去守着那个已经过去的痛苦,积攒力量去报复。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曾做过一部教育短片,值得每位父母一看。

他们找到沈阳看守所张强的故事,在张强12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分开了,他的妈妈每天都吼他,骂他,常常指着他大吼:

“你怎么不去死!”

他沉默不语,等待机会,弄了一把手枪,找了赌场里最有钱的人,拿枪把他给杀了。

被捕的时,他对自己的行为并没有任何后悔,只称这件事必须做,我让她(妈妈)看到我的厉害。

这就典型父母的吼叫,给孩子带来不良的情绪体验,形成“心癌”的案例。

李玫瑾曾说过:

“生理的癌症最终只能让病人死亡,而心理的癌症不仅仅是毁灭自己,还会让别人成为受害人。”

所以,父母们一定要记住:

“吼”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吼叫是一剂慢性毒药,会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孩子的心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