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指数与社会决策
来源:华拓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特别 爨 叠*砖l l_簟¨ l2008年第5期 幸福 敖 幸福指数是反映民 : 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 : 心指标.它建立在个体 对皂身生存与发展状 ■il' 况积极心理体验的基 _・-一-■ l 础之上.是客观条件的 . 主观反映。如果我们把 主观生活质量称之为 幸福感的话,那么它应- -社占军邢 会决策 当是满意感、快乐感和 价值感的有机统一。 … 一 ’E 近年来.国民幸福特别是幸福指 便引起了不少国家政府的关注 但迄 工具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是 数逐渐进入决策者和广大民众的视 今为止.所见到的幸福指数报告大都 考察我国民众幸福指数的基本前提 野.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将提升人民群 是由一些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研 从我国的文化背景和当前的社会实际 众幸福指数写进发展纲要或政府工作 究团体或个人发布的 对幸福指数的 出发。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我 报告之中.一些地方的统计部门提出 许多质疑与争论都源自于概念本身 们提出了由1叶次级指标构成的我国 了幸福指数评价办法甚至公布了相关 对概念界定不同.不仅会直接决定着 民众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分别是:知 数据.社会上还出现了将幸福指数作 幸福指数本身是否科学.而且还会直 足充裕体验指数、心理健康体验指 为考核官员政绩依据的呼声 但与此 接决定着不同条件下所获得的幸福指 数、成长发展体验指数、社会信心体 同时.也不乏一些质疑之声。到底什么 数能否进行比较 在我们的研究中. 验指数、目标价值体验指数、自我接 是幸福指数?幸福指数在社会决策中可 幸福指数被界定为反映民众主观生活 受体验指数、人际适应体验指数、身 以发挥哪些功能?应当如何科学对待幸 质量的核心指标.它建立在个体对自 体健康体验指数、心态平衡体验指 福指数?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的研究体 身生存与发展状况积极心理体验的基 数、家庭氛围体验指数。这10项指 会.从社会决策的角度对幸福指数做 础之上.是客观条件的主观反映 如 标通过我们编制的一套由4叶项目组 些思考.并试图对一些质疑做些回答 果我们把主观生活质量称之为幸福感 成的《中国民众主观幸福感量表》来 幸福指数的 的话.那么它应当是满意感、快乐感 测量。如果我们以某一年在全国范围 由来及其准确的含义 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 内随机抽取的代表性样本所获得的幸 幸福指数.是一个现代的概念.最 幸福指数所量化的是人们的主观 福感均值作为基准值.以后每次随机 早为西方人所关注.在英文中相应的 心理体验 这种心理体验必然会强烈 抽样调查所得到的幸福感均值与该值 术语Hppine sslndex或wellbeinglnd— 地受到个人差异f特别是人格差异1 比较。就可以得到考察我国民众幸福 ex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代 的影响。尽管如此.我们却可以通过 感变化趋势的幸福指数 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猛 抽样调查来探讨特定群体、乃至特定 幸福指数体现的是 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了相 社会民众幸福指数的一般特征、变化 追求人民幸福的执政理念 当高的水平.但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 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这时.它就不仅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一切 的主观体验问题也凸现出来.生活质 仅是一种个体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 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追求 量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西 象。对这种社会现象进行考察就有可 人民幸福已经成为最高决策层的切实 方一些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研究 能对社会决策提供帮助 的执政理念,幸福指数集中体现的正 者开始尝试建枸能够体现民众主观生 毫无疑问.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 是追求人民幸福的执政理念.这也是 当代中国应大力倡导的执政理念 不 活质量的指标.也就是幸福指数指 量的幸福指数所包含的客观内容.要 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应成为 标 其中较早的代表性人物是美国社 受到特定的社会发展程度以及特定的 各级决策者的响亮口号和实际行动 会心理学家坎贝尔(Campbel1)教授, 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制约 因此,不加 追求人民幸福的执政理念.是科 目前西方学术界活跃在这一研究领域 鉴别地采用外来的测量工具对当前国 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 的.包括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 人的幸福指数进行评价、甚至与国外 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以胡锦涛 者卡尼(Kahneman)在内的有一大批 的结果进行简单比较或排名,便不是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 著名研究者 由于幸福指数所触及的 一种科学的态度。从这个角度看,编 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 是一个时代性课题,因而一经提出, 制适合于当今我国民众的幸福感测量 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近代以来西 中国职工教育l 1 7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方社会发展经验教训.以及建国以来 正确认识和发挥 而引发社会动荡.使发展受阻 我国社会发展经验教训总结的产物. 幸福指数的社会决策功能 幸福指数可以成为社会政策调整 是对适合我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理性 幸福指数可以作为衡量社会进步 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我国.决策者所 思考与抉择.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 发展的重要指标 衡量一个社会的进 追求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会发展目标与人的发展目标的统一. 步与发展.最为根本的标准是这个社 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是我们制定和调 从一味地追逐单向度的经济发展指标 会是否能够很好地满足民众的生存需 整各项政策的根本依据 当前我国社 (特别是GDP指标),到开始关注人文 求、是否能够为民众提供广阔的自由 会正处在变革和转型期.变革与转型 社会环境指标.强调社会大多数个体 发展空间、是否坚持了社会发展目标 的效果最终体现在民众的主观选择和 的内在体验和感受对于实现人的全面 上的以人为本 从这个标准来看.以往 判断上.而民众幸福指数的走势是这 发展目标的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 将GDP这类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作为 类主观判断和选择的重要预测变量 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发展依靠谁、发 衡量社会进步发展的核・心指标的做法 国家有关宏观决策研究机构和统计调 展为了谁”这一根本问题.因此科学 显然是不充分的.在某种程度上可能 研部门.可以通过对幸福指数的追踪 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人民 会导致社会政策选择上的舍本求末. 研究.把握不同社会群体幸福指数的 谋幸福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唯一目 这也正是近年来人们试图对这一指标 走势和变化规律.将幸福指数作为改 标。 加以修正或补充的原因 反映民众主 革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示器”、了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地方决策 观生活质量的幸福指数.是一种高度 解民众情绪波动和变化的“晴雨表”、 者已经将追求人民幸福的执政理念付 人性化的指标.恰恰可以弥 ̄bGDP等 检测社会良性运转的“预警器” 还可 诸实践 例如.江苏省江阴市提出的 指标的不足.用以衡量社会的全面进 以通过深入研究影响不同社会群体幸 “建设幸福江阴”、浙江省杭州市提出 步与发展 一定要正确处理GDP指标 福指数变动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 的“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山东省成 与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 幸福指数和 提高全社会主观生活质量的对策与建 海市提出的“打造人居福地”等等. GDP发挥的功能是不同的.幸福指数 议,力求做到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 都是从当地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科 发挥的主要是诊断功能.是一种约束 和民众幸福度协调统一 学发展观、在新的起点上将追求人民 性指标.主要功能是为我们的政策调 简单地将幸福指数作为考核干部 幸福作为政策目标的生动实践与探 整提供依据 而GDP所发挥的主要是 政绩的指标缺乏科学依据 首先.考 索.这些探索大多集中在一些较为发 一种指示功能.是一种预期性指标 如 察国外以往的幸福指数研究.我们会 达的地区.而且都制定了一整套较为 果说GDP指标所要考察的是发展速 发现“幸福陷阱”现象 所谓“幸福 系统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方案.一 度的话.幸福指数指标则主要是从发 陷阱”.是指客观条件改善导致人们 些地区刚刚起步.一些地区已经初见 展方向来加以考察.二者之间可以起 需求水平的提高.但在一段较长时间 成效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总体上看 到互为补充的作用 里观察.人们的幸福指数有时并不随 群众从这些举措中不同程度受益.当 幸福指数可以作为监测一个社会 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客观指标的增长而 地民生状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良性运转的重要指标 一个运转良好 明显增长.会出现徘徊.甚至可能暂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些较为发达 的社会.一定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与民 时下滑 由于“幸福陷阱”等因素的 的地区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之间取得某种平 存在.我们必须对一段时期内某个地 因而他们有条件将幸福指数作为政策 衡.这一点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引起 区民众的幸福指数进行具体的分析. 目标.而欠发达地区还是应当优先发 了西方现代化国家的关注 作为检测 不宜设定幸福指数增长的预期性指 展经济.提什么幸福指数是奢侈的、 社会良性运转的指标.幸福指数更多 标.也没有必要对不同地区的幸福指 不切实际的 这种观点是相当错误 地发挥一种预警功能 如果一个社会 数进行不同形式的排名 其次.一个 的.它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追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民群众的 地区居民幸福指数变化.往往要受到 求人民幸福的执政理念是背道而驰 幸福指数出现持续的下滑.就要对这 一些宏观的、长期的因素的影响,非 的 从认识上看.这种观点是将发展 个社会发展的整体走向进行系统而深 一届一级政府、某个领导者个人或某 片面的理解为经济发展.割裂了经 入的反思.找到症结之所在 在反恩当 项政策所能左右 不仅如此.将幸福 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 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利用幸福指 指数作为政绩指标.还可能导致各种 系 当然.有一些人顾虑幸福指数会 数对社会良性运转进行监测时.我们 形式的“幸福指数崇拜”.使该指标 不会演变成为一种“政绩工程”或 特别应当注意两种可能出现的不良发 流于形式.远离百姓的幸福.偏离追 “形象工程”.则无疑是值得警惕的 展模式:一是在物质财富迅速积累的 求人民幸福的执政理念 从这个意义 防范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正 同时.出现整体性的价值迷失和精神 上讲.简单地将幸福指数作为政绩指 确认识与发挥幸福指数的社会决策功 空虚 二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因 标、或者不加区分地对不同地区民众 能.特别是不要简单地将幸福指数作 发展中的种种不平衡而导致民众对执 为一种“政绩指标” 幸福指数进行排名.不仅是没有必要 政力量的离心离德,社会矛盾激化.从 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 中国职够育置 S第iIF E7D4UC期A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