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各种物品消毒隔离要求

各种物品消毒隔离要求

来源:华拓网


各项物品消毒隔离要求

一、 无菌操作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环境整洁,戴口罩,无菌操作前后洗手。

2、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不得混放,治疗车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区分放置,治疗车进病房备快速手消毒液

3、 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集体注射病人间必须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30秒。

4、 静脉针、肌肉针放无菌盘。

5、 使用后物品处理基本原则:

(1)、清洗——消毒(灭菌)

(2)、一般消毒,有效氯浓度为500mg/L

(3)、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有效氯浓度为2000mg/L

二、体温表消毒

1.步骤:

1) 使用后体温表先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5分钟作第一道处理

2) 取出用自来水冲洗

3) 纱布擦干后甩于35℃以下

4) 再放入另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作第二道处理

5) 冷开水冲洗

6) 肛、口表分别用酒精纱布擦干后放于不同容器内备用

7) 总消毒1次/周。

三、氧疗物品消毒

1. 氧气使用时,湿化瓶内应用灭菌蒸馏水1次/日;间歇吸氧者一次性鼻导管每日更换一次;连续吸氧者一次性鼻导管每日更换两次(双鼻导管每天用75%酒精棉球擦拭,每周更换一次);病人的鼻腔用沾有清水的棉签清洁2次/日;如连续使用者一次性供氧管每周更换一次。出院、转科、死亡等应做好终末消毒。(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绿脓杆菌等感染的湿化瓶就地消毒:2000mg/L有效氯消毒浸泡60分钟后清洗,再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浸泡30分钟后清洗备用)。

2. 消毒后氧疗装置科安装在床头或统一放置,用清洁布套罩好,保持干燥、备用

3. 湿化瓶及内芯,浸泡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

4. 流量表:每周或每位病人使用后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内侧用75%酒精擦净。

四、超生雾化器消毒

1. 螺纹管、面罩(口含嘴),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2. 使用后的雾化罐先清洗再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冲洗、备用,一次/日

3. 更换水槽内的水,一次/日。

4. 一次性氧气雾化器专人使用,用毕按感染性医疗废弃物品处理。

五、压舌板消毒

1. 重复使用的压舌板,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2. 自来水清洗。

3. 擦干包好后高压灭菌。压舌板每包≤10跟。

4. 打开后限24小时使用。

六、无菌物品的保管

1. 无菌物品有专柜及专人管理,各类一次性物品集中定点放置,存放应按消毒有效期从近到远,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每天检查无菌包,无菌与非无菌物品不得混放,保持柜内清洁整齐

2. 各类无菌包规格符合要求,包布清洁无破损,包外有3M指示带,注明包的名称、有效期(例3月5日记:5/3),签全名,3M一取三条杠为界,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指示卡由米白色变成黑色表示已灭菌

3. 打开过无菌物品(和液体)应写明:打开日期、时间、及签名。

4. 无菌应放于离地面高25cm,距墙5cm,离天花板50cm的专柜内,保持柜内清洁整齐,擦拭1次/日。

5. 掉落地上或误放不洁区沾水、包布破损、包裹松散均视为污染,不可视为无菌包使用。

七、无菌物品保存期

1. 经高压灭菌物品:自灭菌日始可存放14天(布包装材料),梅雨季节(以天气预报为准)缩短至7天。塑封包装可存放时间为180天。

2. 打开过的无菌敷料、器械等:限于24小时内使用

3. 启用的无菌液体应注明开启日期、时间、签名:打开过的无菌盐水,限于2小时内使用:抽吸的溶媒限于24小时内使用

4. 煮沸消毒后器械物品:限于4小时内使用

5. 浸泡消毒的器械物品:限于4小时内使用

6. 铺好的无菌治疗盘:限于4小时使用

八、无菌容器消毒

1. 使用前,检查各封门是否关闭严密

2. 使用后无菌容器要盖严

3. 无菌容器一经打开最长时限为24小时,并注明开启日期、时间

九、注射部位消毒

安尔碘消毒注射部位:直径>5cm,静脉注射消毒两遍,肌注消毒两遍

十、皮肤、手消毒

1. 操作前后用洗手液、流动水洗手(六步洗手法)

2. 集体注射病人间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30秒

3. 办公室、治疗室应使用皂液洗手,并使用纸巾干手(严禁使用固体肥皂)

十一、血压计、听诊器、冰袋等一般诊疗用品消毒

1. 血压计、听诊器、冰袋等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一次/日

2. 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洗并记录,用肥皂液清洗、晾干备用。若遇袖带被血渍污染,抢救或死亡病人后应用2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洗净、晾干、备用。

十二、引流物的处理(引流瓶、吸引器、胃肠减压器)

1. 有污水处理的医院,引流液可直接倾倒。

2. 引流瓶用后先冲洗干净再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冲净、晾干、备用一次/日

3. 重复使用的吸引管、玻璃街头、冲洗干净后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1次/日

4. 重复使用的医用物品按清洗——消毒(灭菌)原则处理。

5. 用于伤口的引流瓶、玻璃街头及吸引管、均需灭菌

6. 耐高温重复使用的物品,送供应室高压灭菌

十三痰杯、痰盂、便器等消毒

1. 清洁后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加盖)

2. 抽水马桶可用消毒液反复洗擦

十四 床刷套(巾)消毒

1. 一床一巾湿性扫床

2. 集中送洗

十五 气圈、沙袋(布套)消毒

使用过的布套,用500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洗、晾干、备用,一次/周

十六 清洁用具(抹布、拖把)消毒

1. 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2次/日

2. 床头柜抹布专用,做到一桌一巾。

3. 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

4. 拖把应有明显标记,分开清洗,消毒一次/周。

5. 病区的抹布拥有明显标记,分开使用

十七 终末消毒

1. 一般病人出院或转床后

1) 痰杯、面盆: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用去污粉擦净污垢,冲洗、擦干、备用。

2) 床头柜、床架: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3) 被褥、床垫:紫外线照射30分钟

4) 病人床单位的终末消毒:紫外线消毒遵循《拆—擦—照—铺》原则执行

2. 感染及传染病病人出院或转床后

1) 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擦拭

2) 接触过病人的一切物品均应按特殊消毒方法进行处理。遵循《照—拆—擦—铺》的原则。

注:日光暴晒须连续6小时,不到6小时则须进行紫外线常规照射。

十八 紫外线消毒

1. 无人情况下,紫外线灯管预热5分钟后计算时间,每次照射30分钟。

2. 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功率≥80uw/cm2每半年测定一次,功率<80uw/cm2每季度测定一次,如功率≤70uw/cm2应更换灯管。

3. 每周用95%酒精纱布擦拭灯管表面一次,并记录。

4. 移动性紫外线消毒灯使用时,应登记照射的日期、时间、床位并签名。

5.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辅助间等,紫外线消毒两次/日(10:00,16:00)并登记

6.建立使用时间登记本(日期、照射地点、照射时间、积累照射时间、照射者姓名),如使用积累时间超过1000小时,则应更换。

7.消毒时间已到,关灯后,应待灯管冷却3—4分钟后再开灯或移动灯管,防止损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