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B第1-4次作业
《内经B》第1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chen胀”是指 [1分] A.胸腹胀满 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为气,阴为味”的“气”是指 [1分] A.药食之气 3. 现存最完整的分类研究内经的注本是 [1分] A.类经 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腹满,死”的机理是 [1分] D.脾气内绝 5.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将五畜,五谷归属于五时五行,说明了 [1分] C.生克制约关系 6. 现存最早的分类研究《内经》的注本是 [1分] D.黄帝内经太素 7. 《黄帝内经》书名中“黄帝”实指 [1分] 页脚内容1
页眉内容
B.伪托之词 8. 明代马莳的《内经》注本是 [1分] C.灵枢注证发微 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味所伤的规律,过食甘味可 [1分] E.伤肉 10.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此段主要说明了: [1分]
A.阴阳互根和升降 11.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归形,形归气”之气是指 [1分] D.真元之气 12. 《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 [1分] A.马莳 1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 [1分] E.阴阳 1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味所伤的规律,过食咸味可 [1分] C.伤血 1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热胜”的病变是 [1分] 页脚内容2
页眉内容
B.肿 1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chen胀”的病机是 [1分] D.浊阴滞于上而不能降 1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之性是 [1分] C.阴静阳躁 18. 根据《素问金匮真言论》的阴阳发病学的理论,春病在 [1分] A.阴 1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之征兆”是 [1分] D.水火 20.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 味伤形”主要指的是药食 [1分] A.偏嗜 2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的清阳是指 [1分] B.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 2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地之湿气”侵入人体最容易引起的病变是 [1分] D.皮肉筋脉 2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志所伤的规律,过忧则 [1分] 页脚内容3
页眉内容
C.伤肺 24. 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协调的关键是 [1分] D.阳气固密于外 25. 《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 [1分] E.《汉书.艺文志》 2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飧泄”的含义是 [1分] E.下利完谷不化 27.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故春夏善病鼽衄”其病机是 [1分] A.春气主升,阳气上升故鼽衄 28.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的理论,“先痛而后肿者”是由于: [1分] A.气病及形 29. 壮火散气,其气指的是什么? [1分] A.元气 30. 《内经》汇焦成书的年代最可能在 [1分] B.西汉 3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血生脾”的含义是 [1分] 页脚内容4
页眉内容
C.心生脾 32. 阳胜病耐冬不耐夏的原因是 [1分] B.不能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 33.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味所伤所胜的论述,辛味对人的损伤是 [1分] D.伤皮毛 3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飧泄”的病机是 [1分] C.清阳衰于下不能升 35. 《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述长夏的多发病是 [1分] B.洞泄寒中 3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 [1分] C.化生的精血津液 37.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味所伤所胜的理论,苦味的药理特性是 [1分] E.苦伤气 B型题: 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A.食气 B.生气 C.耗津 D.耗血 E.化精 页脚内容5
页眉内容
1.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内容,少火 [1分]
B A
2.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内容,壮火 [1分]
A
B C D E
A.《甲乙经》 B.《针经》 C.《九灵》 D.《脉经》 E.《九卷》
3. 《灵枢》的书名,张机称之为 [1分]
E
4. 皇甫谧称之为 [1分]
B
A.医经原旨 B.类经 C.内经类解 D.医经读 E.黄帝内经太素
5. 现存最早分类研究《内经》的注本是 [1分]
E B
6. 现存最完整分类研究《内经》的注本是 [1分]
A.精血津液 B.营气 C.肾阴 D.水谷 E.糟粕
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出下窍”的浊阴是指 [1分]
E D A
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归六腑”的浊阴是指 [1分]
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 [1分]
页脚内容6
页眉内容
A.内经知要 B.医经原旨 C.医经读 D.读素问纱 E.黄帝内经太素 10. 选择分类研究《内经》最早的注本是 [1分]E C 11. 选择最简研究《内经》的注本是 [1分] A.饮食物化生的精气 B.呼吸之气 C.卫阳之气 D.阳气 E.宗气 12.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发腠理的清阳是指 [1分]C A A 13.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实四肢的清阳是指 [1分]14.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出上窍的清阳是指 [1分]
《内经B》第2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根据《素问.五脏别论》魄门应属于 [1分] C.传化之府 2. 《素问.六节藏象论》心的阴阳属性当是 [1分] 页脚内容7
页眉内容
A.阳中之太阳 3. 根据《素问.五脏别论》胆应属于 [1分] D.奇恒之府 4. 《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肺的主要功能是 [1分] A.气之本 5. 《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其中“浊气”是指 [1分] E.谷食之中的稠浊部分 6. 根据《素问.五脏别论》骨属于 [1分] D.奇恒之府 7. 《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是 [1分] A.生命的根本 8. 《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是肾为 [1分] D.封藏之本 9. 《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是指 [1分] E.心具有接受外界事物并进行分析应答的能力 10. 根据《素问.五脏别论》以下列哪项除外均属传化之府 [1分] 页脚内容8
页眉内容
D.胆 11. 据《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与四季的关系是 [1分] C.脾不主时 12. 《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皆与哪一季相通 [1分] C.长夏 13. 《素问.经脉别论》“府精神明,留于四脏”之“四脏”是指 [1分] C.心肝脾肾 14. 下列除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传化之府的特性 [1分] B.地气所生 15. 《素问.六节藏象论》肝的阴阳属性当是 [1分] D.阴中之少阳 16. 《灵兰秘典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的内脏是 [1分] A.脾胃 17. 据《灵枢.本神》原文,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错误的 [1分] B.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18. 除下列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魄门亦为五脏使”的含义 [1分] 页脚内容9
页眉内容
C.魄门的启闭,依赖胃气的下降 19. 《灵兰秘典论》称为“受盛之官”的脏腑是 [1分] B.小肠 20. 魄门是指 [1分] C.肛门 21. 根据《素问.五脏别论》脉应属于 [1分] D.奇恒之府 22. 《灵兰秘典论》称为“传导之官”的是 [1分] E.大肠 23. 据《灵枢..营卫生会篇》人体营卫之气相会的时间是 [1分] D.夜半 24. 《灵兰秘典论》“使道闭塞而不通”的“使道闭塞而不通”的“使道”是指 [1分] E.脏腑相使之道 25. 《素问.经脉别论》“毛脉合精,行气于府”之“府”是指 [1分] C.经脉 26. 根据《素问.五脏别论》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1分] 页脚内容10
页眉内容
E.藏精气而不泻 27. 据《灵枢.邪客》,除哪一项外均是宗气的作用 [1分] B.营养四肢百骸 28.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关于肝的生理功能,下列哪项是“罢极”的最佳含义 [1分] E.勇猛耐劳 29. 根据《素问.五脏别论》“满而不实”的“满”是指 [1分] B.精气充满 B型题: 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A.脑 B.骨 C.胆 D.髓 E.女子胞 1. 即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府的是 [1分]C B 2. 即属于奇恒之府又属于五体的是 [1分] A.实而不能满 B.满而不能实 C.水谷不得久藏 D.藏而不泻 E.泻而不藏 3. 根据《素问.五脏别论》原文,以上何项是奇恒之府的总的功能 [1分]D B 4. 根据《素问.五脏别论》原文,以上何项是五脏的功能特征 [1分]页脚内容11
页眉内容
A.浊气归心,上归于脾 B.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 C.上归于肺,肺朝百脉 D.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E.经气归于肺,通调水道
5. 《素问.经脉别论》谷食的生化过程中,原文所述环节包括 [1分]A 6. 《素问.经脉别论》水饮的生化过程包括的环节是 [1分]D A.心 B.肺 C.肾 D.肝 E.脾 7. 《素问.六节藏象论》称之为“气之本”的脏是 [1分]B D 8. 《素问.六节藏象论》称之为“罢极之本”的脏是 [1分] A.五脏 B.六腑 C.太阴脾经 D.阳明胃经 E.阳明大肠经 9. 《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chen满闭塞,下为飧泄”的病位在 [1分]A 10. 《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身热不时卧”的病位在 [1分]B
《内经B》第3次作业 A型题: 页脚内容12
页眉内容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素问.生气通天论》“春伤于风,邪气留连”可导致的病变是 [1分] A.洞泄 2. 《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藏于精者,春不病 [1分] E.温 3.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导致“首如裹”的原因是 [1分] C.湿 4. 《素问.玉机真藏论》指出:五脏间疾病逆传变,若不传于我克之脏,病气就会留舍于 [1分] A.生我之脏 5. 与《素问.举痛论》精神因素所致气无关的是 [1分] A.气耗 6. 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煎厥的主要病理是 [1分] A.阴虚阳亢 7.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诸躁狂越,皆属于” [1分] D.火 8.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指出,疾病“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规律变化的原因是 [1分] 页脚内容13
页眉内容
D.四时之气使然 9. 《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病症无记载的是 [1分] E.口干欲饮 10. 《素中.玉机真藏论》指出:五脏间疾病的传变,是受病气于 [1分] C.我生之脏 11. 《素问.玉机真藏论》指出:五脏间疾病逆传,是传于 [1分] C.克我之脏 12. 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导致“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的原因是 [1分] E.外壅肌肉 B型题: 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A.寒热 B.温病 C.洞泄 D.痎疟 E.寒厥 1. 《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秋伤于湿发生的病症是 [1分]E A D C 2. 《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感受风邪形成的病症是 [1分]3. 《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夏伤于暑,秋天发生的病症是 [1分]4. 《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春伤于风,邪气留连”形成的病症是 [1分]页脚内容14
页眉内容
A.火 B.热 C.湿 D.寒 E.燥 5. 《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痉项强”者属于 [1分]C A B 6. 《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逆冲上”者属于 [1分]7. 《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胀腹大”者属于 [1分] A.慧 B.安 C.加 D.甚 E.恶 8.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认为有些疾病的病情,随阳气的盛衰而有规律性地变化,其规律为“夜”则 [1分]
D 9.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认为有些疾病的病情,随阳气的盛衰而有规律性地变化,其规律为“旦”则 [1分]
A A.过食酸 B.过食咸 C.过食甘 D.过食苦 E.过食辛 10.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是因 [1分]B C 11.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是因 [1分]12.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因 [1分]E 页脚内容15
页眉内容
A.气上 B.气缓 C.气消 D.气下 E.气耗 13. 《素问.举痛论》认为过劳则导致 [1分]E A C D 14. 《素问.举痛论》认为大怒则导致 [1分]15. 《素问.举痛论》认为过悲则导致 [1分]16. 《素问.举痛论》认为大恐则导致 [1分]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7. 《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者属于 [1分]A C 18. 《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湿肿满”者属于 [1分] A.诸湿肿满 B.诸痉项强 C.诸厥固泄 D.诸禁鼓栗,如丧神守 E.诸转反戾,水液混浊 19. 《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与火有关的病症是 [1分]D B 20. 《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与湿有关的病症是 [1分] A.煎厥 B.大厥 C.薄厥 D.气厥 E.寒厥 21.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烦劳则张,精绝”即由烦劳致阳亢伤阴则引起 [1分]A 页脚内容16
页眉内容
A.肝传肾 B.心传肾 C.肺传肝 D.肺传肾 E.脾传肺 22. 《素问.玉机真藏论》认为属于五脏间疾病逆传的是 [1分]A C 23. 《素问.玉机真藏论》认为属于五脏疾病顺传的是 [1分] A.因于寒 B.因于火 C.因于暑 D.因于湿 E.因于气 24.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肿的病因是 [1分]E D 25.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首如裹”“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的病因是 [1分]
《内经B》第4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根据《素问.痹论》出现乏竭的痹证是痹邪侵入 [1分] B.肝 2. 根据《素问.评热病论》“汗出輒复热”说明 [1分] B.邪胜精虚 页脚内容17
页眉内容
3. 根据《素问.举痛论》“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是寒邪客于 [1分] D.厥阴之脉 4. 根据《素问.举痛论》腹痛而呕是寒邪客于 [1分] C.肠胃 5. 《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根据伤寒的含义,下列哪一种病不属于伤寒的范围: [1分] A.中风 6. 根据《素问.热论》两感于寒是指 [1分] E.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 7. 根据《素问.举痛论》腹痛而后泻是寒邪客于 [1分] D.小肠 8. 《素问.汤液醪醴》中“四极急”是指 [1分] C.四肢极度浮肿 9. 根据《素问.痹证》病邪留于皮肤间者,其预后是 [1分] C.易已 10. 根据《素问.水热穴论》“胃之关”是指 [1分] C.肾 页脚内容18
页眉内容
11. 根据《素问.;痹证》痹在于骨的症状特点是 [1分] C.重 12. 《素问.汤液醪醴》中“巨气乃平”的“巨气”是 [1分] B.正气 13. 根据《素问.汤液醪醴》水肿病的治则是 [1分] A.平治于权衡 14. 根据《素问.痹证》“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是指 [1分] A.心痹 15. 根据《素问.;痹证》“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是指 [1分] E.肾痹 16. 根据《素问.痹证》“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是 [1分] C.脾痹 17. 根据《素问.举痛论》“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是寒邪客于 [1分] E.背俞之脉 18. 根据《素问.咳论》咳嗽的发生与哪两脏关系最为密切 [1分] B.肺胃 页脚内容19
页眉内容
19. 《素问.热论》少阴病的症状是 [1分] A.口燥舌干而渴 20. 根据《素问.评热病论》“阴阳交”的病机是 [1分] C.阳热邪盛,阴精劫夺 21. 根据《素问.热论》“阳明伤寒”,其症状是 [1分] A.目疼而鼻干 22. 根据《素问.痹证》以湿邪为主的痹邪引起的痹证是 [1分] E.着痹 23. 根据《素问.热论》“巨阳伤寒”,其症状是 [1分] C.头项痛,腰脊强 24. 根据《素问.咳论》针刺治疗取穴原则,脏咳应取 [1分] C.俞穴 25. 《素问.举痛论》认为疼痛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寒邪侵犯 [1分] D.经脉 26. 根据《素问.热论》六经分证共同症状是 [1分] C.发热 页脚内容20
页眉内容
27. 根据《素问.举痛论》认为疼痛发生的主要病因是 [1分] B.寒邪 28. 《素问.举痛论》“痛而喘动应手”是寒邪侵犯 [1分] A.冲脉 29. 根据《素问.痹证》痹证疼久是痹邪 [1分] D.在筋骨 30. 根据《素问.咳论》“咳则腰痛相引而痛”,是指 [1分] E.肾咳 31. 根据《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针刺治疗“巨阳引”,是指 [1分] A.取太阳经穴 32. 根据《素问.举痛论》“猝然痛死不知人”是寒邪客于 [1分] B.五脏 33. 《素问.热论》所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的原因是 [1分] A.热甚而强食之 34. 根据《素问.;痹证》“上为引如怀,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是指 [1分] B.肝痹 页脚内容21
页眉内容
35. 根据《素问.水热穴论》“至阴”是指 [1分] E.肾 36. 根据《素问.咳论》针刺治疗取穴原则,浮肿应取 [1分] D.经穴 37. 根据《素问.咳论》“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是指 [1分] C.三焦咳 38. 以《素问.热论》的内容为依据,暑病汗出在治疗上应该注意: [1分] D.不可止汗 39. 《素问.热论》中的“热病” [1分] D.外感邪气引起的发热性疾病 40. 《素问.痹证》中“胞痹”是指 [1分] A.膀胱痹 41. 根据《素问.咳论》“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是哪脏咳的症状 [1分] C.脾咳 42. 《素问.汤液醪醴》中“开鬼门”是指 [1分] 页脚内容22 页眉内容
C.发汗
页脚内容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