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护患关系内涵及研究现状分析

来源:华拓网
医院护理

HOSPITAL NURSING

护患关系内涵及研究现状分析

■ 陶思怡① 梁立波①② 刘 杰③ 董鑫鹏④ 刘 伟① 宋韦剑① 薛羽芯① 孙明雷①

【摘 要】与患者建立信任且积极的护患关系被认为是护理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施有效和优质的护理十分重要。作者通过对人际关系、护患关系内涵的解读,护患关系国内外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和比较,为全面、系统、科学地测量护患关系认知现状提供参考。【关键词】人际关系 护患关系 护患信任 护患沟通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660/j.issn.1671-0592.2019.08.21

Analysis on the connotation and research status of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 TAO Siyi, LIANG Libo, LIU Jie, DONG Xinpeng, LIU Wei, SONG Weijian, XUE Yuxin, SUN Minglei// Chinese Hospitals. -2019,23(8):62-64

【Abstract】Nurse-patient trust relationship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ursing practice and plays important role on providing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measurement of the cognitive status quo of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connot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methods of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at home and abroad.

【Key words】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nurse-patient trust,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Author's address:Health Management College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No.157, Baojian Road, Nan'gang District, Harbin, 150081, Heilongjiang Province, PRC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疗服务领域护患关系紧张态势取向好转是社会团体和整个社会的基础[3]。人际关系的概念主要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来阐述。学科领域不同,对于人际关系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心理学侧重研究人在社会实践中心理关系的远近、心理距离,通过情感变化产生的行为指示不同,因而得出情感变化导致行为变化的关系,认为人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情感[4]。心理学家指出,人际关系中特有的态度和经验构成了促进个人成长的氛围:一致性、移情、正向的关怀、无条件性关怀、客户的认知[5]。社会学从人的本质出发,阐述了人际关系,并指出人际关系是人与社会网络中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人所在的社会地位都决定着人际关系的强度和远近。人际关系概念及关键词详见表1。系[12]。这是一种工具性的关系。对于护士来说,与患者共同发展和维持这种关系的时间使护士能够评估、计划和提供护理服务;从患者角度看,护患关系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护士的关怀意识、智慧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护患关系也被认为是促进授权、健康和幸福的重要因素[13]。护患关系的人际属性强调护士除具有娴熟技能外,同时也需要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作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护理实践基础[2]。国内外学者对护患关系的概念解析详见表2。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面临一些挑战,护患纠纷、医院暴力事件仍时有发生,使得护患双方在护患关系认知上形成两极分化的局势。有调查显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水平达95.45%,而只有57.01%的护士认为患者信任自己[1]。与患者建立信任且积极的护患关系被认为是护理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施有效和优质护理十分重要。由于临床实践中存在各种挑战,使得以护患关系为中心提供有效护理变得越来越困难[2]。作者通过对护患关系相关概念内涵、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提出护患关系当前研究的局限性,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护患关系提供参考依据。2 护患关系国内外研究现状为了梳理护患关系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在护患关系内涵解读的基础上,以护患关系(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为关键词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排除与分析主题无关的文献,如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并以护患信任、护患沟通、护患关系影响因素、护士照护行为等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筛选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中代表性较强的16篇文献进行分析。1 护患关系相关概念1.1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一种强有力、深层次或密切的联系或相识,其时间范围可以从短暂到持久。人际关系可能受到法律、习惯或双方协议的管制,1.2 护患关系护患关系是护理人员与患者双方在提供和接受护理服务过程中,护患双方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而自然形成的一种帮助与被帮助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不同于其他的人际关系,是患者在接受护理服务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短期的一种帮助与被帮助的关[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673073);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6T90318)①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15008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②国民健康社会风险预警协同创新中心,200030 上海市徐汇区肇嘉浜路466弄2号伊泰利大厦2号楼

③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46号④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邮政街23号

2.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护患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心理和精神科最早关注护患关系,此后,对护患关系的研究逐渐从理论到实践不·62· Chinese Hospitals,Aug.2019,Vol.23,No.8

断深入。文献检索发现,国外护患关系主要关注理论研究、护患之间的信任、沟通互动以及护患关系某方面量表的开发。有学者通过回顾护患信任研究的文献,确认护患关系信任形成的途径包括满足需求、尊重、注重时间、持续护理4个方面。分析得出护患信任的促进因素包括沟通、接触、互惠,而阻碍因素包括缺乏尊重(沟通不当、护士过于繁忙);不称职和不符合道德的照顾[17]。自19世纪以来,护理管理学者一直强调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互动的重要性。有学者指出患者和护士之间的互动是其接受或提供护理体验的基础,认为沟通和互动的主要目的是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或幸福状况,而护士和病人持有的不同看法被看作是护患关系的主要障碍[18]。互动中的沟通技巧已经被确立为发展护患关系的重要前提。国外护患关系研究现状如表3所示。2.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护患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医学科学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护理模式也随着医学模式的演变,由“以疾病为中心”为导向的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和以人为本的护理转变。目前护患关系的实证研究主要涵盖6个方面:信任、沟通、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护士照护性行为研究(表4)。3 文献评述及研究展望通过对人际关系、护患关系的概念及内涵进行梳理发现,对人际关系的解读,国内外都强调其社会性和心理关系。国内对人际关系的定义中更加强调人际关系是为了满足需要而形成的心理倾向及行为。国内外护患关系的概念解读倾向于将护患关系定义成一种帮助性的人际关系,强调这种帮助性关系可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增进健康结果。将护患关系概念内涵解读与护患关系的理论基础相结合,为未来系统测量护患关系护患现状提供了框架,而这也是将来改善护患关系所要关注的重点。在研究内容上,国外较多关注护患之间的信任、沟通互动,其深入的实践研究有较强的护理理论和哲学基础来支持。在对护患沟通与互动的研究中,国外更加关注对护士进行沟通技能的培训和实施干预措施,并HOSPITAL NURSING

医院护理

表1 人际关系概念及关键词

研究者

  定义   关键词

张向任(2011)[6] 人际关系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为满足生存和发 满足需求;心理关系; 展的需要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心理 社会关系

关系为主导的社会关系

彭克宏(1989)[7] 社会生活实践中,个体所形成的对其他个体的一 实践;心理倾向;行为

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行为

沈漫涛(1997)[8]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心理距离,体 心理;关系;距离;

现了个体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 社会需要

乐国安(2002)[9] 在现实社会的实际活动中,通过物质交往和精神 实际活动;物质;精神; 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关系(包括认知、 交往;人与人;心理关

情感)和相应的行为表现 系;行为表现

吴超(2008)[10] 广义的人际关系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所有方面。 人与人;关系;交往; 狭义的人际关系关注的是通过人际交往和互动形 互动;稳定;心理关系

成的一种可感知、直接而稳定的心理关系

表2 护患关系定义和关键词

研究者

  定义   关键词

Peplau(1952)[13] 护患关系是一种帮助性的关系,护士通过帮助患者确定 帮助性关系;个人

困难、体验情绪、了解自己的行为来促进患者的个人成长 成长

Travelbe(1971)[14] 护患关系是一个让护士与患者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从 人际关系;疾病 而实现协助个人和家庭应对疾病及痛苦经历的护理目的,

并协助患者在这些经历中寻找意义

Feo R(2017)[2] 护士与病人的关系是一种专业性的治疗关系,建立治疗 专业性;治疗关 关系是为了满足患者在健康结果等方面的需求,确保患 系;满足需求

者没有受到伤害,帮助患者康复或者平静地死亡

黎雪梅(2017)[15] 护患关系是指护患双方以相互尊重和接受民族文化差异 相互尊重;相互 为基础,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 学习;人际关系

殊的人际关系

丁伟芳(2010)[12] 护患关系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护士通过医疗护理活动与 医疗护理活动;

患者建立起的工作性关系 工作性关系

范定玉(2012)[16] 护患关系是护患双方在提供和接受服务过程中自然形成 服务;帮助与被帮 的一种专业的、互动的、帮助与被帮助性的人际关系, 助;专业性;互动

它是护理实践中人际关系的核心 性;实践;人际关系

表3 护患关系国外研究现状

研究类别

研究者(时间)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研究结果

信任 Ozaras(2016)[19] 问卷调查 土耳其安卡拉 患者对护士的信任程度较高, 一所肿瘤医院 “虐待、专业能力不足、沟通 356名患者 问题”是导致护士和患者之间

缺乏信任的最重要因素

Burge(2006)[20] 问卷调查 68名住院患者 患者对护士的信任程度高于平 均水平,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 任程度与术后疼痛程度没有统

计学意义

沟通与互动 Dithole (2017)[21] 定量分析与专 重症监护室的 接受培训期间发展的知识和技 题内容分析法 20名护士 能、管理支持、态度的转变、 与他人分享知识以及交流工作

技能对护士沟通技巧有改善作用 Fakhr-Movahedi 内容分析法 伊朗德黑兰一 护士对患者的需求型沟通来自 (2016)[22] 所转诊医院的 于两个方面:辨别患者的需求 病房护士、患 以及面对患者需求时的人际行

者及家属共23名 为

McGilton(2012)[23] 观察法 60名患者与40 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干预将为 名护理人员 护理人员提供策略并促进与患 者的互动,有利于增强患者的

幸福感、提升生活质量

Strauss(2013)[24] 深入访谈法 一所大型社区医 护士使用计算机记录患者健康 院的11名护士 信息时,4个主题与护患互动 相关:(1)在场;(2)尊重;(3)知

识;(4)信任和安全

人文关怀 Veronique M. 问卷调查法 第一阶段:40位 量表条目从69项删减到24个条 Boscart(2014)[25]

患者;第二阶段

目,具有很好的信效度,可以 249名患者 应用于以老年患者视角测量护 患关系,加强以护患关系为基

础的护理干预措施

照护性行为 Wu Y(2006)[26] 问卷调查法 第一阶段362名 量表条目从42项删减到24项, 患者;第二阶段 保持了原有量表的信效度,可 64名患者,42名 以用来从护患双方的视角测量

护士

护士的照护行为

2019年8月第23卷第8期 ·63·

医院护理

HOSPITAL NURSING

评价这种培训和干预措施对护患沟通与互动的作用;国内主要对护患沟通的现状及护患沟通满意度的研究。此外,随着护患沟通的重要性不断被强化,一些学者也开始从共情教育以及情景模拟式教学来提高护士及护理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34-35]。国内外护患信任研究仅强调患者对护士的信任,而极少关注护士群体对患者的信任。由于信任是双向的,因此,护士对患者的信任可能也需同时关注。在研究方法上,国外经常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横断面研究调查护患关系的信任水平、沟通互动程度;通过观察法、访谈、理论综合以及内容分析法丰富护患关系相关理论,深入分析护患信任的形成途径或干预措施对护理服务的影响。国内多为定量研究,通过对护士及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患双方的信任状态、沟通与互动能力及护患关系在个体、医院以及卫生体制方面的影响因素。综上,国内外对护患关系的研究在概念解析、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各有着重点,未来可能还需要对护患关系认知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科学地测量,深入了解护患之间理解、尊重、信任、沟通与互动以及护士对患者的照护行为等方面现状,以及护患双方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对护患关系认知是否一致。同时也应该考虑,目前不良护患关系的影响机制不仅仅是单一维度的问题,涉及到微观层面护患之间的信任、态度等认知及行为选择、中观层面的行动者和社会关系网络和宏观层面的文化、社会、制度多方面影响,这提示着护患关系的治理策略也需要从多方面来制定。表4 护患关系国内研究现状

研究类别 信任 沟通

心理认知

护士关 怀行为 护患关系 影响因素

研究者(时间) 刘欣荣(2016)[27]

朱芳(2011)[28]

钱娟(2011)[29]

周慧(2016)[30]

丁荆妮(2015)[1]

郝雪云(2018)[31]

宋翔鸾(2017)[32]

郝艳杰(2011)[33]

研究对象 154名患者

637名患者

观察组152名 患者,对照 组153名患者 口腔门诊中 627名患者; 32名护士 330名患者、 542名护士

240名患者

300名患者、 280名护士

3311名护士, 1650名患者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病例对照 研究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研究结果

患者对护士的信任程度不高,年龄、 费用支付方式以及住院时间是影响信 任水平的因素

患者对护理人员持信任态度,但信任 水平较低。护理工作和护患关系是影 响护患信任的最主要因素

优质护理开展后护患关系得到较大提升,护患信任度比较高,反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的促进作用

患者对护患关系及沟通满意度整体较高、对护士倾听患者诉说以及候诊时间较不满意

护患双方对护患和谐程度、护患信任水平、护患关系平等性认知具有差 别,护士在较大的比例上遭受患者言 语伤害

患者对护士知识技能的感知最深,对接触患者的感知最差

患方认知:护理人员技术不熟、医院追求利益、护士对患者漠不关心;护 方认知:新闻媒体不实报道、病人缺 乏素质、病人对医疗期望值过高

护患关系紧张、相互不信任状况严重。 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医疗费用昂贵、 护患沟通不畅等激发了护患关系紧张

参考文献

[1] 丁荆妮,黄行芝,陈华丽.护患双方对护患关系影响因素的认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15,15(10):712-713.

[2] Feo R,Rasmussen P, Wiechula R, et al. Developing effective and caring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s[J].Nurs Stand,2017,31(28):54-63.

[3] WC.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EB/OL].(2018-08-01)[2019-02-11]. https://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nterpersonal_relationship&oldid=865806715.[4] 胡志伟.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对其社会适应力影响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

[5] Rogers CR.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core of guidance[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62,32(4):416-429.

[6] 张向任.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基于中庸之道的当代发掘[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7] 彭克宏.社会科学大词典[M].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

[8] 沈漫涛.当代社会人际关系之我见[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7(1):54-56.

[9] 乐国安.当前中国人际关系研究[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10] 吴超.中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

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8.

[11] 王秋桐.当前三甲医院护患关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4.

[12] 丁伟芳,李成修,尹爱田,等.护士视角下的和谐护患关系[J].中国医院, 2010,14(2):71-73.

[13] Peplau HE.Interpersonal relations in nursing[M].New York:G.P.Putnam & Sons,1952.[14] Travelbee J.Interpersonal aspects of nursing[J].Jona the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1971,66(7):1504.

[15] 黎雪梅,毕玉兰,钟婷.浅谈护士如何处理现代紧张的护患关系[J].内蒙古中医药, 2017(1):68.

[16] 范定玉.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 2012(33):440-442.

[17] Leslie JL, Lonneman W. Promoting trust in the registered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J].Home Healthc Now,2016,34(1):38-42.

[18] Fleischer S, Berg A, Zimmermann M, et al. Nurse-patient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9,17(5):339-353.

[19] Ozaras G, Abaan S. Investigation of the trust status of the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J]. Nurs Ethics,2018,25(5):628-639.

[20] Burge DM.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ient trust of nursing staff, postoperative pain, and discharge functional outcomes following a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 Orthop Nurs, 2009,28(6):295-301.[21] Dithole KS, Thupayagale-Tshweneagae G, Akpor OA, et al. Communication skills intervention: promoting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J]. BMC Nursing, 2017,16(1):74.

[22] Fakhr-Movahedi A,Rahnavard Z, Salsali M, et al.Exploring nurse's communicative role in nurse-patient relations: A qualitative study[J]. J Caring Sci, 2016,5(4):267-276.

[23] Mcgilton K S, Sorinpeters R, Sidani S, et al. Patient-centred communication intervention study to evaluate nurse-patient interactions in complex continuing care[J]. BMC Geriatrics, 2012, 12(1):61-61.

[24] Strauss B. The patient perception of the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when nurses utilize an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within a hospital setting[J]. Comput Inform Nurs, 2013,31(12):596-604.

[25] Boscart VM, Pringle D, Peter E, et al.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testing of the humanistic nurse-patient scale[J]. Can J Aging, 2016,35(1):1-13.

[26] Wu Y, Larrabee JH, Putman HP. Caring behaviors inventory: a reduction of the 42-item instrument[J].Nurs Res, 2006,55(1):18-25.

[27] 刘欣荣,刘洪军,李春艳.护患关系信任度影响因素调查[J].中外医学研究, 2016(2):96-97.

[28] 朱芳,胡卫中.影响住院患者对护士信任度的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2011,15(1):65-67.

[29] 钱娟,程卢山,刘微群,等.开展优质护理后护患信任度变化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 2011(18):1609-1611.

[30] 周慧,秦晨,吴茹,等.口腔医院门诊护患关系与沟通现况问卷调查分析[J].西南军医,2016(5):484-486.

[31] 郝雪云,常佳殷,邓永鸿,等.患者关怀感知现状与护患关系信任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3):356-361.

[32] 宋翔鸾,颜琬华.不同视角下护患关系紧张的认知调查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14):33-36.[33] 赫艳杰,张新庆, 兰礼吉.八省市护患关系紧张状况、诱因与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740-742.

[34] 焦静,张晓静,李越.情景模拟教学在我国护士在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中国护理管理, 2015,15(1):49-51.

[35] 庄沁红,江金梅.护生共情能力与护患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2): 174-176.

通信作者

梁立波: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副教授

E-mail:llbhit@163.com

[收稿日期 2019-03-14](责任编辑 王远美)

·64· Chinese Hospitals,Aug.2019,Vol.23,No.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