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共16页
第一节 组合法兰风管制作与安装
采用美国进口专用流水线加工成型,运用组合法兰镀锌钢板风管制作与安装技术,安装时采用插接件连接。 一、材料设备:
1.组合法兰风管所使用钢板为卷材,钢板锌层重量为JY-Z-B,其机械性能强度为47kg/mm2,最大屈服和剪切强度为35kg/mm2。其它材料的规格、种类和质量也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2.风管全部由流水线加工,剪切由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完成。切割台承受最大重量455KG,加工板材最大尺寸为1524mmx3048mm。 二、成品预制
1.镀锌风管的加工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组合法兰风管标准管长: 1158mm(TDC1),1255mm(TDC2)。 2.法兰成型应用表如下:
(单位:mm) 风管规格 <250 S型插条 250-1600 >1600 ~2500 >2500 ~3000 3000
角钢法兰 L50×5 TDC1 TDC2 1.0 同风管 1.0 28 35 35 94 48 150 传统 工艺 组合 法兰 新工艺 法兰名称 C型插条 法兰板厚 0.70 法兰宽度 28 预 留 量 52 备 注 L40×4 3.直管制作工艺流程:
数据输入控制 插条法兰 TDC1 TDC2 折方 半成品入库 角型件组装 上法兰夹
4.配件制作工艺流程: 开卷 校平 选样 审图 密封成型 拼接 检验 运至现场
密封成型 检验 法兰铆固 TDC1 TDC2 安装(组装) 检验 运输 现场核验 法兰成型 咬口成型 剪板 开卷 校平 压筋 倒角 角型件成品 滚筋 尺寸输入 法兰成型 上料 切割成型(单片) 压边咬口 倒角 验收 安装 5.风管下料宜采用“单片、L型或口型”方式,风管或配件的四角组合均采用联合角咬口,风管联合角咬口必须紧密,翻边宽度应均匀。
6.风管与配件的表面应平整,弯管圆弧应均匀,平、立面不得有十字交叉拼接缝。
7.采用TDC1、TDC2下料,风管组合成型后,风管尺寸应准确,形状应规则,风管接口处的四角应加装90贴角,固定应牢固,端面邻边应垂直,法兰盘端面应处在同一平面。
8. 风管和配件的制作,其边长的允许偏差,当小于或等于300mm时为 -1~0mm, 当大于300mm时为-2~0mm,矩形风管两对角线之差不应大于3mm。 9.采用C、S型法兰成形的风管,C型插条两端的翻边形状应规则。
10.TDC2型法兰与风管组装成型时管口应平齐,风管与法兰插接应密实,严禁形成端面缝隙。铆钉规格及间距应依照本工艺要求,铆接应牢固,不得存在漏铆和脱铆现象。
11.风管的加固方式依照规范执行。加固筋:风管水平面、立面每隔305mm均设有楞筋。 三、风管运输组装
1.根据工程进度、待施工部位及现场料场等具体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加工好的风管分期、分批运输至施工现场。
2.为便于运输,风管在工厂加工成两块“L”形半成品,运至施工现场后采用复合式的连接方法,组装成方形风管。
3.车间加工的片式半成品风管要按图号、按系统分类,并写清规格尺寸及部位。码放于安全场地(防止半成品损坏)待运。
4.半成品风管运往工地时,要轻装轻卸、科学码放,以免变形,给安装造成困难和质量问题。
5.运入现场的法兰或零配件应按类别、规格码放在不易被损坏的场地。 四、系统安装
1.组合法兰风管及部件的安装工艺流程:
2.组合法兰关键工序节点做法: 1)组合法兰风管咬口形式:
A 组合法兰风管咬口形式采用联合式咬口,见上图示: B 风管大边采用单口,小边采用双口,见上右图示:
2)组合法兰风管、法兰条、法兰角、法兰卡、法兰扳手及连接件(见下图示):
3)钢板插条法兰
风管大边在630mm以下的采用钢板插条法兰工艺。视风管规格,平立面都用C 型平插条或S型平、立插条并用。风管制作时末端下料留出扳边量,插条是两端带舌接头。两管对接组装时,要先插装风管上下面的水平插条,然后插装竖直(立面)插条,到位后,将带舌接头折弯贴压在已插接好的水平插条上,连接后用铆钉将插条端部与风管铆固。然后将缝隙处用密封剂密封,以保证风管有更好的严密性。 4)连接组合法兰: A TDC1连接
风管本身两端折边自成法兰。组合后在风管的四个角装上法兰角,并在两个法兰面的四周均匀地填充密封胶,再用法兰弹簧夹将两段风管连接起来。 以上方法一般用于风管大边长度在630mm~1200mm之间连接。 B TDC2连接
插接式风管法兰连接。根据风管四条边的长度,分别配制四根法兰条插入风 管四边,填充密封胶后,调校法兰口平直,再用拉铆钉或其它方法将风管的四边与法兰条铆固。四个角同样与TDC1方法一样配制四个法兰角。然后在两个法兰面的四周均匀填充密封胶。用法兰弹簧夹将两段风管相接起来。 以上方法用于风管大边长度在1200mm~2019mm之间连接。
C 两种方法共用的弹簧夹皆为法兰夹,距法兰角尺寸为150mm左右,两法兰夹之间的空位为200mm以内(法兰夹本身长1500mm)。 5)风管及部件安装前应清除内外杂物及污物,保持清洁。
6)风管支、吊架的形式、规格及固定方式,按规范执行,支、吊架间距如无设计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风管水平安装时,大边长小于400mm,间距应在3.4米以内;大于或等于400mm,间距应在2~2.5米。风管垂直安装,间距不应大于3.4米,每根立管固定件不应少于2个。
7)连接垫料宜粘贴在法兰中间、四角沿角粘贴压紧,避免出现脱落。 8)风管四角连接时应用螺丝连接,应紧牢;丝头朝向应与风向一致。
9)风管四角固定角件应牢固,每道接口处(弹簧夹)距角的距离不宜超过150mm,卡子间距按工艺执行,然后用自制工具夹牢,同规格的风管弹簧夹间距应一致。
第二节 工艺管道支吊架标准化技术
工艺管道“标准化支吊架”,突破了管道支吊架于现场手工预制加工的落后传统做法,形成了管道支吊架生产的工厂化、标准化,现已形成系列产品。它具有质量可靠、整齐美观、施工效率高的优点,不需要在现场焊接、钻孔、除锈、刷漆等复杂的加工工序和繁琐的操作程序,提高了工程安装效率,消除了质量通病。更有效地促进了安装工程的预制装配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为工程质量和施工工期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BLZ系列工艺管道支吊架可适用于建筑安装工程中室外工艺管道、通风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管道等系统(特别适用于Dg100以下的管道安装)。该项技术是以我国建筑安装技术规程、规范为依据,并在总结了施工技术特点后研制出来的,充分考虑了装配上的灵活性、安全的可靠性和型式上的新颖性。产品生产方
式全部达到了冷弯轧制和模具冲压成型的工业化产品标准,表面处理为冷镀锌和热镀锌,也可根据需要进行喷漆、喷塑等防腐处理,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观感质量和使用寿命。
BLZ系列工艺管道支吊架已成功运用在中银大厦、东方广场、北京会计学院等工程的管道施工中,并得到业主、设计单位等有关方面的好评。(BLZ系列工艺管道支吊架的结构形式及安装方法详见下图)
< A型支架 >
1.膨胀螺栓(国产)2.镀锌槽钢3.镀锌斜垫铁4.镀锌螺母5.镀锌通丝圆螺杆6.镀锌管卡扁钢7.镀锌螺栓8.镀锌螺栓、垫片9.木托1.膨胀螺栓(国产)2.镀锌槽钢3.镀锌斜垫铁4.镀锌螺母5.镀锌通丝圆螺杆6.镀锌管卡扁钢7.镀锌螺栓8.镀锌扁钢9.异型镀锌槽钢10.钢板托件< B型支架 >
第三节 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的安装
一、材料要求及连接方式:
室内雨水管道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热熔连接;屋面雨水漏斗采用虹吸式雨水斗。办公区及椭圆展厅屋面雨水管道采用镀锌钢管,管径小于等于100mm的采用丝扣连接,管径大于100mm的采用法兰连接或焊接连接。 二、施工准备:本雨水系统根据不同部位雨水排放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故施工前应根据工艺特点备齐各种施工机具,料具。并结合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机具和人员的进场时间。 三、技术准备:
1.HDPE管道排水方式及特点:
本工程雨水排水系统采用的HDPE管道属新型材料,其排水方式与以往的排水方式有所不同,老的排水方式为非满流,要求管道的直径较大,占用空间多,对坡度要求较高。HDPE管道的雨水排水方式为满流,依靠管道中排放介质重力
产生的负压,将屋面的雨水通过虹吸作用吸入管内将其排走,这种排放方式使管道直径变小,无坡度要求,特别适于屋面排水量大,采用天沟排水方式的建筑,突出特点为:立管少,空间省,铺设方便,工期短。
2.施工前认真学习HDPE管道安装工艺要求,掌握安装要点、难点。 3.施工人员通过培训掌握HDPE管道的安装技术。
四、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传统施工工艺略,施工方法参照中水系统) 1.管道安装时,不得有轴向扭曲,穿墙或穿楼板时,不宜强制校正。HDPE管与其它金属管道平行敷设时应有一定的保护距离,净距离不宜小于100mm,且HDPE管宜在金属管道的内侧。
2.管道穿越楼板时,应设置钢套管,管套高出地面50mm,并有防水措施。管道穿越屋面时,应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穿越前端应设固定支架,目的是防止管道变形,造成穿越管道与套管间松动,产生渗漏。 3.建筑物埋地引入管和室内埋地管敷设要求如下:
1)室内地坪±0.00以下管道铺设宜分两段进行。先进行地坪±0.00以下至基础墙外壁段的铺设,待土建施工结束后,再进行户外连接管的铺设。 2)室内地坪以下管道铺设应在土建工程回填土夯实以后,重新开挖进行。严禁在回填土之前或未经夯实的土层中铺设。
3)铺设管道的沟底应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坚硬物体。土壤的颗粒径不宜大于12mm,必要时可铺100mm厚的砂垫层。
4)埋地管道回填时,管周回填土不得夹杂坚硬物直接与管壁接触。应先用砂土或颗粒径不大于12mm的土壤回填至管顶上侧300mm处,经夯实后方可回填原土。室内埋地管道的埋置深度不宜小于300mm。 5)管道出地面处应设置护管,其高度应高出地坪100mm。
6)管道在穿基础墙时,应设置金属套管。套管与基础墙预留孔上方的净空高度,若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小于100mm。 4.HDPE管卡安装间距参照下表:
公称外径(mm) 40 固定管卡的安装间距(水平)(m) 50 56 0.8 63 0.8 75 0.8 90 1.0 110 1.5 125 1.5 160 1.5 0.5 0.8 固定管卡的安装1.间距(垂直)(m) 2 5.管道焊接要求:
1.2 1.5 1.5 1.5 2.0 2.0 2.0 1)热熔连接施工必须使用专用的热熔机具,以确保熔接质量。手持式熔接工具适用于小口径管及系统最后连接,台车式熔接机适用于大口径管预装配连接。 2)管道焊接前对管道加工时应注意: A 切割管道要使用施工专用机具。
B 切割断面应垂直,不允许出现断面偏斜。 C 切割面必须保证清洁,不许用手去触摸切割断面。 3)手动焊接(适用管径范围φ32-75)
A 手动焊接一开始,用力把管道焊接面顶在焊接板上,然后,放松地握住管道,仔细观察整个焊接熔化过程。
B 当焊接面凸出的大小与相关要求产品相符时,同时取下两边的焊接管道,并迅速把焊接面用力碰拢。慢慢加压直到达到要求的压力。 C 用力压住管道,保持大约30秒钟直到焊接接缝处冷却。 注:不能用冷水或其它冷物体加速管道的冷却。 4)电动对焊焊接 (适用管径范围φ40-315) A 把相应的管件固定在管道箍紧装置上成一直线。
B 把管件小心的顶在切割盘上,切割管端直到管端完全平直、干净为止。把两个管件合拢,观察切割面是否符合要求。
C 用焊片熔焊管端,直到焊接面凸出处达到相应的要求大小。
D 把两管件按要求的焊接压力仔细地碰拢。在焊接处完全冷却前不要松开锁口把手。(约40秒) 5)对焊焊接操作压力参照下表
管道外径(mm) 压力值(kg) 40 6 50 7 56 8 63 9 75 10 90 15 110 22 125 28 160 45 6.屋顶雨水漏斗安装
虹吸式雨水漏斗在钢屋面安装时,与屋面钢板连接采用氩弧焊接工艺,保证安装质量。传统式雨水漏斗安装时应与土建单位密切配合,全部雨水漏斗安装完毕,及时将漏斗敞口处封闭。 7.成品保护:
1)管材和管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库房或简单棚内,不得露天存放,防止阳光直射,注意防火安全,距离热源不得小于1m。
2)管材应水平堆放在平整的地上,应避免弯曲管材,堆置高度不得超过1.5m,管件应逐层堆码,不宜叠得过高。
3)搬运管材和管件时,应小心轻放,避免油污,严禁剧烈撞击、与尖锐物品碰触和抛、摔、滚、拖。
4)不得用硬物敲打管子与管件,尤其在较低温度时。
第四节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安装
一、系统图
接线箱1- 5 NO.1 PCS 变压器箱NO.1 50kw TRO MCCB 接线箱6-400AF 交流系统 10 NO.2 PCS 三相四线 50kw 380V50HZ 接线箱11-15 NO.3 PCS 变压器箱 NO.2 50kw TRO MCCB 接线箱16-400AF 20 NO.4 PCS 50kw 计算机监控设备
二、原理简介
本工程太阳能发电系统是在建筑物土建预留结构屋顶上,安装太阳能吸收板方阵吸收太阳光能量、通过PCS光电调节器和变压器转换,变成电压、频率与电力系统相同的可应用电能,与电网进行并网运行。
太阳能交流供电系统是太阳能电源的发展方向,代表了21世纪最具吸引力的能源利用技术。它可以根据现场容量的要求,增减吸收板数量,是一种节能无污染的新型能源。本工程只在中庭和礼仪大厅等处采用太阳能发电方式,容量约300KW。
三、施工流程图
太阳电池方阵基础施工(防水施工) 功率调节器 基础施工 太阳电池方阵 架台施工 接线箱的安装 功率调节器 太阳电池方阵 安装施工 安装施工 接地施工 配线施工 ● 太阳电池之间的配线连接 ● 太阳电池方阵与接线箱间的配线连接 ● 接线箱与功率调节器间的配线连接 ● 从功率调节器到配电盘(分电箱)间的配线连接(包括电度表、显示装置、计量装置等关联的配线 ) 四、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1.架台基础施工,要注意和基础建筑物的密切配合,不能破坏土建结构和建筑
物防水层。
2.架台固定要安全牢固,符合设计载荷,横平竖直,与建筑物整体协调一致。 3.架台的骨架在搬入和安装时要注意不能损坏表面的防潮防锈处理,一旦损坏要进行补救处理。
4.清理运输信道,保障在设备运输时不能损坏、磕碰设备。
5.功率调节器的基础施工分室内室外两种,室内的基础施工与其它电气设备施工相同。室外安装时要注意对金属型架台的防潮防锈处理。
6.功率调节器的室外安装,要事先对安装环境的确认,使用吊车搬运要注意吊臂的运动空间。功率调节器周围要留有检修维护空间。
7.组件、接线箱、功率调节器、分电盘等按电力系统配线要求进行施工。直流部分的配线要十分注意极性的关系,因为该系统串联、并联接线非常多,在配线施工过程中应采用遮光布将太阳能电池表面遮挡,雨天施工要注意防触电的措施,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 五、现场实验条例
1.现场试验必须且只能由专业工程师进行。
2.现场试验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两个方面,安全措施要严格遵守《电气作业安全条例》和《建筑施工安全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别要注意防触电。
3.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电气接线原理图、电气施工配线图、关联的建筑结构与施工图、太阳电池、功率调节器、(蓄电池)等的使用说明书,特别要注意本工程是否有特殊设计要求。
4.准备《功率调节器的设置手册》和《现场试验记录表》。
5.检查试验设备仪器(万用表、绝缘检测仪、通断仪等)的状态是否完好。 6.明确人员分工(操作者、确认者、记录者等)。
7.设备安装完毕要进行外观检查。安装施工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太阳能表面是否有破损,功率调节器周围的空间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并将结果记入《现场记录表》。
8.对太阳能组件之间、方阵之间,方阵与接线箱(集电箱)之间,接线箱与功率调节器之间的配线进行检查。主要对接线端点,线径,极性,多台并联控
制线进行检查。将结果记入《现场试验记录表》。 六、绝缘阻抗和耐压的测定
1.将接线箱、功率调节器、配电箱、(蓄电池)等回路中的断路器开关置于OFF位置。用500V绝缘摇表对接线箱内的开关和配电箱内的开关之间,对地之间进行绝缘测定,以检查是否有接线破损(除功率调节器内部电路板),将结果记入《现场试验记录表》。
2.将接线箱、功率调节器、配电箱、(蓄电池)等回路中的断路器开关置于OFF位置,将功率调节器的P,N,U,V,W,R,S,T等端子短接。用耐压测试仪测其对地FG之间的绝缘耐压。将结果记入《现场试验记录表》。 3.各点电压的检查和断路器投入次序:
1)配电盘的功率调节器开关是OFF状态,太舻池开关是OFF状态,运行开关在停止状态。
2)确认接地端子的状态是否良好。
3)太阳电池的总正极+,总负极-与功率调节器的端子排P(+),N(-)的接线是否正确。 4.系统电压检查
1)在配电盘的功率调节器用开关的一次侧进行电压确认。交流系统三相四线380V/220V正负10%误差。
2)系统电压确认后,将配电盘的功率调节器用开关合上ON。
3)在功率调节器的端子排进行电压确认,将太阳能电池用开关合上ON。 4)确认功率调节器的P(+),N(-)间的电压在起动电压之上,480V以下。 5)将功率调节器的端子排盖板安装好,将以上各部的操作结果记入《现场试验记录表》。 5.保护功能的试验:
功率调节器中各项保护功能的设定在设备出厂前均根据工程的要求已做设定,一般不要随意变更。 七、试运行
1.让太阳电池受电(太阳电池用开关ON)。
2.将功率调节器用开关合上ON,按下运行开关与“运行”位置。
3.20秒后,运行开关的绿色指示灯点亮,同时开始并网运行。 八、运行的解列与切换:
1.一般交流系统停电后,自动解列,交流停电恢复后自动投入运行。 2.也可以用以下方法手动进行解列和投运。
1)运行开关置于“停止”位置,这时运行停止,指示灯灭。 约10秒钟后进入独立运行状态,橙色指示灯点亮,与交流系统解列。
2)将运行开关置于“运行”位置,这时运行开始,约20秒后进入并网运行状态,绿色指示灯点亮,与交流系统并列。将操作结果记入《现场试验记录》。 3.通信的显示装置的试验:对没有计算机后台监视和显示装置的工程要进行此项试验。
4.确认计算机通信线连接正确后,启动计算机,并运行上位机软件,对计算机软件显示的资料与现场显示器的资料进行对照,以检查数据通信是否正常。结果记入《现场试验记录表》。确认显示装置与功率调节器的通信线连接正确后,接通显示装置电源,对显示装置显示的资料与现场显示器的资料进行对照,以检查显示装置通信是否正常。结果记入《现场试验记录表》。 九、投运:
以上各项试验合格后,可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将太阳能发电系统投入运行。 十、交验:
会同电气监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制造厂等进行竣工检查。填写竣工资料,进行移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