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2~2013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复习题历史观
历史观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B)
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C.社会意识的发展史 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2、历史唯物主义是 (C)
A,关于社会历史现象的知识总汇 B.关于社会发展个别规律的科学
C.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D.关于创造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B)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是自发的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得到实现的
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 D.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知的,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
4、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C)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是否承认人创造历史的问题 5、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B)
A、人民内部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僵化的经济体制同先进政治制度的矛盾 6、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 (C)
A.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 B.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实体要素
C.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D.科学技术是直接生产力
7、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B)
A.政党 B.国家政权 C.法律 D.哲学 8、社会形态是 (B)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9、国家的实质是 (C)
A.征收赋税 B.按地区划分它的居民 C.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D.维持公共秩序的机关 式
1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在 (B)
A.社会意识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二、多项选择题
1、历史是由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创造的,这个事实并不能抹煞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这是因为 (ABCD)
A.人们的意识、目的的产生和状况主要是由人们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B.人们的意识和目的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是否体现物质生活条件的客观要求,即是否符合社会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C.任何人的意识,意志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D.人的意志的真正自由,必须正确认识和运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获得
E.任何的意志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都不产生任何影响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生产方式 (ABCDE)
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C、状况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 D.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E,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和影响的大小
3、正确理解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关系的原理的现实意义在于 (ACD)
A.它能使人们合理地开发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B.它告诉我们要尽快开发自然资源,以促进生产发展
C.它能告诉我们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关 D.它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E.它告诉我们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没有必要重视保护环境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是 (ABCDE)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不平衡
C.社会意识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5、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没有 (BCDE)
A、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 B、考察人们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C、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D、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E、发现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三、辨析题
1、社会历史离不开人的活动,因此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答:错误。(1)从正确的命题出发得出了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结论。(2)这种观点仅仅从表面现象上看到人的社会活动是受主观意识支配的,看不到主观意志背后的物质根源,看不到人的活动是受社会客观规律制约、支配的。社会规律是客观的,它是人们自觉活动的基础。(3)上述观点夸大了人的自觉活动,否定了社会客观规律,因而是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2、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的作用。
答:错误。(1)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从许多单个意志相互交错、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个人的意志都融合在这一总的合力中,都为“合力”的形成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2)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个人的意志及其活动对历史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3)个人意志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性质不同,或促进或阻碍,其大小程度亦不同。
3、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
答:正确。一定的社会形态是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统一体。人类历史是人自觉创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当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人们必将在客观可能性的基础上,变革陈旧的社会形态,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社会形态。但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生产力,从而人们也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四、问答题
1、简述地理环境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答:(1)所谓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必要的经常的条件。 (2)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现在:第一,它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第二,它能影响生产部门的分布和发展方向。第三,它能够通过生产而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第四,它能够影响不同文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3)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条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态平衡系统,如果保持这个系统中各个自然条件的平衡,就会使人类社会得以正确发展;如果破坏了它们之间的平衡,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有何异同。
答:(1)相同之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认识它,而不能创造、消灭它。(2)相异之处表现在:第一,二者存在的根据和作用条件不同。自然规律存在于各种自然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无需人的参与,照样天然自在地发挥作用;社会规律则是以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行动为存在根据,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作用条件。第二,二者发生作用的形式不同。自然规律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社会规律在人类社会中起作用。第三,二者对实践活动的关系不同。自然规律虽然被人们所认识,用于指导实践;但它本身不直接体现人的利益关系;而社会规律则体现人的利益关系。 3、如何理解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1)社会改革是在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环节或具体制度的调整和变革,具有经常性、普遍性、渐进性等特点,它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社会主义改革的作用是:①它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和直接动力。②它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进一步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活力。③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④它是对社会主义原来旧体制的根本变革和革命。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把它称之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足见其深远意义。
五、论述题
1、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这一原理有什么实践意义? 答:(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 。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的表现:①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它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或能预见未来。②社会意识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③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④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先进意识推动社会发展,落后意识阻碍社会发展,其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它影响群
众的深度和广度。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 ’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这一原理的意义:①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它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指导和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援,以及健康向上的精神环境;能克服、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和泛滥,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②要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有历史继承性及阶级斗争的长期存在,决定了这一领域斗争的长期性。两类矛盾的存在,国内外矛盾的交错,克服落后意识只能靠说服而不能靠压服,决定了这一领域斗争的复杂性。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贯彻这一方针,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更加健康,丰富的精神产品,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理论意义(自拟答案)
从法国大革命及其发展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取视屏其中片段,用500~600字进行论述,认识具体和原理运用相结合,写好备用。
(参考答案)
从法国大革命及其发展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取其中片段进行论述,认识具体和原理运用的结合。
答:1、(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尊在。
(2)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2、(1)在法国大革命及其发展中关于拿破仑滑铁卢实拍的那一幕我很深刻。当时法国革命在攻占巴士底狱之后,平等的四象就随之传播了。这之所以能够发生还与之前的路易十四对于相关思想也有一定的积淀。那时候国家富足、生活安逸,所以有了很多让人们休闲的咖啡馆之类的地方,民主平等的思想就是在那里传播的。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这一点体现在拿破仑扩张的过程中。在他积极扩张的时候,也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带到了整个欧洲。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这一点在拿破仑扩张中,人们接受了法国带来的民主平等的思想,这个时候人们的意识也开始了变化,开始向往平等与民主,这样人们开始发现拿破仑的扩张违背了这一思想,便开始了奋起的反抗,这也造成了之后的拿破仑的滑铁卢的失败。
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即使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家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