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武术论文

来源:华拓网
武术课心得

袁明军 3090104254 序号:7

总觉得我们这一代的人是泡在武侠里长大的,从步履蹒跚的小屁孩时就相互“比武”,小学时候大家都是整天的疯打。再稍大一点更是迷上各种各样的武侠剧,差不多是熟知各种各门派和武功绝学似的。可能是看惯了英雄天下无敌的潇洒,所以对于武术总是满怀敬意和神往。所以刚选上武术课的时候像是把小时候所有的武术梦全押上了似的欣喜。虽然到现在学期快结束了我除了两套学得还不是很熟的拳外并没有学会其他诸如降龙十八掌或者九阴真经之类的绝学,但其间的乐趣只有练过每一招每一式才能体会的。

从第一天生硬的学着各种步拳掌以及勾手,虽然动作还是本不标准,可我还是能感觉到中国武术的精巧,这一点上和中国武术丰富的内涵相契合。中华武术可以说是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其涵盖面已经很广,虽然我们课上只是简单的学学一两套拳术,但在平时的听闻中都了解了很多,比如武术行为的指导思想、哲学意识、理学原理、行为美感、意念体系、套路径略、服装器械、武艺门派等等,这些把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反映得既集中又深刻、既本质又表象,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共性的反映,又具有武术本身独特的个性内涵(顺便给老师一个小建议,以后上课的时候可以讲讲关于武术的故事或者趣事)。中国武术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家学说的精髓,突破了搏击中力量决定胜负的传统观念,蕴涵着一种东方古典的礼仪道德和修养,是一种阳刚阴柔完美结合的美学理念,它体现了一种武学中完美的艺术性,它从一个更高的境界上符合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 传统武术以技击为立身之本,他们的魅力决不局限于赛场之上,传统的武德要求习武者在生活中谦谦如君子,上场如猛虎,相交无小人,尊师重道,对为师者提出了极高的道德要求,反过来也成为一种群体的道德约束。在今天提倡的“和谐社会”中更显其存在的价值。在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上,就有一段太极拳的表演,是那般的安详、优雅、流畅。一身白衣,疾徐有序、松柔圆活的身架,直如云生云灭,潮来潮去。这是别的体育教学项目所无法企及的,总的来说我们通过这个学期对一些基本动作的学习亲身体会中武术的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