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县县区大气污染的综合整治
保定市生态环境局蠡县分局 田东红
摘要:县区大气污染成因是多方面的,治理是综合的,需全县甚至邻县的共同努力。本文从七个方面分析了县区大气污染的成因与其相适宜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大气治理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01-0145-0003蠡县位于河北中部平原地区,表1 大气污染物指数
保定市东南,交通发达。1980年至种类年份PM2.5PM10SO2CONO2O3综合指数2000年,县区内的乡镇企业可谓是20150.120.1830.041.5240.0410.1259.63蓬勃发展,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20160.1000.1390.0371.4420.0470.1008.8120170.0790.1420.0411.4260.0450.0937.78县区的环境污染日益恶化。自201020180.0670.1290.041.3970.040.1156.25年以来县区的雾霾天气频现,特别是2014年、2015年、2016年尤为严重,表2 重点污染物综合指数
种类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年份SO2NO2O320150.040.0410.125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20160.0370.0470.100气污染物质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20170.0410.0450.093会产生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20180.040.040.115响。比如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影响,可导致:气温升高-冰山燃煤量在逐年减少,二氧化硫减和生物机能,即自然环境的自净作用,溶化-气候巨变-海啸风暴增多,少得很少,这表明其他含硫化物使用会使自然过程中造成的大气污染经过破坏力巨增-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在增加。氮氧化物与臭氧的持平原因一定时间后自动消除,从而使生态平减少-人类生存空间减少,自然灾害不在煤的燃烧,而是所有燃烧都有氮衡自动恢复。
增多-粮食产量减少-人类生存质量氧化物的产生,有氮氧化物也就有臭大气污染物的种类,依据存在状下降……。
氧的产生。
态可分为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近二十年来,在县政府及全县人防治大气污染首先要了解其成因颗粒污染物分为粉尘、烟、飞灰、黑民的共同艰辛努力下,县区环境污染与特点。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烟、雾和总悬浮颗粒物。
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与改善,具体数据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如表1和表2所示。
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为主的含硫化合物,以NO和NO2为从图1可看出,2015年至2018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群的舒适、主的含氮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卤素年的大气污染程度在逐年减少。从图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化合物。
2可看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与臭所谓对人群的舒适、健康的危害,大气污染物是从污染源直接排出氧近4年变化不大,即为这三种污染包括对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影响,如的原始物质称为一次污染物;由一次物未能得到有效的消减。
引起急性病。
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的成分之间,或由于自然环境所具有的物理化学
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
作者简介:田东红,生于1975年,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保护。
145
生 态ECOLOGY图1 2016-2018年空气污染折线图
图2 污染物指数折线图
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工业污染源主要包括生产废气、同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大气粉尘、锅炉废气、烟尘。工业污染源污染中最主要的二次污染物有硫酸烟的防控与整治的原则是,综合整治,雾和光化学烟雾。
以防为辅,以治为主,以科技与生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人类活动排相辅相成的方针原则。
放源主要有三类,燃料燃烧、工业生政府机关部门为主,制定相关政产过程与交通运输。前两类污染源统策方针,引领企业改进生产工艺,节称为固定源,交通运输工具则称为流约原料的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动源。
科学有效的实施清洁生产。积极倡导我国1978-1980年主要污染物来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治理大气污染。政源是燃料燃烧,约占总量的70%,工府牵头科技有关部门与企业,积极快业生产约占20%。交通约占10%。而今,速的依据县区企业实际污染物质制定交通约占40%-50%,交通运输已成出相适宜的治理方法与技术。在重污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县区的大气染生产节点单元安装处理设施,在整污染主要来源为工业源、生活源、农个生产车间布置综合的治污设施,以业源、建筑源、餐饮业源、移动源与达到无污染废气从车间溢出,即为密自然源七种。
闭生产车间。
146
区域治理
最为完善方法是:一是建立行业区,即为同一行业统一规划区域,统一建立车间,统一处理。二是,单个单元处理,单个车间处理,单个区域处理,单个行业处理。这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多部门的综合复杂的长远利益的工程。
农业污染源的防治措施。县区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县区。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豆类、辣椒、麻山药、
蔬菜等。
农业对于大气的贡献主要为:一是肥料农药的挥发气体;二是农作物本身挥发的气体;三是农作物秸秆焚烧废气及颗粒;四是畜牧养殖业的大气污染。
防治措施:
一是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充分利用生态资源来平衡生态系统;
二是积极提倡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利用,如作饲料、作肥料和其它行业的原料等。
三是对畜牧养殖业实行无害化循环利用处理。即对其粪便进行无害化
处理后循环利用。总的原则是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排放。
生活污染源的防治措施。生活污染源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冬季采暖。县区90%以上的取暖是以燃煤为主,煤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是县区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县建城区近年来采用地热源与天然气燃烧采暖,但是大面积的农村采暖还是燃煤,主要污染源还是存在。
其次是生活饮食燃料燃烧所致的废气,现今饮食燃料多半是液化天然气,还存在少量的燃烧农作物秸秆现象。
再者就是生活垃圾所挥发的废气。对于以上情况所采取得措施是:
一是鼓励提倡与扶持清洁能源提
区域治理
供采暖期供暖,从源头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源。
二是加强天然气管道的管理与维二是提高燃料利用率,减少污染物质的产生量;ECOLOGY生 态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有效约束经济产业以及城市化建设无序化发三是提升治理设施的处理水平,展。实行区域能源消耗总量和工业护,杜绝气体从管道中逸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量。
三是加强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与处置,力争对生活垃圾及时有效的科学循环利用与处置,减少对大气的排放。
建筑行业污染的防治措施。县区城市建设近几年蓬勃发展,建筑业所产生的污染同样逐年递增。主要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为扬尘与气体污染两种。
防治措施为:
一是扬尘的防治措施为覆盖防尘网、喷洒水雾;
二是装修材料的挥发气体污染,采用绿色天然环保材料替代现有污染材料。
三是提倡绿色简约的、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减少装修材料的用量,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餐饮业污染源的防治措施。餐饮业的主要污染源为油烟与废弃物所挥发的废气。油烟的防治措施是:
一是减少油烟的产生量,提高燃气的利用率与油烟的处理效果;
二是加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缩短废弃物的储存时间。
移动污染源的产生与防治。移动污染源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为氮氧化物与扬尘。从图2中可以得出,氮氧化物的浓度这几年几乎持平没有多少变动。这表明县区内虽然采取限号等措施,但是车辆的数量是增加的太多,导致NOx排放量没有减少。从源头上减少移动源排放NOx量,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改进提升油类品质,减少污染物质的产生量;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量;四是发展清洁新能源,比如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力争无污染物质的产生;五是沿路增加绿化种类增大绿化面积,不论是大公路还是乡间小路,道路两旁均需种植至少百米的绿化带,利用绿色植物来消除移动源产生的污染物质;六是保持道路的清洁度,减少扬尘的产生。还可以每辆车认领几棵树,即为每辆车每年产废气量就认领至少等于大于产生清新空气量的植物,以此来补偿给大气环境。此项费用可以直接从油费中扣除。也可以车辆主人付给专业植树人员。自然污染源的产生。自然污染源包括火山喷发、火灾与自然界挥发的气体。火山喷发与自然界挥发的气体是人类无法控制的,我们中能防止火灾的发生。
绿化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与释放氧气,能够保持很好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平衡。大面积的林木绿地可有效地吸收大气 中的一些有害气体,同时由于绿地与周围地区的空气温差,可促进缓慢对流形成,可调节气候。
大气治理是一项综合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建立多元化治理措施才能最大化的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环境的好坏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当作一个整体。
推广清洁能源,改善城市能源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实施机动车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加强机动车生产使用淘汰等全过程环境监管。
排放总量控制,定期公布企业污染减排情况。县区的大气环境污染状况已经非常地严峻了,主要问题是排放量大大超过了环境的容量。防治要有成效必须要结合县域的发展状况,一方面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治污经验,采用高科技治污技术,同时加强环境立法,建立健全防治大气污染的法律法规,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需要运用经济手段来引导公众和促使企业减少污染排放。
另一方面坚决加强加大绿化建设。扩大生态园林的建设,在县区外围建设大型环县绿化带。一路双绿,即为在道路旁种植百米绿化带。要做到,路路通路路绿。而且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多方位合力,才能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绩效,让人们长久地生活在蓝天白云下。
参考文献
[1]戴树桂.环境化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11-141.
[2]郝吉明,程真,王书肖.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J].环境保护,2012(09):19-22.
[3]杨建钊.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及其治理措施[J].低碳世界,2019(006):36-37.
[4]波拉提·苏来曼.大气环境污染监测与保护探讨[J].绿色科技,2016(12):143-144.
[5]邱永辉,王建国,徐佳娟.浅谈大气治理的实现路径[J].建材与装饰,2019(21):189-190.
1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