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来源:华拓网
l堕墨笪壅 第28卷2010年第8期 uaIity、{魏秘ag。{驰。{j; 精细化管理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潘双华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42) 【摘要】介绍了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理念,从强化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和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途径等方面总结了精细化管理 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工程;质量控制;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3702(2010)08—0006—03 Precise Management Applied i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ANShuang-hua (JiangsuNuclearPower Co.,Ltd.,Lianyungang 222042,China) Abstract:The basic concept of precise management is introduced,how precise management applied i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is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 of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 of the precise management and the ways to implement it. Keywords:precise management;construction;quality control;apply 精细化管理是追求高标准、高质量的管理,要求在 管理中把每个环节和每道工序做精、做细、做到位。在工 顺利开展。同时,帮助施工及监理单位克服困难,使业 主、监理和施工单位的工作关系融洽。 程的质量控制中引入精细化管理,以便对整个工程的进 度、质量、安全及投资等方面做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确 3)规则意识。工程质量控制,归根结底就是依照设 计图纸及规范等标准要求控制好工程质量。为此,业主自 身应加强规则意识,完善组织机构和各类监督控制程序, 保工程的顺利竣工。笔者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精细化 管理在某电站BOP区安装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强化精细化管理的意识 以便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同时,施工及监理单位也应加 强规则意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技术程序和工作程 序,尤其是组织机构的建立健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工 精细化管理包含4大意识,即细节意识、服务意 识、规则意识、系统意识。 1)细节意识。细节归根到底是责任心。作为现场的 工程管理人员,需要经常到施工工地进行检查和监督, 管理人员必须以认真的态度做好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 程进度计划、质量安全专项方案以及监理月报等。 4)系统意识。安装工程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工程, 业主在工程质量控制中应强化系统意识。如:将整个项 目的安装工程划分为消防、给排水、电气及通风空调等 子系统进行控制,分别安排专职的工程管理人员进行 质量控制,并做好各子系统施工的协同配合工作。 2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小事,以强烈的责任心对待每个细节,包括从数据的周 全准备至严密的逻辑思维分析;从各部门和各单位的 相互协调配合到各自岗位上的小事处理完善等。 2)服务意识。由于项目的施工涉及业主、施工、设 计、监理及供应商等单位,接口多,协调难度大。为此, 业主应树立良好的主人翁服务意识,积极协调施工、设 2.1工程施工前期的精细化管理 2.1.1计划编制的精细化 工程施工中,计划是龙头,其编制的可行性和合理 性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因此,计划编制的精细 化,要求对项目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系统地剖析整个 计和监理等单位的关系,以及业主内部各处室的横向 协调,并做好配合工作,防止相互推诿,以利于工程的 项目的结构构成,包括实施过程和细节,系统规则地分 作者简介:潘双华,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和物项采购工作。 解项目,并要与投资、质量、安全等目标相协调,充分考 .6一 虑客观条件和风险预计等,以达到计划分解的合理和 可行。如: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根据业主总体计划 的需要,采取计划分解的方式,将工程计划分解为日计 划、周计划和节点计划,做到日保周,周保节点,以节点 保总工期,顺利指导工程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 2.1.2设计方案的精细化 设计方案的精细化,要求业主在组织设计、施工及 监理等单位进行图纸会审时,应把握好设计的整体布 局、设计风格和特点、设计方案的局部细节处理等,以 便尽早发现设计方案中的缺陷,并及时整改,达到设计 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如:某电站厂前区音乐喷泉水泵的 设计选型,原设计材质为铸铁,后在图纸会审时,施工 单位提出,由于该工程地处海边,风沙大、空气腐蚀性 强,并结合以往的工程实践,建议将水泵改为不锈钢材 质。虽然该设计变更一次性的投入成本有所增加,但设 备运行的维护保养费用明显降低。 2.1-3原材料的进场控制 原材料是影响工程质量的根源所在,其精细化管 理在于加强原材料的检验和检测控制,这就要求在原 材料进场前和进场后都要进行不问断的抽样和检测。 根据电站质保程序要求,由监理和业主对供应商的资 质、原材料的材质和外观、原材料的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等进行抽样和检查,以验证其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及规 范的要求。未经检验的原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不 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清退出场,将影响质量的各种隐 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2.1.4开工前的先决条件检查 通过对开工前的先决条件进行细化,并结合工程 的实际情况,业主和监理应重点对施工单位开工前准 备的人、机、料、法、环等5要素进行检查和控制,以使 工程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做到精益求精,保障工程 项目的顺利开工。主要检查的5要素如下: 1)组织机构是否健全,人员是否经过相关培训并 合格,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是否齐全有效。 2)施工的工具器件等是否准备充分,其机械设备 的性能、工作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是否满足要求,计 量工具仪器是否进行有效校验并在有效使用期限内。 3)已供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如:管道、支架 及保温材料)等物项是否经过进场验收,相关的进场试 验检验报告是否齐全,物项的标识是否符合要求,物项 的贮存及装卸是否满足要求。 4)施工所用设计文件是否完整、有效,施工活动所 需的工程程序、技术文件及施工方案等是否编制并审 批,质量计划是否已开启,施工前是否进行了技术交底, 以及施工中应用的验收规范等标准是否确定并有效。 5)施工区域的清洁度控制是否满足要求,照明和通 风是否满足施工及安全要求,施工区域的功能区是否进 行了合理的划分,物项的清洁度是否进行了必要的控制。 2.2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 根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施工中必须做到工程质 量零缺陷和现场安全零事故的要求。 2.2.1工程质量的零缺陷管理 零缺陷管理是质量管理的目标,精细化管理的质量 控制推行施工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M管理[11。 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监理实施全过程中的质量监督 控制,业主实施不定期的现场巡检、抽查以及现场的总体 协调,以便尽早发现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隐患和缺陷,分析 原因,并及时处理和整改,达到工程质量的零缺陷管理。 1)通过在工程质量计划中选取必要的停工待检点 (H点)、见证点(W点)和报告点(R点)等质量控制点, 对工程的工序进行梳理,明确重点环节和关键工序,并 对重点环节和关键工序实施现场监督验证。如:开工前 的先决条件检查、管道水压试验、隐蔽工程检查以及质 量控制点文件的关闭等关键工序,必须检查合格后才 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加强隐蔽工程的监控,实施过程控制。对施工过 程中的每道工序都要细致检查和全方位旁站,做到“眼 快、嘴快、行动快”,及时发现施工中的缺陷,并迅速处 理,避免工程隐患的出现。如:电缆的敷设、预埋件的施 工以及管沟的回填等隐蔽工程,监理必须全方位旁站, 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的检查记录。 3)加强工艺及电气系统的管道、设备等符合性检 查。施工单位进行管道及设备等符合性的内部自检,监 理组织业主等单位人员进行管道及设备等符合性的外 部检查。如:工艺系统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水压之前, 需进行管道的符合性检查。检查的项目主要为:管道总 体检查、坡度检查、内外部清洁度检查、管道附件检查 以及施工图纸等相关文件。 2.2.2现场安全的零事故管理 安全管理是工程质量管理的生命线,为达到安全 一7. 质量管理 啦箍jj a髂age鹌le秘{ 的零事故管理,业主应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活动 中推行5S的安全管理模式,注重项目现场管理,把提 高人的素养放在首位。5S安全管理包括整理、整顿、清 扫、清洁和素养,其关联,陛如图l所示。 lI整理r 笺1个s I 。区分“必需品”与 “— 菲必需 ”的东西 物地 蠹舾. 』 . 审一 1j清洁l第4个s I 一。时时保持美观、干净,算菇聂轫爱一~~ : ‘ / - I—警 卜墨— — —一 导 黯 图1 5S管理的关联性示意图 1)整理(SEⅡu):在施工区域,由施工单位将工作 场所的所有东西进行细分,把必需品和非必需品明确、 严格地分开,现场不放置任何非必需品,这是保证现场 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否则,不仅占用了工作场所的 空间和通道,还会影响现场作业和应急事件处理的响 应,是潜在的安全隐患。 2)整顿(SEITON):经过整理后的工作场所,必须 将留下来的必需品进行合理分类和堆放,并加以标识, 以达到工作场所整齐明了,减少或消除寻找物品的时 间,以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是现场安全生产的要求。 如:在施工区域整顿时,施工单位应考虑通道的畅通和 合理,大量使用“目视管理”等方法,标识清楚明了。 3)清扫(SEISO):在施工活动中,不定期地对工作 场所进行清扫和加强设备保养,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 环境,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满意度,是现场安全生产的有 力保证。如:在安装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做到工完 场清,消除一切潜在的事故隐患。 4)清洁(SEIKETSU):是施工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是巩固整理、整顿、清扫的必要手段。在施工活动中, 为落实安全责任,施工单位必须制定完善的现场安全 管理制度,以规范现场的安全管理,业主和监理负责 监督检查。 5)素养(SHITSUKE):养成良好的习惯,即养成具 有高效率和安全意识的习惯。在施工活动中,习惯性违 章是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人为因素,为此,施工单位需 .8. 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养,加强培训和教育,以便养成 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同时,业主和监理单位应 加强现场的安全巡检和监督,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绩效 考核和经验反馈制度,杜绝习惯性违章。 2.3工程完工后的精细化管理 根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安装工程完工后,业主进 行的主要质量控制目标是工艺及电气系统等设备的零 故障交付和安装工程交工文件的标准化、规范化。 2_3.1零故障交付管理 安装工程的工艺及电气系统安装完成后,由施工 单位负责对部分设备及电缆在现场进行单体调试和相 关性能的测试,业主及监理负责监督见证。在对系统设 备及电缆进行单体调试和性能测试时,对照设计标准 和规范,确认测试结果的有效性,检查其完好性和可用 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并做好记录,以达到工艺 及电气系统的零故障交付。 2-3.2交工文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安装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单位负责对交工文件进 行分类、收集、整理、立卷与管理工作,监理和业主负责 审查、验收。根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工程交工文件的 标准化和规范化是资料验收的关键。如:在某电站 BOP南区安装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对交工资料按照 以下分类标准进行收集、整理和立卷归档,以达到交工 文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安装交工资料的分类标准为: 交工验收会议文件、工程施工管理文件、设计变更与工 程洽商文件、原材料与半成品质量证明文件、工程测量 控制文件、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文件、工程质量检查 验收文件、工程竣工图以及安装工程特种介质文件。 3结 语 在工程质量控制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动态、 开放的系统工程,需要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等现场管 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既要 懂生产、精技术、通安全、熟管理,又要有一套灵活的工 作方法,才能创造精品工程,达到工程质量的零缺陷、 现场安全的零事故、系统设备的零故障以及交工文件 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汤忠国.精细化管理在铁路客运线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江苏科技 信息,2009,(10):38--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