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郑沟村的“绿色银行”

来源:华拓网
30 I党建经验 一个村子建设得好,关键要有一个好党支部。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脱贫奔 * 小康.只要有规划,有措施,真抓实千,群众拥护。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 ——,' ◎文/杨青松高振龙 了不起的交易市场 “ ・”川过,大连市普兰店区城f坦街道郑沟村 村民刘喜普和老伴扦着三轮车拉着4ll箱其1l}I){)公斤的 冷棚桃,赶剁郑沟村年初新建的占地1(1()()多平方米的棚 桃交易市场,以每公斤16元的价格全部卖给了前来采购 的北京客商。拿着厚厚的一沓钱,老刘说: “俺家的冷 棚今年能结35o0公斤桃子,不用出门就能卖5万多元。 可是前几年,卖桃子得自己一个人跑销路、找客户,费 好大劲还卖不动。今年好了,有了棚桃交易市场,不管 有多少桃,不用出村就能卖出去,再也不用愁销售,而 且供不应求.价格电挺好。” 以前,各家各户的棚桃对外销售,都是村民自己找 销路,卖价也不高。经过村“两委”班子多方努力,今 年终于与大连吴明果业物流公司签订合同,在郑沟村建 立专门的棚桃物流交易市场。刚刚开春,棚桃交易市场 就热闹非凡,停车场上停满了厢式大货车,来自北京、 上海、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石家庄 等全国各地的客户. 着收购棚桃。 在8号交易厅里,一位来自北京的客商介绍,他是 通过吴明果业物流公司介绍来郑沟村采购棚桃的,今年 来这里已经是第三次了。这里的桃子个大、味正、价格 合适,最重要的是这里民风朴实、物流方便、营商环境 好,各地经销商都愿意到这里来批量采购。 每个棚子都是“储钱罐” 登上村北的山坡,回望山坳里的村庄,白茫茫的桃 棚连绵起伏、整整齐齐,一眼望不到头。村党总支书记 王常海说: “这可是俺们村的命根予,一个棚子就是一 个‘储钱罐’,这・片棚子就是 家天然无污染的‘绿 色银行’啊!”郑沟村这个地处辽南丘陵地带的村庄, 有村民1700多户,5081名常住人口中有1780人直接从 毒应2017.08上 事棚桃生产。全村有桃棚3000余栋,占地6000亩, 2016年产量1700万公斤,净产值可达1.08亿元,仅棚 桃一项年人均收入就超过了2万元。 一个小村庄每年卖桃子能收入1亿多元,听起来像 天方夜谭,但这可是实打实的收入。王常海给我们算了 一笔账,从1997年种植棚桃开始到现在,棚桃给村民带 来的收入累计可达10亿元。村里种桃大户崔冶全,全家 三代接力种棚桃,现已扩展成7个大棚,总投资70万 元,每年最低可产桃4.5万公斤,年纯收入达50多万 元。全村像他这样的大户就有16个。 如今,郑沟村村民没有外出打工的。相反,邻村的 村民纷纷涌向郑沟村打工淘金,郑沟村现已成为“辽宁 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国家农业部‘一村一品’特色 产业村”,村党总支荣获“大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大连市五星级党组织”等称号。 不该忘记的“带头人” 20年前的郑沟村与周边的贫困村没有什么两样,村 民靠种植玉米、花生、大豆这些大田粮食作物,村民年 人均收入勉强能达到1700元,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还得 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村里没有像样的路,更谈不 上有什么经济作物,村民没什么奔头,赌博现象屡见不 鲜。当问起郑沟村发展变化的“真经”时,王常海深有 感触: “20年来,几届班子坚持下来,终于找到了一项 适合本地的产业,创出了我们自己的品牌。” 老书记王福君回忆, “1997年我参加县里集训,参 观了经济发展好的村,感觉坐不住了,回来立马与班子 几个人商讨发展,别的村能办到的事情俺们村也能办 到。大家都憋足了干劲儿。我们几个人跑到山东、吉林 等地,先后考虑过樱桃、葡萄、苹果等项目,但专家分 析认为这些都不适合我们村,建议我们根据土地和气候  I党建经验I 31 ◎文/郝志 、[年来,盘锦市大洼区多措并举,将现代网络技术 L嵌入基层党建工作,研发建设集多功能于一体的 智慧党建平台,全力助推基层党建新模式——智慧党建 平台上线。为确保智慧党建平台系统能够动态、高效运 行,大洼区从培训、包保、督查入手,以“三剂良方” 促。在部机关择优选出24名机关干部,对全区14个镇 街级智慧党建平台和146个居村基层党建平台进行包 保,责任落实到每名党员干部,确保每个智慧党建平台 的建设和维护工作有专人负责督导,遇到问题时有专人 负责解决协调,实现“统一领导、包人指导、分级协 作、各负其责”。同时,明确各镇街党(工)委副书记 和居村选派的“第一书记”为两级智慧党建平台的主要 加强平台规范化、智能化建设。 培训先行,打造平台建设队伍。在智慧党建平台建 设之初,大洼区积极组织区、镇街、居村三级层面的业 务骨干参加市委组织的智慧党建平台操作培训班,并督 促每个镇街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组织两级党建中心工作人 员进行再教育、再培训,不断提升业务工作水平。同 负责人,与部内负责包保的机关干部协同管理智慧党建 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督查促进。强化工作责任担当。大洼区委通过多次 召开智慧党建平台专题推进会议和调研工作,强化各级 党建平台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同时,通过智慧党建平台 的后台管理系统,定期检查党建平台信息的更新和维护 情况,及时指出各镇街、居村党建平台存在的共性和个 性问题,督促基层限期整改落实。截至今年3月末,区 委组织部已对智慧党建平台工作开展效果不佳、工作动 态更新慢的3个镇16个村进行了通报批评,有力促进 了党建平台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盘锦市大洼区委组织部) 时,区委组织部组建了智慧平台微信群、QQ群,以线 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业务交流力度,让各基层单 位的党建平台工作负责人尽快进入工作状态、熟悉操作 流程。目前,全区146个居村基层党组织党建平台门户 均已开通,党建平台各项工作步入正轨。 包保到位。建立平台运行机制。大洼区委组织部为 实现智慧党建平台稳定、高效运行,做好相关建设和维 护工作,建立包保责任制对平台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和督 条件试种棚桃”。村干部们像唐僧取到真经一样,赶紧 向村民介绍,“建一个棚需要投资1万元,当年种植, 第二年就结果子,号召大家一起干”。 “从来没听说过桃树冬天能结果!”任村干部们说 作,棚子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红又甜。14个棚收获2.5万 公斤桃子,拉到城里去卖。由于口感特别好,城里人都 争抢着购买。上年的投资一把就赚回来了”。 “棚桃真的能赚钱!”看到“甜头”后,村民纷纷 找到村干部,争抢着要种……棚桃很快成了家家户户发 家致富的“新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了过上好日子的 “大奔头”。 破嘴,多数村民还是接受不了。时任村委会副主任孙玉 全回忆说, “别说群众,就是我们这几个村干部心里也 没底,建一个棚得花1万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 目。但是,话既然说出去了,我们就得豁出去。我们班 聚沙成塔。如今,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的棚 桃生产已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尤其是凭借其独具的特 色,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真正成了村民的“绿包 子几个人先是领着各自的亲戚到外地参观学习,动员他 们先干、先试,七拼八凑筹集了十几万元,终于建起了 第一批‘价值连城’的14个桃棚”。 财富的“雪球”越滚越大 银行”。城子坦街道负责人感慨地说:“过去,从瞄月 到正月,是郑沟村最 ’的时候一 着玩扑克、打 “别看现在村里人个个是棚桃专家,可在创业之 初,谁都没有经验,掉一片树叶能心疼好几天,生怕有 个闪失”。村里的老人姜思禹说, “在村干部的协调组 织下,果树专家手把手教我们技术。经过一年的辛苦劳 麻将;现在,从腊月到正月,仍然是郑沟村最忙的时 候——天还没亮棚户们就起来干活,一直忙到晌午,扑 克、麻将早无踪影,这样的郑沟村能不富吗?” (作者单位:大连市普兰店区委组织部) 尹£文2017 08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