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艺术价值
来源:华拓网
《水浒传》艺术价值
《水浒传》一书是作者施耐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北宋农民起义而完成的一部具有历史性的长篇小说。用鲜明,丰富,生动的语句描绘了北宋末年人民从被压迫到觉醒,到最后的反抗行动,和不同层次的人民因不堪压迫,剥削,而走上斗争的道路。
《水浒传》的语言十分精练,往往只要两三句,就能非常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一个人物形象。也正是这种写作风格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任务:像吸血鬼一样的统治者——高俅,蔡京;具有反抗精神,不畏强大的李逵;性格刚烈的武松;由开始的“一忍再忍”,到后来的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林冲;劫富济贫,鲁莽直率的鲁智深。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水浒传》在揭露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高俅这样的贪官污吏时,更是一针见血。高俅作为那时的统治者之一,在他身上也体现了凶残、阴险的特点,更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腐朽的本质。此外,《水浒传》中描写了地主恶霸的种种恶行,如郑屠霸占金翠连,西门庆与潘金莲合谋杀害吴大郎等等。
当然,除了一些贪官污吏以外,还有一些正直的人物,比如宋江,林冲等。
宋江是作品的主人公,也是历史上农民起义的领袖。不畏强大,勇于反抗是他的人物特点,洵阳楼题反诗一事就是最好的佐证,是他对黑暗社会的反抗宣言。其中的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抱冤仇,血染洵阳江口!短短的两句诗,却将此时那愤恨、无奈发挥得淋漓尽致。一首《西江月》侧面反映了当时的黑暗社会,一个没有公证,只有金钱的社会。
正是这些艺术成就,才使《水浒传》这本书没有因历史的洗刷而略发苍老,跻身于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