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来源:华拓网
课堂内外.教师版I教育短论 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刘泉兰 【南康区实验小学,江西赣州341400】 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 本目的。在小学阶段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是很重要的。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尤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 科学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打上一剂兴奋剂,使学生转 变状态。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 阅读的乐趣。 一、挖掘兴趣信息。激发学生乐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孩子们使用图像、声 音、颜色和思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 该有意识地创造五彩缤纷、灵活的教学形式,阐述客 观情况和现象,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生动的课堂绝非单调、机 械的环节拼凑,教学《珊瑚》,可先找取三种珊瑚的图 片,像课本描述的那样,用投影仪出示“有的像鹿角。 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小树枝”。使感知的对象具有典型 的意义。儿童就会自然地联系到阅读内容中有关珊瑚 的形状及说明的词语,进而对珊瑚有一个较为完整的 认识。 二、做到读练结合。让学生能读 叶圣陶先生说:“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知识和 基本训练都很重要,我们更要重训练……”“多年来我 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 (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 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其重要。”在语文课上。学生不能 是单独地感悟人文,以及一读到底和一味探究。连听 说读写能力都还不过关,就无从谈起学生的人文熏陶 和生命发展。因此,应把“练”放在首位,只有“读”与 “练”充分结合起来,做到以读为本,读练相融。学生才 能真正积累与感悟内化、迁移运用语言。才能全面提 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 74—2014-1o 三、遵循发展逻辑。让学生善读 阅读课堂教学中,程序的安排也很重要。程序安 排得当,教学就会思路清晰。层次有序。教学程序的安 排应遵循学生认识事物及学习语言的规律。如阅读教 学必须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教学中 应该灵活采用变序方式,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阅 读效果。教学内容的变序要根据教材自身特点,突破 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或教材结构,来组织课堂教学, 实现最优化的教学过程。 四、教给阅读方法。培养学生会读 采取“读——思——议——写”四步阅读教学法。 使学生获得有效的阅读方法,广采博纳,集思广益。 “读”即学生在自读课文、识记字词、整体感知后。再根 据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采用问题导学的方 式,进行文本研读;“思”即在学生个体、合作阅读学习 后,对文中一些有价值、有深度、有难度的问题进行思 考性研究:“议”即将这些思考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 题。采用生生合作、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等方式进行深 讨精研.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写”即通过对教材文本 的阅读分析,对美文佳作的品味,充分利用教材、精品 中的词汇、名言、佳句及写作技巧,让学生借鉴模仿, 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并举的教学目的.形成 以赏读为契机,以促写为落脚点的新课堂模式。 总之,语文教学要注意挖掘课文中的兴趣信息, 及时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做到读练结合,让学生能读; 遵循发展逻辑,让学生善读;教给阅读方法,培养学 生会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除 此之外,还要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课内 得法,课外得益,课内外相得益彰,才能真正提高学生 的阅读能力,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收获阅读的成功。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