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我院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保障安全,减
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我院实施3月开始规范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现将我院2013年不良事件报告统计分析如下:
一、2012年护理不良事件汇总
护理不良事件发目 输液外渗、外漏、脱针 跌倒/坠床 宣 教 查 对 压 疮 漏执行医嘱(治疗/护理) 操作/治疗错误 医嘱错误 次数 比率 15 9 1 4 2 3 6 2 25% 15% 1.7% 6.% 3.3% 5% 10% 3.3%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项目 次数 比率 违背操作规程 烫 伤 针 刺 标 本 隐 患 管 道 给药错误 2 1 1 1 3 5 5 3.3% 1.7% 1.7% 1.7% 5% 8.3% 8.3% 2013年从3月至11月,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60件,来源于全院各个科室,发生率居前位的是:输液,跌倒/坠床。 二、主要不良事件分析:
(一)输液:15例(外渗、脱针)
患者 医务人员
患者不配合 未按时巡视
输液流程监 核心制度(分级) 管不到位 落实重视不够 科 室
1
为
何 会 出 现 输 液 问 题
(二)坠落、跌倒/坠床9例:(摔倒、跌倒/坠床) 护 士 患 者
对患者评 入院宣教告 身体不适 估不到位 知不到位 陪护不到位
对跌倒重视 床无护栏
原因不够 对跌倒防范 地面滑 措施不到位
科 室 环 境
三、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
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输错液体、发错口服药或漏用药。
2、不严格执行医嘱:表现在漏抄医嘱,漏执行医嘱、多执行医嘱、对医嘱执行的时间不严格等。
3、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阴道填塞未及时取出,手术未进行纱布清点遗留体内等。
4、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没有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对病人观察和巡视,没有认真落实病人交接班制度,健康教育没有告知清楚,对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无预见性,如: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措施不到位,卧床病人翻身不及时造成褥疮,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红肿、热痛等。
5、由于低年资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对一些专科知识、基本常
为何会出现坠落/跌倒的原因
2
识、操作规程掌握不牢固,无带教监管独立操作,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6、护士责任心不强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护士工作表现思想不集中,工作缺乏责任而造成不良事件发生。如:标本漏送,漏发口服药等。
7、护士长现场督导力度不大,对一些经常犯的错误重视程度不够,如:输液病人巡视,各种安全告知后,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的监管等。 8、科室对新上岗护士培训不到位,在专科知识未掌握牢固的情况下急于安排单独值班。
9、护理部对重点环节、重点科室的管理力度不够。 四、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措施
1、认真学习护理核心制度,严格执行医嘱执行制度。医生下达医嘱后,护士先对医嘱进行认真查对,发药后让家属签字,以利核对。 2、严格执行遵守“三查八对”制度,确保各项治疗及护理的准确无误。科室应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细化查对制度执行流程。因为只有人人掌握了流程、标准,才可能正确的执行。
3、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老、幼、昏迷病人按需要加防护栏,对躁动病人科室应酌情应用安全约束带或床档防止坠床,悬挂安全警示卡,对身体虚弱病人活动有人搀扶,对输液病人加强巡视等,防止发生意外。
4、科室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了解病人和自己的权利,提高护士安全防范意识,对一些特殊用药一定要有安全警示,按医院统一规定做标示加以提醒,认真落实操作前、中、后的查对。
5、科室加强对新上岗人员的培训,重点加强对本科疾病的常规培训,
3
制订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定期组织培训学习,不定时抽查护士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科室对未掌握标准、规范及操作流程的新护士不要急于排班,加强带教培训及安全监管,防止私自独立操作,引发不良事件。 6、护士长加强安全管理,每月召开安全会议,提高护理人员对病人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将各项护理措施实施到位,健康教育达到预期效果,防止烫伤、褥疮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7、护理部对各科室安全工作加强监管,定期下科对核心制度的落实、安全防范管理的落实进行监管,促进各科安全管理规范落实。
护理部
2013年12月5日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