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日常着手智慧育人

来源:华拓网
从日常着手 智慧育人

拿到这本书,我的内心是激动欢喜的,因为陶老师通过日常小故事来阐述学生的成长。让我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体会。这本书是陶老师从班主任的视角来写师生经历的。但作为没有班主任经验的年轻老师,对于书中的育人经验谈我自己的感受可能比较肤浅。那我从任课老师的角度来谈谈我的浅见吧。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 搭建沟通平台,用智慧引导学生

书中提到过陶老师在处理遇到寝室偷窃时,如何能快速反应,观察到学生的细微变化而做出准确的判断,为学生保留了当时的尊严,并在事后处理好了学生的情感变化,没有让学生之间的相处出大问题。在学生学习生活中,每位学生身体心理发生改变,都或多或少遇到些问题,教师构建日志平台,以学生愿意的沟通方式进行交流。学生可以通过日志抒发自己的困惑,感悟等,教师也通过评阅日志更了解每位学生,并针对学生的个性和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因材施教,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智慧。

网站中的日志交流使学生,家长和教师能够直接顺畅的交流反馈。我们学校也有校讯通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家校联系。初中部语文组的叶苏芬老师,也会经常将学生的作业情况,上课表现等通过短信的形式发送给学生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具体形况,家校紧密联系,共助学生成长。

第二,注重习惯养成,提升学生素养

良好的习惯在学生学习中起到巨大作用,并且能让学生受益终生。巴金说,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开始。语文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陶老师将课前问好改成对句,并在每节课实施,难度逐渐加大。学生为了能顺利完成,在教师的引导下读美文名著。陶老师本身智慧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阅读积累的好习惯,从而提高文学素养。这在学生的日志中和读书节比赛中均有体现,有的学生甚至想要挑战老师,给老师出对句呢。

信息素养的提升也需要积累和实践。在我的信息课上要求学生养成在课前练习打字的习惯。虽然打字练习很基础简单,但却能使学生快速的安静下来,以更好地学习状态进入课堂。当然,为了促使学生习惯的养成,我也会配以相应的奖惩制度,进行打字比赛考核等等。

无论是作为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在以后的教学阶段,我都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会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最后还是要回归课堂。教师最本职的工作就是要上好课,提高课堂效率。而兴趣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自然愿意化被动为主动。我很喜欢这个比喻,上课就像是烹调,有不同的做法,而你设计的每个环节都是给食材添加佐料,了解学生的通性后,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水平设计,

确定是对内容的纵向加深还是横向扩充。一个优秀教师的本领,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平常的设计中发掘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细节来。

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后,要再想一想,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再找一找,教材,教师,学生兴趣可能产生的结合点,努力构建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浅薄的读书体会,在以后的教书育人中,我会努力学习,注重反思和沉淀,希望能成为一个像陶老师那样智慧且有魅力的教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