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2019年文档

来源:华拓网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 启示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420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其中道德教育更是源远流长, 对亿万华夏子孙影响深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教育是民族 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坚持教育的优先发展, 全面贯彻执行 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 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由此可知,道德教育是 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对大学生道德素质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 人,其个人道德素质直接关系祖国的希望和未来, 而大学德育作 为提高我国青年大学生个人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将影响 我国青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 进而关系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 前途和命运。

1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 包含 爱国主义情怀、 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美德及个人修养的培育理念 等思想教育观念。

自古以来, 不管是“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 民族大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一片赤诚,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胸襟, “天 下兴亡, 匹夫有

责”的敢于承担的责任, 还是“为中华之崛起读 书”坚贞不渝之志,无不昭示着中华儿女浓烈的爱国情怀。

孟子曾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 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由此可见,在生命与正义发生矛盾是要 “舍生取义”; “天公平而无私, 故美恶莫不覆; 地公平而无私, 故小大莫不载”“不患寡而患不均”“等贵贱、 均贫富”等, 反 映了古代质朴的“公正与平等”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敬人者,人恒 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等教育观念,体现了古代人民和谐的 为人处世理念, 对促进社会和谐、 人际关系稳定具有良好的借鉴 作用。

《礼记 ?大学》中指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需经历格物、致 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过程。其中修身 是指培养其内在的德智修养, 须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 操,有“仁者,心之德,爱之理”的仁爱, 有“言必信, 行必果” 的诚信,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持等,这些都是一 个人须注重的内在修养。

因此,传统道德教育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最根本的精 神基因,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连。

2 简析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及原因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 网络、 经济诱惑及西方文化等多种 因素的冲击,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参差不齐, 存在多种不 良现象。首先,部分大学生爱国意识淡薄,有些崇洋媚外,认为 不管什么都是国

外的好, 对中国的传统佳节不甚在意, 西方节日 反而过得不亦乐乎;其次,部分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差,遇到问题 首先考虑的是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不能和班级、宿舍的同 学和睦相处; 最后, 部分同学可能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优越或娇生 惯养,缺乏合理定位,导致傲慢无礼、见利忘义等现象发生。

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学校思想政治教 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存在缺失, 有些高校注重科研教育, 学 生平时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 二是家庭的失职。 因为现在家庭 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且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过于宠爱, 可能会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是学生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 知和定位, 导致思想存在偏颇也不无法发现改正, 所以大学里应 该注重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3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31 加大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宣传,培养学生文化自觉意识 张岂之

教授说过:“作为中国的学生,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 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 唯其如此, 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 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 [2] 然而目前高 校内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宣传还不够, 由于电脑、 手机等高科技 产品的使用, 导致学生对一些生僻字都感觉生疏。 如果传统文化 知识的基础不牢, 熏陶不足, 谈何培养学生吸收传统文化思想教 育的精华呢。 所以首先要加大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宣传, 增强学 生对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文化自觉意识, 主动去继承、 学习、领悟传统文化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其次要与时代 精神结合起来,比如社会主 ?x 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都是紧 密相连的, 只有通过辩证统一思考, 才能赋予大学生思想教育新 的生命力。

32 融入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内容,改进教师教育教学方法 当代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两课”来进行的, 马克思 主义哲学需要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实践才会更有意义。 所以高校首 先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 做好课程规划, 设计出反 映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最新成果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教材体 系。其次要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 是提升大学生思想工作的主要力量, 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传统文 化素养的提高, 才能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教育工作中, 创新大学 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 平。最后要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教育技巧,将传统文化转变成现 代文化,立足实际,结合时事,另外要加大人文关怀,用心解读 传统文化,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33 运用活动、大众传媒等多种载体,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大学校园

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 运用多种活动及大众传媒等

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德育水平的有效路 径。文化活动、校园活动及社会活动等具有实践性的优势,寓教 于行,能使学生在灵活、 生动的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吸收传统 文化知识提升道德素养。而大众传媒是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 以及视频、微信、微博、 QC等网络平台传递传统文化中的道德 教育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借助大众传媒载体, 引导 学生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融合现代精神, 进而提高当代大学生思 想道德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