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个好父亲
曹操这个人很不简单,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鲁迅先生说:曹操是个英雄,至少是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可是我要说,曹操还是个很不错父亲。本来嘛,曹操的子女中,有名气的很多。比如曹丕曹植,文学成就极高。和父亲曹操并称三曹。他的《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诗清绮动人;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曹植是建安时期最重要的诗人之一,被人称为“建安之杰”,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其实,不止曹丕和曹植有成就,曹操的其他儿子也各有千秋。 曹冲是少年天才,小时候称象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可惜获得年龄不大,否则,将是曹丕夺嫡的最大敌人。
曹彰是天下有名的勇将,能与万马军中斩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而且从小就佩服卫青霍去病一类的大将,希望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另外,曹衮等人也有文集流传于世,那么曹操是怎样教导的呢?
其一,身体力行。曹操喜欢看书,曹操是大文豪,这不假,不过在战场上,一有时间,就要抽空看书。曹丕说: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所以父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这样的父亲做榜样,孩子当然喜欢学习了。不像有的家长,有几个臭钱,就只知道应酬搓麻泡妞。曹操即使泡妞,治理国家的大事也没完全忘怀。尽管在南阳泡妞,曾经因此丢失了自己的大儿曹昂和侄子曹安民。
其次,曹操是个在各方面有造诣的文化人。曹操在书法、音乐方面都很擅长,平常时节,曹操写的东东都可以谱曲,供别人传唱,所以他当然也能给自己的儿子们指点一二,不像现在的某些家长,自己不学无术,还一个劲的埋怨自己的孩子,动不动就要给自己的孩子请家庭教师,搞得自己孩子每天紧张兮兮、神经兮兮。
第三,曹操不强求孩子,曹操的孩子各有所长,曹操不做一刀切。比如曹彰喜欢当将军,想在战场上成就一方功业。曹操就很高兴,让他读书,教他带兵打仗的技巧。
第四,曹操重视身体锻炼。曹操本人是员武将,曾经在战场上奋勇杀敌,除了让自己的孩子学好文化课以外,曹操的孩子很少有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曹丕的击剑功夫一直很自负,曹植也曾是个热血青年。当时老曹家教练云集。像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都是天下名将。曹丕在攻打张绣的时候,年龄尚小,能够死里逃生,的确不容易,有点真功夫。
第五,曹操对儿子从不娇惯。按理说曹操的孩子应该养尊处优,过着幸福的小康生活。可是曹操的几个儿子都曾在前线舍生忘死的奋战,血的教训使儿子明白创业的不容易。尽管曹操的儿子是富二代、官二代,可是个个都很精明,而且都很有才,天赋固然重要,与老曹的重视也密不可分。
第五,不让孩子结交小人。曹丕曹植攻讦,甚至相互之间为了夺嫡大业各不相让,不过二人周围很少有不学无用的小人,曹操的手下吴质、司马懿、陈群等都是饱学之士,当然堪称智囊;曹植身边的杨修、丁氏兄弟也是一时之俊杰,二人都和建安七子中的人物关系甚密,都和东汉时期交接宦官的亲王们差别甚大。
总之,曹操这个人是一个在各个方面都有成就的人物,作为政治家,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为曹丕代汉做了很好的铺垫;作为军事家,他在官渡一战,消灭了袁绍的实力;作为诗人,他的诗歌慷慨悲壮,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同时作为一个父亲,他在教育子女方面也确实值得我们今天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