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行业现状与发展 (1)
我国医药行业现状与发展
东北制药(000597)和华北制药(600812)同属医药行业上市公式,所处的子行业 介乎原料药行业与制剂药行业之间。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之前,本部分先对我国的医药 行业及其子行业进行简要的概述。
(一) 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
1. 我国医药行业的概况
医药产业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发展前景的国际化高技术产业之一,也是世界贸易增 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从 2003 年至 2009 年,我国医药行业工业产值从 3103 亿元增 长到 10382 亿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 22.30%,高出同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复 合增长率近 6 个百分点。截止至 2009 年底,我国年主营业务收入在 500 万以上的制药 企业共计 6807 家,其主营业务收入共计 9087 亿元,从业人数共计 160 万人。
18000 16000
14000 23.28% 12000
18.14%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4628
3103 3666
5324
6679
8667
26.24%
29.76% 25.45%
19.79%
15.04%
15.58% 12000
29.17%
35% 30% 25% 20%
15500 15%
10382
10% 5% 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E 2011E
全国医药工业产值(亿元)
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图 1 我国医药工业产值及增长率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沿海个别省份以及重庆和湖北的医药行业发展较为迅速,长 江以南各省次之,而西北各省发展较为落后。
1
学号:32120091150609 完成日期:2011 年 4 月 26 日
数据来源:万得(Wind)资讯二级行业分类“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行业”
图 2 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地域分布
2. 医药行业的分类
按照医药行业十五规划的划分,目前我国医药行业可以划分为十三个子行
业,其中较为重要的六个子行业为化学制剂药、化学原料药、中成药、生物制
药、卫生材料和中药饮片,它们 2009 年的行业规模分别达到 2466 亿元、1777
亿元、1699 亿元、753 亿元、452 亿元和 431 亿元。由于行业的规范和竞争的
加剧,医药行业的毛利率在 2002 年至 2010 年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同时,得
益于行业重组和政策扶持,医药行业的净利润率则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
50% 40% 30% 20% 10% 0%
医药行业 化学原料药 化学制剂药 生物制剂 卫生材料 中成药 中药饮片
数据来源:CEIC
图 3 我国医药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的毛利率趋势及分布
2
学号:32120091150609 完成日期:2011 年 4 月 26 日
16% 14% 12% 10% 8% 6% 4% 2% 0%
医药行业 化学原料药 化学制剂药 生物制剂
卫生材料
中成药
中药饮片
数据来源:CEIC
图 4 我国医药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的净利润率趋势及分布
在六个子行业之中,化学制剂药行业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均高于行业水平;
生物制剂行业虽然毛利率与行业平均水平持平,但由于得到高新技术税收优惠
的支持,其净利润率最高;同样属于中药类子行业,中药饮片的市场规模和盈
利性均不太理想,而中成药则表现较好;化学原料药行业则由于竞争激烈,其
毛利率和净利润率皆处于较低水平。
3. 原料药行业与制剂药行业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1-11)
14% 12% 10% 8% 6% 4% 2% 0%
原料药行业规模(十亿元,左轴) 原料药行业净利润率(右轴)
制剂药行业规模(十亿元,左轴) 制剂药行业净利润率(右轴)
数据来源:CEIC
图 5 我国化学原料药行业及化学制剂药行业的规模及净利润率
3
学号:32120091150609 完成日期:2011 年 4 月 26 日
东北制药(000597)和华北制药(600812)同属医药行业上市公式,涉及
的子行业主要包括原料药行业与制剂药行业。原料药行业和制剂药行业是我国
医药行业最大规模的两个子行业,分别处于医药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其利润
率却有较大的区别。2002 年至 2010 年,原料药行业的利润率水平持续低于制
剂药行业大约 3-4 个百分点,原本两者并驾齐驱的规模增长,在 2006 年以后
也逐渐拉开距离,制剂药行业发展速度超过了原料药,到了 2010 年,制剂药
行业的规模大约为原料药行业的 1.4 倍。
我国生产的原料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毛利率因同质化竞争被一再压缩,
而毛利率较高的制剂药却从国外进口,这是我国医药行业的利润水平大幅低于
国外的重要原因。原料药转型为制剂企业,不仅可以避免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
盈利波动,同时,企业将赚取原料药和制剂的双重利润,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
企业的盈利水平。在非规范市场卖的原料药,可以在规范市场卖出 2-3 倍的价
格,而在成品药中,原料药的成本大约只有 10%左右。如此悬殊的差异反映出
产业升级之后,企业的利润空间是非常大的。
(二)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1. 人口老龄化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88
99
104
109
111
116
121
123
126
129
7.1%
7.8% 8.1%
8.5% 8.5%
9.5% 9.7% 9.1% 9.2% 9.3%
12.8% 14.0%
12.0% 10.0% 8.0% 180
6.0% 4.0% 2.0% 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20(E)
65岁以上人口(百万人,左轴)
65岁以上人口占比(右轴)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图 6 2000 年至2009年我国65 岁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比
4
学号:32120091150609 完成日期:2011 年 4 月 26 日
人口的数量和结构,是医药需求构成的主要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
公告,2009 年底中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1.29 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 9.7%,
预计 2020 年这一比例会达到 12.8%。国际上通常把 60 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
10%,或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 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
会的标准,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达到老龄化社会,我们预计老龄化的增速将快于
总人口的增速,老龄化的趋势正在加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衰退,患
病率将显著提升,据卫生部的统计,65 岁以上老人的两周患病率为 466‰,远
高于其他年龄段,25-34 岁年龄段才 75‰,老年阶段的医药消费量约占人一生
80%以上,因此,老龄化是驱动医药需求的重要因素,庞大的人口基数及老龄
化趋势是我国医疗保健增长的刚性需求。
2. 城镇化
城镇化代表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随之用于家庭医疗保健消费也在增加。
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医疗支出由 2000 年的 318.1 元增长
到 2009 年的 856.4 元,增长了 2.69 倍;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医疗支出增速更
快,由 2000 年的 87.6 元增长到 2009 年的 287.5 元,增长了 3.28 倍。城市人
均卫生费用约为农村的 3 倍,家庭医疗支付能力显著提高是支撑医药行业高速
增长的根本。
1600 70%
1400 60% 1200
50%
1000
40%
800
30%
600
20%
400
200 10%
0 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20(E)
城镇人口数(百万人,左轴) 乡村人口数(百万人,左轴) 城镇人口比重(右轴) 乡村人口比重(右轴)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图 7 2000年至2009 年乡人口数量及占比
5
学号:32120091150609 完成日期:2011 年 4 月 26 日
至 2009 年底,我国城镇人口达 6.22 亿,城镇化水平为 46.6%,逐步接近
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据发改委预测,我国未来每年以 1.2%的速度推进
城镇化进程,到 2020 年前后城镇化率将达到 60%,我国将有超过 8.4 亿的城
镇居民人口。此外,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拥有超过 7.1 亿的人口,在城镇
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农村依然是我国医药行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市场。国家加大
新农村医疗建设,保障农村居民医药消费水平也在提高。
另一方面,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城乡居民的
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慢性病正逐渐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病因。目前,我
国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 23.9%,农村为 12.0%。。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性疾
病发病率在未来仍将继续增长,并且有从城市蔓延到乡村的势头。慢性病患病
率的提高,消费升级及医疗意识的增强,推动着人均医药消费增加以及卫生费
用支出增加,并进一步增加医药市场的规模。
3. 政策支持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政府卫生支出(十亿,左轴) 个人卫生支出(十亿,左轴)
社会卫生支出(十亿,左轴) 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右轴)
数据来源:卫生部
图 8 2000年至2009 年我国卫生支出构成及总费用占GDP比重
政策的走向对医药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随我国经济持续
快速增长,我国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消费的金额不断增加,卫生总费用占
GDP 的比重相应呈上升趋势。但长久以来,我国政府和社会在卫生总费用中所
占的比例偏低,导致卫生费用过多地由个人直接负担。近年来,政府对满足不
6
学号:32120091150609 完成日期:2011 年 4 月 26 日
断提高的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和保证卫生
服务的公平性问题的高度重视,提出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中的
主导地位,完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基本医
疗服务费用,加快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3 年以来我国个人卫生支出比
例呈现下降趋势,居民个人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所减轻。
2009 年 4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
出台,拉开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序幕。国务院三年计划用 8500 亿
元完成五项重点工作,建设四大体系的目标。8500 亿元中,46%医保,47%服
务,7%公共卫生建设。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 年我国医保覆盖面超
过了 12 亿人。根据测算,2009-2011 年国家用于医改的支出为 3900、4500、
515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7.2%。医保扩容每年将带来 1000 亿元左右药品
消费增量,相当于整个医药市场每年 10%的增速。新医改以到 2020 年实现全
民医保为目标,覆盖范围加大将促进医药行业蛋糕做大,施迎来发展契机。
4. 产业重组
2010 年 10 月出台的《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
医药行业发展中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同
质化严重,生产集中度低等。从国外经验看,医药流通行业的大趋势是“整合”
和“集中”,美国市场前三家医药流通企业市场份额在 90%以上,日本前三家
企业市场占有率从 19%提高到 73%仅用了 10 年的时间,而我国前三大约为 20%
左右。产业集中度提高以后,医药商业龙头企业具备规模优势,以及企业集团
内部的药品生产与销售渠道的协同效应,以获取较多的利润。
2009 年,我国外资、合资医药企业数量约占我国医药企业总数的 30%,销
售额约占整个医药销售额的 26%~27%,2009 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11.11
亿美元,同比增长 33.66%。外企巨头的加速进入,在带来先进技术和产品的
同时,也将与国内医药制造企业争夺医疗资源。外企大规模的并购和投资必然
将加速国内医疗产业的整合进程。
2010年我国有 20家医药企业在国内 A 股上市,5 家在境外上市。根据 WIND资讯,
医药上市公司在 2009 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总共为 504 亿元,其中前 10 位为
7
学号:32120091150609 完成日期:2011 年 4 月 26 日
166亿元,占 33%,前 20位为 259亿,占 51%。手握重金的上市公司大多为所在领域的
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的愿望很强烈,以兼并、购买、合作或自建等多种形式来拓展产品 线和扩大经营规模,并购和整合产业链的动能十足。在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行业结构 性调整的背景下,资金充裕的优势上市公司必然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60 16
14
50
12
40
10 30 8
6
20
4
10
2 0 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医药上市公司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前10位总数(十亿元,左轴) 医药上市公司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前20位总数(十亿元,左轴) 医药上市公司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总数(十亿元,左轴) 医药上市公司IPO数目(个,右轴)
数据来源:卫生部
图 9 2000年至2009 年我国医药上市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IPO数目
2010年我国有 20家医药企业在国内 A 股上市,5 家在境外上市。根据 WIND资讯,
医药上市公司在 2009 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总共为 504 亿元,其中前 10 位为
166亿元,占 33%,前 20位为 259亿,占 51%。手握重金的上市公司大多为所在领域的
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的愿望很强烈,以兼并、购买、合作或自建等多种形式来拓展产品 线和扩大经营规模,并购和整合产业链的动能十足。在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行业结构 性调整的背景下,资金充裕的优势上市公司必然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从我国医药行业近 5 年发生的并购案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企业存在并购整 合的机会:(1)同质性较强市场集中度较低的子行业如医药商业(渠道行业)、低附加
值的普药和大输液;(2)整合变革中的医药央企与地方国有医药企业;(3)以提升核心 竞争力(如营销、研发为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战略控制企业。
5. 国际环境
近年来,全球医药市场由于经济增速缓慢、新药研发缓慢等因素,发达国
8
学号:32120091150609 完成日期:2011 年 4 月 26 日
家 对整体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弱,增长的贡献主要来源于新兴市场,从 2006 年
的 19%的贡献增加到了 2009 年的 31%,而同期成熟市场的代表美国对全球市场
的增长贡献从 50%降低到了 3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数据来源:IMS
图 10 1995-2014年专利药物过期情况
近几年的专利药到期高峰,让新兴国家市场迎来发展良机。据统计,全球排名前 20 的制药企业将有 35%的专利在 2009-2013 年间到期,仿制药市场规模将逐渐扩大。全球 非专利药市场正以每年 10%-15%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制药业整体发展速度。由于发达国 家的主销药品失去专利保护,新兴国家医药市场份额将快速提升,医药企业将再掀抢仿 高潮。
资料来源:IMS
图 11 IMS对中国药品市场排名的预测
9
学号:32120091150609 完成日期:2011 年 4 月 26 日
IMS 公司预计,2009 年-2013 年间,17 个新兴国家的医药销售总量将共计增长 900 亿美元,将占 2013 年医药市场增长总量的 48%,而 2009 年新兴国家医药市场医药销售 增长量占全球医药市场销售增长总量的 37%。IMS 预测,在新兴医药市场中,2009-2013 年中国药品市场将以超过 20%的速度增长。到 2013 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 大药品市场,2020 年有望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药品市场。
(三) 我国医药行业的产业链
我国的医药行业产业链可以划分为上中下游:上游包括化学原料药和中药
饮片子行业,中游包括化学制剂要、中成药、生物制药和医疗机械子行业,下
游是医药流通。此外,医疗服务是独立于医药制造的服务行业,也可以看作是
医药产业链的延伸。上游的子行业受产品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如 2007-2009
年的 VC 价格上涨带来了 VC 制造企业的繁荣;中游的子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
如药物价格调控、生物技术的扶持、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对不同的子行业会带来
不同的影响;下游医药流通的发展动力来自于销售渠道的重组;医疗服务的发
展则来自于原有医药企业业务的扩张。
数据来源:东北制药、华北制药2010年年报
图 12 东北制药与华北制药在医药产业链中的分布
根据东北制药和华北制药 2010 年的年报,两家公司在医药工业(包括原
10
学号:32120091150609 完成日期:2011 年 4 月 26 日
料 药和制剂药生产)的收入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63%和 59%,剩下的 37%和
41%由医药流通(医药贸易物流)构成。两家公司医药工业在当年的毛利率非
常接近,为 24.6%,但东北制药在医药商业的毛利率为 6.3%,华北制药则仅为
0.3%,究其原因,两者的医药商业目前只是销售自家医药产品的配套业务,并
不是独立的医药流通,因此毛利率并不高。此外,华北制药的医药流通业务收
入在 5 年来是首次披露,也可以看出华北制药在开拓医药物流方面的信心。
40% 180 35% 160
140
30%
120
25%
100
20%
80
15%
60
10%
40 5% 20 0% 0
VC价格(元/公斤,右轴) 东北制药主营业务毛利率(左轴)
华北制药主营业务毛利率(左轴)
数据来源:博亚和讯,东北制药、华北制药2010年年报
图 13 2006年至2010 年VC价格走势与东北制药、华北制药主营业务毛利率
由此看出,东北制药和华北制药的主营业务依然是化学原料药和制剂药的
生产,立足于医药行业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因此,两家公司的经营受产品价
格波动和医药政策的影响较大。以原料 VC 为例,VC 价格在 2008 年至 2009 年
间曾经一度高企,国内每公斤价格在 100 元上下徘徊,此间两家公司的主营业
务毛利率均达到了 30%以上。然而在 2010 年 VC 价格大幅跳水之后,两家公司
医药工业的毛利率均下降到 25%左右,华北制药则由于医药物流业务的扩张,
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下降到 15%。由此可见,两家公司除了需要在原料药和制
剂药生产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还需要往医药产业链的下游发展,才能更好地
控制产品价格风险,提高经营业绩和财务业绩的稳定性。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