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第11期(下) 2014年11月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1.30No.11 NOV.2014 应用型新闻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研究 杨庆国,詹向红,方亚飞 (合肥学院 中文系,安徽摘合肥230601) 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是课程模块化能力培养目标实现的保障,研究以”新闻采写”课程模块化建设为例,分析了 其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不足与模块化教学四维变革,解析了新闻学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及其课程模块化建设,并重点探 讨了项目驱动式教学、多媒体案例教学、多元化模块实践、衔接式新闻采写读评报训练、针对性自主学习、科学化考核模式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与运用.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与手段;能力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4)11-0246—02 “新闻采写”是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全媒体时代的媒介 的新型课程教学理念,转变“知识传授”导向为“能力培养”; 融合促使了媒体人才需求越来越倾向于应用性、专业化和 (2)改革传统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相互割裂的教学模式,转化 复合型,由此推动了地方本科院校新办新闻学专业人才培 为模块化教学“能力培养”导向模式.日(3)转变传统单一的教 养面向应用型的全面转型,并落实和依附于单个课程教学 学方法与手段,综合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实验法、基于问 方法和手段的转变与创新. 题学习法、探寻法、案例教学法、情景与仿真教学法、互动法 1 “新闻采写”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不足与模块化教学四 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其新闻 维变革 采写能力;(4)梳理和构建新闻采写能力培养结构,完成课 1.1“新闻采写”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不足・ 程体系的模块化任务及对应能力的整合与重组. (1)传统教学主体是以教师中心,以课堂教学和教材学 2新闻学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与“新闻采写”课程模 习为主要教学手段,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要教学模式, 块化建设 导致因重“知识输入”而影响学生的“能力输出”;(2)传统的 2.1新闻学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 课程内容教学将理论和实践教学人为分开,理论教学的重 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表现为单个课程模块化及其 点是专业知识,实践教学则只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割 彼此之间的重组与整合,是模块化教学的依据和能力培养 裂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内在联系,导致学生学习和应用的 目标实现的保障,也是“新闻采写”课程模块与其他模块纵横 脱节;(3)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一方面,以讲授法为 联系、融会贯通的参照和依据.结合模块化教学改革思路,我 主,忽视了能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和有利于能力培养 们将地方本科院校新办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列为文学审 的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变革;另一方面,以教材教学为主要 美、新闻专业基础、新闻采写、数字影像采集、数字编辑与设 手段,影响了知识传授的广度、深度和贯通,进而影响了学 计、新闻评论、策划创意、媒介经营与管理、调查分析和人际 生综合能力提升. 交流等由低到高升序排列的十大能力目标,并由此确立了 1.2“新闻采写”课程模块化教学四维变革 对应的十大模块群组和课程群组.需要指出的是,这十大模 模块化教学以“MES”和“CBE”两种流派为代表.MES 块和对应能力的结构安排及层级设计是充分考虑到了新闻 (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 采写(制)流程、传播规律和专业新闻机构运行模式及其对 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 人才培养的需求. 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 2.2“新闻采写”课模块化建设 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 “新闻采写”课程模块化建设是其方法和手段改革的核 务模块”;CBE(Competency Based Eduction)是以知行能力 心依附,直接决定着其方法和手段改革的质量和价值. 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 “新闻采写”课程模块化建设的结构安排是:(1)“新闻 活动能力为主线,可称之为“能力模块”.『l_《新闻采写》模块构 采写”课程模块设计为前置模块、新闻采写模块和后续延伸 建是以任务模块为主,将能力模块对应于任务模块,由此形 模块3个一级模块并细化每一块的课程群组、内容设置、能 成下列四维变革:(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力目标等.前置模块主要是与新闻采写模块形成关联的前续 基金项目:2012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01 ̄yxm484)、2012年度合肥学院教研项目(201 ̄yxm23) 新 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研究”;2012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研重点项目“全媒体时代新建新闻 学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性探索”(2012jyxm474);2013年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卓越新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13zjjh031);2014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人才项目: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 ——246—— 模块如专业导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等专业基础模块,后 续延伸模块主要是数字影像采集、数字编辑与设计等以新 3.3多元化模块实践 一方面,重视课内、课外两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以“线索 闻采写模块为基础和前序的模块,三者互为关联,体现模块 体系之间的贯通与协作.(2)新闻采写模块主要分为“新闻采 访模块”和“新闻写作模块”2个二级模块,这两大模块构成 了“新闻采写”要实现的“采”与“写(制)”两大课程核心能力 搜寻与选择一提纲设计与采访策划一访谈执行一后续材料 整理与分析一采访材料选择与加工一新闻作品制作一新闻 作品传播一作品评价与反馈”采写闭合流程组织学生进行 课内外的针对性模块实践.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课程模块实践 将充分利用校内(校园网、校报以校广播电台、以及校园模 一 培养目标与设计理念.(3)在二级模块的基础上对其课程内 容进行模块细化,共分出8个三级模块,亦即课程模块化教 学的核心任务.其中,“新闻采访”4个模块及“新闻写作”4个 拟电视台)和校外(媒体实习基地)两种资源,并和学院的 “认知实习”结合在一起,[31锻炼学生媒体实战能力,培育其 综合的新闻采写素养. 3.4衔接式新闻采写读评报训练 模块又是按照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各自的操作流程和运行 规律进行设计: ①“新闻采访”模块是按照新闻采访活动中“线索(信 息)搜寻与选择一提纲设计与采访策划一访谈执行一后续 材料整理与分析”这一流程进行设计,以此形成其4个内容 模块. ②“新闻写作”模块是按照新闻写作活动中“写作材料 (实质是采访材料)选择与加工一新闻作品制作一新闻作品 传播一作品评价与反馈”流程设计的,以此形成其4个内容 模块. 3“新闻采写”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与实施 3.1项目驱动式教学 “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源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罗杰 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这种方法以培养学生团队学习和 自主学习为主要特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新闻采写”模块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操作是以模拟完成媒体 新闻采写为项目,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组织进行:项目建立、 项目执行和项目评价,具体如图1所示. 选题策划 目标拟定 二[= ][= 反 采制合成 目标实现 馈 项目评价 H 角色评价}+。+l 作品评价}_叫 项目总评 图1《新闻采写》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 3.1.1项目建立:主要完成学生分组及团队组建,进而讨论 完成新闻选题策划,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拟定团队的新闻 采写目标及任务. 3.1.2项目执行:完成团队内的角色划分,学生团队确定新 闻策划、记者、编辑等任务,此过程中强调团队内部的协作 以完成新闻稿件的采写,实现项目目标. 3.1.3项目评价:对成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角色任务完成 做出评价,并对新闻作品进行评价,结合团队完成的情况进 行项目总评,从而形成三级评价模式,并对项目目标拟定及 目标实现过程形成反馈,从而实现项目再次实施优化的良 性循环. 3.2多媒体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成功都至关重要,“新 闻采写”案例教学特殊在于要借助不同形态的新闻案例,进行 超文本、超链接、多媒体教学,以此丰富教学手段教师通过课 件超链接新闻采写视频、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实现多媒 体案例教学,将现实案例与知识传授相结合,使教学内容得到 立体化呈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趣味I生和积极性. 新闻采写读评报训练是以最新的媒体新闻作品为分析 和评价对象,训练学生的团队学习和新闻作品鉴赏能力,以 此提升其新闻采写素养.具体操作:(1)学生完成多个团队组 建,自主选定一篇或几篇最新媒体新闻作品作为评报对象; (2)团队任务细分,从新闻敏感、采访手段、题材、角度、笔 法、主题、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新闻(宣传)价 值等方面进行分解任务,完成对新闻作品的全面分析并汇 报;(3)教师对团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5针对性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模块化教学的重要延伸和学生实践能力提 升的重要手段.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是与第二课堂学习的对 接、课程实践、校企合作嵌入式实验室项目作品采制等.“新 闻采写”课程模块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针 对新闻采访理论或作品的阅读形成读书笔记;二是完成院 系网站新闻、校报新闻采写、模拟电视新闻报道、广播站新 闻报道、嵌入式实验室,工作室合作项目作品采制等课外实 习与拓展,并以其作品作为考核对象. 3.6科学化考核模式 模块化教学核心思想是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 必然要加大学生的实践机会和自主学习.课程模块化改革最 后的落点是在考核模式的转变,即增大对学生实践考核的 比例,以此来推动学生实践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研 究设计了针对性“新闻采写”模块“N+2”考核模式: (1)“N”:平时成绩(50%),包括实验成绩(20%)+课程 作业(10%)+自主学习(20%).(2)…2’:期末考试(40%)+读 书笔记(10%). 4结语 全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促使了地方本科院校新办新闻 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应用性、复合型和能力本位的全 面转型,课程模块化实施及其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综合 使用将大大增加学生新闻实践机会及次数,快速提升其学 习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强.职业教育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模块化教学初探u J _考试周刊,2010(47):207-208. [2]李海涛.模块化教学条件下课程体系的构建Ⅱ】.四川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07(5):82—83. [3]杨庆国,陈敬良,詹向红.新办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 指标体系研究卟现代教育技术,2o12(2):117—12o.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