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QSH1020 0786-2013注汽站技术管理

来源:华拓网
Q/SH1020 0786—2013

代替 Q/SH1020 0786-2005

注汽站技术管理

2013-07-05 发布 2013-09-30 实施

Q/SH1020 0786-2013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Q/SH1020 0786—2005《注汽站技术管理》 。

本标准与 Q/SH1020 0786—2005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订了注汽站资料管理内容; ——增加了岗位培训、岗位管理内容; ——增加了活动锅炉搬迁内容;

——修订了调试、操作与维护内容; ——补充了检修内容;

——修订了 HSE 管理内容。

本标准由胜利石油管理局油气采输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胜利油田分公司滨南采油厂。 本标准起草人:徐宏国、蒋明庆、史钦芳、董宪彬。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SL 0786—1993、Q/SH1020 0786—2005。

I

Q/SH1020 0786-2013

注汽站技术管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注汽站技术管理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式与活动式注汽站的技术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 0043 油气田地面管线和设备涂色规定 Q/SH1020 0970 油田注汽锅炉调试

Q/SH1020 0993—2010 工业用火安全技术规程 Q/SH1020 0994—2008 灭火器配置及检查规定 Q/SH1020 1846 油田专用湿蒸汽发生器化学清洗规则 Q/SH1020 2065 活动注汽锅炉搬迁和安装安全规范 Q/SH1020 2071.1~3 油田用注汽锅炉操作与维护技术规程 3 岗位培训

3.1 员工上岗前应进行技术考核和安全教育,合格后进入生产岗位。其中新工人试岗三个月,熟悉流 程和操作规程之后,经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岗。

3.2 熟悉站内生产工艺流程,遇突发事件如停电等能及时处理,保证生产运行。 3.3 掌握消防灭火知识及灭火器使用方法。

3.4 对所操作设备达到“四懂三会” (懂性能、懂原理、懂结构、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 3.5 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每周不少于 2h。 3.6 每季度对员工进行一次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 3.7 建立员工技术培训档案。 3.8 岗位练兵每班一次。

3.9 定期对员工进行 HSE 教育培训,员工了解本岗位工作中存在的危害、风险及防范措施。 4 岗位管理

4.1 建立健全下列制度:

a) 岗位责任制及安全职责; b) 交接班制; c) 巡回检查制; d) 安全生产制; e) 润滑管理制; f) 设备维修保养制; g) 岗位练兵制; h)操作规程。

1

Q/SH1020 0786-2013 

4.2 按巡回检查图每 1h 检查一次,生产不正常时应加密检查,及时排除故障。 4.3 各岗位严格执行本岗位操作规程及标准。 5 资料管理

5.1 建立下列岗位原始资料:

a) 注汽锅炉运行日志; b) 水处理运行日志;

c) 水质化验记录; d) 机泵运转记录; e) 配药记录; f) 加药记录; g) 卸油记录; h) 卸盐记录;

i)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j) 岗位练兵记录; k) 仪表安全阀校验记录; l)交接班记录; m)炉管测厚记录; n)清灰记录; o)HSE 活动记录。 5.2 建立下列岗位图表:

a) 岗位工艺流程图; b) 巡回检查图;

c) 注汽锅炉、水处理控制图; d) 设备润滑图。 5.3 建立下列技术档案:

a) 经济、技术指标台帐; b) 设备技术档案; c) 计量器具台帐;

d) 改、扩建工程图纸及验收、投产资料; e) 相关技术标准。 5.4 资料填写要求:

5.4.1 资料填写应及时、齐全、准确。 5.4.2 微机录入数据应及时上传。 5.5 原始资料保存要求:

原始资料由资料员统一汇总收存,保存期为三年。 6 技术资质

6.1 注汽锅炉应取得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的《注汽锅炉使用登记证》 。 6.2 注汽锅炉应定期进行特种设备检验,检验报告为合格。 6.3 操作人员应取得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操作证。 7 活动锅炉搬迁

Q/SH1020 0786-2013

活动锅炉搬迁应执行Q/SH1020 2065。 8 调试

调试应符合Q/SH1020 0970的要求。 9 操作与维护

9.1 注汽锅炉操作与维护应符合 Q/SH1020 2071.1~3 的要求。 9.2 设备及流程涂色应符合SY 0043的要求。 10 检修

10.1 停炉

注汽锅炉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停炉检修:

a)报警缺项或有一项失灵; b)辐射段内火焰变形或偏烧; c)注汽锅炉给水水质不达标; d)连续运行一个月没有进行壁厚测试; e)燃油消耗大于额定参数; f)烟温高于260℃;

g)传热管最小壁厚达不到允许使用壁厚; h)总压降或局部压降明显高于正常值。 10.2 检修

10.2.1 注汽站设备应定期检修。

10.2.2 报警保护一次器件每三个月应标定一次。 10.2.3 安全阀每年应检修校验,并且有校验合格证。

10.2.4 仪器仪表应定期检修校验。

10.2.5 清洗对流段应及时彻底,并检查记录具有代表性翅片的厚度。清灰时两侧侧板应交替打开(立 式对流段) 。

10.2.6 每个月至少检查一次炉衬、炉管卡、炉管损坏情况并及时修复。

10.2.7 高压部件检修后,焊接部分要做探伤检查并做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投运。 10.2.8 对注汽锅炉的运行、检查、检测、维护、保养要建立设备技术档案,认真做好记录。

10.2.9 对流段烟温高于 250℃,炉膛压力高于设计值应强制清灰,并检查保温层状况并及时进行维护。 10.3 传热管壁厚检测

10.3.1 对正常运行的注汽锅炉,每月进行一次管壁测厚。

10.3.1.1 对辐射段每根炉管按表 1 规定的检测点进行测试,每季度循环一次,弯头在外曲面测试三组 数据。

10.3.1.2 对流段光管第一层全部测试,每根至少在中间及两端测三组数据;对测量壁厚有明显变化的 点要进行扩大、密集检测,以确定管壁的厚度及腐蚀速度。

10.3.1.3 对流段两侧最外边的翅片管从上至下逐层进行测试翅片厚度和高度, 每根至少选取有代表性 的 3 个翅片,对流段内部可看到的翅片管的腐蚀情况用文字描述;测量误差控制在0.1mm 以内。

3

Q/SH1020 0786-2013 

表 1 传热管壁厚检测标准表

月序 第一个月 第二个月 第三个月 点位 1、4、7、10 2、5、8、11 3、6、9、12 检测点 a.d b.e c.f 点数 8 8 8 备 注 1、2、3、4、5、6、7、8、9、10、11、 12为炉管长度等分点。 a、d、b、e、c、f 为同一点位处沿炉管 横切面可见部分的等分点。 10.3.2 对于新进注汽锅炉,在投运前应进行全面检测。

10.3.3 建立建全炉管壁厚测试台帐,根据测厚情况,传热管壁厚达不到正常使用要求,以最少壁厚为 标准降压运行(对蒸汽压力高报警开关及时整定)。 10.4 结垢检测

10.4.1 当发现注汽锅炉总压降达到 2.5MPa 或局部压降超过 2MPa、或对流段出口及辐射段入口温度变 化异常时,应立即停炉检测,确定结垢厚度及面积,必要时应割管检查。

10.4.2 发现传热管结垢,应立即停炉,并向上级有关业务部门汇报,进一步检查确定,必要时进行化 学清洗。化学清洗应执行 Q/SH1020 1846。 11 HSE 管理

11.1 热注运行工应持证上岗。

11.2 发生停炉故障时,应排除故障后方可启炉。

11.3 启炉后,运行人员应待到注汽锅炉运转稳定且蒸汽出口压力稳定后方可全关放空阀。 11.4 安全消防器材齐全完好,灭火器配置符合Q/SH1020 0994 的要求。

11.5 注汽站应建立HSE 作业指导书, 定期开展HSE管理活动, 严格按照HSE 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并做好 记录。

11.6 注汽站应做好岗位风险识别,制定消减措施。 11.7 落地燃油应及时进行回收处理。 11.8 烟气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11.9 污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时方可排放,否则,应进行回收处理。 11.10 注汽站动火应符合 Q/SH1020 0993 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