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作业指导书1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XXXXX公司
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
人 人 人
二零一六年八月
焊接作业指导书
1. 概况
本作业指导书涉及XXXXX工程管道焊接作业,其管材的材质为20#钢。
2. 编制依据、取用标准
2.1施工组织设计;
2.2设计院和设备厂家提供的相关的图纸;
2.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
2.4《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0236-20112.5《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SY/T0452-20122.6《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NB/T47018.2-20102.7《石油天然气钢制管道无损检测》SY/T 4109-20132.8《钢制管道焊接及验收》SY4103-20062.9公司焊接工艺评定报告规范参数
3. 作业准备及施工要求
3.1设备:EXT-400型交流焊机、磨光机、砂轮机、焊条烘烤箱、保温桶、温度计、工艺卡。
3.2焊接材料:焊条J427型Ф2.5mm、Ф3.2mm,焊丝CHG-S5.
3.3人员、车辆及劳保配备:材料管理员、焊接技术人员、质检员、焊工、司机、防护面罩、护目镜、安全帽、胶皮手套、工服、工鞋等。3.4施工要求
3.4.1焊工必须是经过焊接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并按DL/T679-2012
《焊工技术考核工程》考核,取得焊工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的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3.4.2焊前核对管材规格型号及材质,技术人员要向焊工进行技术措施、安全措施交底。焊工本人要对施焊部件的工艺要求了解清楚,凡遇
与作业指导书要求不符时,焊工应拒绝施焊。当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报有关人员,不得自行处理。
4. 材料管理4.1根据钢管的材质,合理选择焊接材料。序号1种类E4315
使用部位工艺管道烘干温度℃350-400
母材材质Q235B\\20#恒温时间h
1-2
手工电弧焊J427
备注
4.2焊材的烘烤按下表进行:
允许使用时间h重复烘干次数
4
≤2
烘烤后的焊条应保存在100-150℃的恒温箱中,随用随取取,每次领取不得超过3公斤。在现场使用时应配有保温性能良好的保温桶,超过允许使用时间后应重新烘烤。4.3焊接材料管理
焊材的正确选用和防止吸潮时保证焊接质量最重要的两个方面,错用焊材将会造成严重后果。为此,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来控制焊接质量:⑴责任范围
A、 焊条的倒运由焊条烘烤员通知施工办生产调度安排人员车辆到驻地
领取,焊条烘烤员现场接受清点数量,供应部门核实。B、 焊接材料的报验由供应部门按照程序执行。
C、 现场焊材的保管、烘烤、发放、回收由焊条烘烤员负责。
D、 焊接材料领用做好焊条发放记录,焊接技术员审核。焊条使用后剩余焊条退回,焊条烘烤员做好下次烘烤。⑵焊材管理
A、 所有入库焊接材料均需经材料责任工程师确认的质量证明书,入库
的焊条要分类摆放。并标识其检验状态。焊条堆放要离地、离墙300㎜以上,已保证通风良好。焊条烘干员每天应分别于上午、下午记录焊材库房的温度、湿度情况。
B、 焊条烘干应根据焊条的种类分别进行,烘干后的焊条及时放入恒温
箱中保存,并挂牌以便区别。放入烘箱中的焊条,不得有药皮破损、锈蚀、油污砂土等杂物。C、 焊条烘烤员应认证做好焊条烘干记录,对一次、二次烘干的的焊条
种类、数量、批号记录清楚。
D、 焊条烘干首先按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没有说明的按照交底要求执
行。不得将冷态焊条突然装入高温箱中,也不得将烘干的高温焊条从烤箱中拿出任其迅速冷却,应随烘干箱降至100~150℃后,再转移到恒温箱中。E、 焊条烘干的升温与降温速度不应过急,升温速度一般不超过
150℃∕h,降温不超过200℃∕h。
F、 施工班组、队必须给焊工配备符合要求的焊条保温桶,焊工在施工
过程中必须使用焊条桶领焊条保存焊条。
G、 当天施焊所剩的焊条应退回烘干室,烘干室按规定重新烘干并作标
识,下次领用时应优先发放,经二次烘干仍未用完的焊条不得用于正式工程焊接。5. 管材作业流程5.1管子切割
5.1.1管子切断前应移植原有标识。
5.1.2采用气割或等离子切割时,必须清除切割表面的氧化层和淬硬层,切内外壁不得留有切割飞溅物,且保证尺寸正确和表面平整。5.1.3管子切口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切口表面应平整,无裂纹、重皮、夹层、折叠、凹陷、缩口、溶
渣、氧化物、铁屑等缺陷;
B. 切口端面倾斜偏差Δ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3mm。
5.2制孔及坡口加工
5.2.1焊接支管需在管子上钻孔的,成孔直径为支管内径,间隙为
1.6±0.5mm,坡口角度为35°±5°;
5.2.2管道安装前的制孔应采取特殊措施,以保证管道内的清洁。
5.2.3管子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施工,并在组对焊接前进行检查,经有关质检人员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5.3管道组对
5.3.1管道焊接前组对时将坡口表面及坡口边缘内外侧不小于20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
5.3.2管道连接时,不得用强力对口、加偏垫或加多层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空隙、偏斜、错口或不同心等缺陷。
5.3.3管道对接焊口组对时应做到内壁齐平,内壁错边量不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2mm。
5.3.4 壁厚不同的管道组成件组对,内壁差大于1mm或外壁差大于2mm时,应进行修整。
5.3.5管子对口时,应在距接口中心200mm处测量平直度。
管子公称直径(mm)
<100
全长
允许偏差a(mm)
110
200
钢板尺
5.4焊接
5.4.1焊接所采用的焊接参数参照公司制定的焊接工艺评定
5.4.2管道焊接方法:钢管对接采用GTAW(氩电联焊)/SMAW(手工电弧焊),焊接位置:水平固定,焊材规格:Ф2.5mm、Ф3.2mm,电流类型:直流、范围:打底80-100A;填充75-130A;盖面100-130 A;5.4.3焊接接头形式简图2-3mm
T1
5.4.4焊接要求
A. 接头组对前焊工应确认坡口加工形式、尺寸、表面粗糙度符合
有关规定,且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
B. 20#钢可用氧-乙炔焰切割,但切割后必须将氧化层彻底去除。C. 焊接接头组对前,应用手工或机械方法清理其内外表面,在坡
口20mm范围内不得有油漆、毛刺、锈斑、氧化皮、镀锌层及其它对焊接过程有害的杂质。
D. 组对过程中焊件应放置稳固,防止在焊接或热处理时发生变形,不得用强力方法组对焊接接头。
E. 定位焊应与正式焊接工艺相同。定位焊的焊缝长度宜为10-15mm,高度为2-4mm且不超过壁厚的2/3。
F. 定位焊的焊缝不得有裂纹及其它缺陷。定位焊焊缝两端,宜磨
成缓坡形。
G. 焊接时,不得在焊件表面引弧或试验电流,同时不能有表面电
弧擦伤等质量通病。
H. 在焊接过程中,应确保引弧与收弧处的质量。收弧时应将弧坑
填满。多层焊时层间接头相互错开(不小于10mm)。管道焊接时,应封闭管端,防止管内成为风道。除焊接工艺有特殊要求外,每条焊缝应一次连续焊完。如因事故被迫中断,应采取防裂措施。再次焊接时必须进行检查,确认无裂纹后方可继续施焊。I. 定位焊缝焊完后,应清除渣皮进行检查,对发现的缺陷应去除
后方可进行焊接。.
J. 每层焊后,要立即对层间进行清理,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缺
陷清除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焊接。
5.5焊接检验
5.51焊接后,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前应将渣皮、飞溅、杂物清理
干净。
5.5.2 焊缝外观应成型良好,宽度以每边盖过坡口边缘 2mm 为宜。角焊缝的焊脚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外形应平缓过渡。
5.6无损检测
5.6.1焊接接头先进行形状尺寸和外观质量的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无损检测。
5.6.2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按JB4730-2005 的规定。射线透照质量等级不得低于AB级。
5.6.3抽样检测的焊接接头,应由质量检查员根据焊工和现场的情况随机确定
5.6.4同一管线的焊接接头抽样检验,若有不合格时,应按该焊工的不合格数加倍检验,若仍有不合格,则应全部检验。
5.6.5不合格的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三次。5.6.6无损检测比例按5%透视,RT探伤Ⅲ级合格。
6. 6、验收的级别及质量标准
6.1焊后外观质量检查实行三检制,即焊工自检、互检、技术员和质检员专检。
6.2焊缝边缘应圆滑过渡,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气孔、夹渣、弧坑等缺陷。
6.3焊缝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焊缝余高<2mm,焊缝宽度按工艺评定要求。
6.4焊缝根部不允许有裂纹、未熔合缺陷、其根部未焊透应≤15%焊缝厚度,且≤2mm,总长度≤焊缝全长的15%。咬边深度≤0.5mm,焊缝两侧咬边总长度不大于焊缝全长的20%。
6.5焊接完成后进行无损检测,如发现有超标缺陷,可采取挖补方式返修,但同一位置上的挖补次数不得超过三次。
7. 作业人员的职责、权限7.1焊接技术员:
7.1.1负责施工前技术准备,并制定焊接作业指导书,根据制定的作业指导书向施焊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完成交底签字。
7.1.2焊前根据图纸对焊缝进行编号,并标明所用的焊接材料,杜绝错用焊接材料的事件发生。
7.1.3负责对焊缝表面质量进行专检,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对焊缝进行检验。
7.1.4深入实地进行技术指导,监督作业指导书实施情况。
7.1.5记录、检查和整理焊接资料,工程竣工后技术文件的移交以及工作技术总结。
7.2焊工:
7.2.1焊工在施焊前认真熟悉焊接作业指导书,凡遇到作业指导书要求不符的,焊工应拒绝施焊。
7.2.2焊工在施焊时,如发现任何形式的裂纹,不得自行处理,应报告焊接技术员研究处理。
7.2.3焊工发现错用焊条、焊丝,必须及时反应,不得隐瞒,
7.2.4焊工在施焊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并做好焊后清理和自检工作。
7.2.5焊工不得担任超越其合格项目位置的焊接工作中。7.3焊接质检员:
7.3.1负责对焊缝表面质量进行抽检,并监督作业指导书的实施情况。7.3.2负责焊接质量验收项目的编制,检查文件的签发,焊接工程的检查、监督和验收评定工作。
7.3.3确定受检焊缝并认真记录,注意质量监督资料的积累和总结,配合有关人员做好工程竣工的移交工作。
8. 安全措施及施工要求
8.1施工前对焊接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和签证。8.2焊工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8.3焊接操作时,要穿戴好专用衣帽手套,以防止工作时烫伤和紫外线
伤皮肤。8.4为杜绝隐患事故的发生,焊工在焊接工作完成后,要及时清理所用设备、焊接用具、焊接材料,关闭焊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8.5焊机维修必须由持证的电工进行作业,焊工不得私自拆除或维修焊机。
9. 质量、技术记录和有关签证9.1焊接材料合格证。
9.2焊接作业指导书交底记录签证、安全技术交底签证。9.3焊接工作单。
9.4焊接记录表。
9.5分项焊接质量等级评定表。10. 环境要求
10.1焊接材料包装盒、包装袋应统一回收,严禁焚烧处理。
10.2焊条头、焊丝头必须回收干净,放在指定的地方,集中处理。10.3废旧手套、油性笔、焊钳等必须回收后统一处理。10.4使用砂轮机时尽量减小噪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