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饮食文化
饮食也是一门学问,尤其是世界各地的饮食,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性,简单从中国来说,就与西方的饮食文化截然不同,食物来源、烹饪方法、饮食观等等,都各有各的特色。其中中国本土又包含了各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
另外,老师还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外国的饮食特点,例如韩国、日本、印度、法国等等。 除了饮食的特点,我们还学习了各种餐桌礼仪和文化。如何宴请宾客、如何安排座次等等,都包含着不容小觑的讲究。
本篇论文的主题主要是从我个人感兴趣的角度来研究日本的饮食文化。 撇开日本历史和某些文化糟粕,日本这个民族较于我国人民,整体受教育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以团结著称,而且大都很有礼貌。个人相当喜爱研究日本文化,尤其是日本的美食,更值得我们仔细了解一番。
在日本,无论是遣唐使时期,还是禅宗传入日本时期,以及日明贸易时期和江户时代,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例如,日本栽培的农作物大豆、赤豆、稻米、小米、玉米等,日本人饮食中常用的酱、酒、醋、盐、豆豉、酸饭团等主要经由中国传入日本。可以说,日本列岛食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日本饮食一般可分为主食和副食。米是主食,蔬菜及鱼等为副食。中世纪至明治时期,日本人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对肉食有所禁忌,所以很少食肉。明治以后,这种禁忌才得以消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饮食中也普及了面包等面食类。随着经济的成长,由于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肉类和乳制品等的摄取也大幅增加。再加上速食食品的普及,使日本人的饮食生活愈发多样化。
日本料理又称“五味、五色、五法”料理。五味是甘、酸、辛、苦、咸;五色是白、黄、青、赤、黑;五法就是生、煮、烤、炸、蒸。而品尝日本料理的准则在于香、丰、熟、甘、嫩。由于日本菜强调的是卖相和质感,所以每份菜的量通常很少,但原料的素质却无与伦比。他们最强调的是材料新鲜、刀工讲究、摆放艺术。
日本料理的种类很多,因为篇幅有限,我挑了几个比较众所周知并且自己喜爱的食物来简单介绍。
日本料理以生鱼片最为著名,它堪称是日本菜的代表作。自古以来日本就有吃生食的习惯。江户时代以前生鱼片主要以鲷鱼、鲆鱼、鲽鱼、鲈鱼等为材料,这些鱼肉都是白色的。明治以后,肉呈红色的金枪鱼、鲣鱼成了生鱼片的上等材料。现在,日本人把贝类、龙虾等切成薄片,也叫“生鱼片”。去掉河豚毒,切成薄片的河豚鱼,是生鱼片中的佼佼者,鲜嫩可口,但价格很贵。
日本的生鱼片异常新鲜,厚薄均匀,长短划一。生鱼片盘中点缀着白萝卜丝、海草、紫苏花,体现出日本人亲近自然的饮食文化。
寿司 寿司又称“四喜饭”,是日本饭的代表。日本的大米,营养丰富,质量上乘,煮出的饭形似珍珠,芳香四溢。
寿司是日本料理中独具特色的一种食品,种类也很多,按其制作方法的不同,主要可分为生、熟寿司、压寿司、握寿司、散寿司、棒寿司、卷寿司、鲫鱼寿司等等,而其中鲫鱼寿
司被看作是日本料理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寿司。
寿喜烧。 “寿喜烧”亦称日本火锅,是从19世纪后半期以后才开始普及的。它是将牛肉切成薄片,与海鲜、蔬菜等一起煮,沾上生鸡蛋汁、酱油和糖做成的调味料一起食用。日本古代就有这种进食的习惯,明治维新以前的农民将兽肉放在屋外的锄头上烧熟后食用,最初叫“锄烧”。后来发展为在地坑上的铁锅里加入葱、豆腐、鱼肉、蔬菜等,大家边煮边吃的“寿喜烧”。
提起日本,不得不说到酒。而说到酒,就一定要介绍一下极富日本特色的居酒屋。我们也经常可以在日本电影或者电视剧中看到这样的场景。
居酒屋遍布于日本城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依旧是不变的招牌,不变的风格。虽说服务比当初有了许多改善,但最主要的功能还是以卖酒为主。最初的居酒屋据说是来自江户时代在酒店前站着喝酒的习惯。当时因为没有瓶装酒,客人一般都是自带容器。后来有了酒壶,店家对熟客出借酒壶,在酒壶上加上店名,等于为自己做广告。当时到江户来干活的农民,忙累一天之后,都要到店里来喝一杯。有些会做生意的老板,就在店里增加了日本煮菜、泡饭、烤饭团、菜粥等简单的饭食,居酒屋就这样形成了。
居酒屋的特点一是价格便宜,二是格调不变。各式各样的烧烤每串不过100~200日元,鸡尾酒、饮料等也大都在300日元左右,一般工薪阶层都可以接受。所谓不变,是说店主的管理、店内的摆设、店里的气氛,以及每天来喝酒的人群也很少有变化。酒客们一旦喜欢上了一个店,每天就好像点卯一样,一般都要去露一下脸。尤其对于一些单身的男人,居酒屋有一种家的感觉。据说,好店都是老店,所以在日本有这么一说,叫做“不变的居酒屋 ”。
现在,日本人用餐已逐步多样化,美式快餐、汉堡包、意大利面条,已部分替代了饭团。现在,速冻食品受到主妇们的欢迎,饺子、锅贴、包子、面条等中华料理也在日本走俏。饮食方式变得非常丰富。
我对日本饮食文化的了解,归根到底还是片面不成熟的,仅从网络、日式电影电视、日料店中所得。希望有机会能够亲自去日本,进行更深入地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