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练(二)
1.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D.分封制受到冲击
解析:选D。题干材料反映诸侯不尽义务,“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 ,材料反映周天子权威削弱说明分封制受到冲击,故选D项。
2.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耕牛的极度缺少 B.精耕细作的需要 C.冶铁技术的落后 D.小农经济的局限
解析:选D。据所学可知,小农经济的落后封闭,导致农具更新速度滞后,古代先进的科技成果,很难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故选D项。
3.顾炎武认为儒学的本旨,“其行在孝悌忠信”,“其职在洒扫应对”, “其用之身在出处、去就、交际”,“其施之天下在政令、教化、刑罚。”“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这
折射出顾炎武( )
A.对理学和心学的彻底否定 B.从传统儒学遗产中寻找出路 C.对传统儒学的考证辨伪 D.以孔孟儒学来维护君主
解析:选B。理学和心学仍然强调孝悌忠信、政令教化,故A项错误;顾炎武重申儒学的本质,认为“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体现了其从传统儒学遗产中寻找出路,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考证和辨伪,故C项错误;顾炎武反对君主,故D项错误。
4.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我者’,打起驱除满族的‘他者’,可是又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我者’与‘他者’的相对地位。”这一观点旨在说明( )
A.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思想 B.太平天国挑战清朝统治 C.洋务运动存在自相矛盾现象 D.辛亥推翻满清政权
解析:选B。太平天国在种族观念上反对满清贵族的统治,以拜上帝教为口号,挑战了清朝的统治,故选B项。
5.下表为《部分科技发明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该表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 )
技术门类 铁路 电报 上海 1876年 1871年 重庆 1934年 1886年
电灯 1882年 1906年 A.西方列强大量输出资本 B.西方先进技术的迅速应用 C.社会生活变迁的不平衡 D.近代工业集中于沿海地区
解析:选C。观察表格,从东部沿海城市上海与西南内陆城市重庆时间对比,不难看出重庆要比上海要晚,故选C项。
6.1842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二十年后,在日本畅销的《海国图志》已在中国绝版。这突出反映了当时( )
A.中国近代印刷业滞后 B.清实行文化钳制 C.社会变革意识淡薄
D.魏源的思想主张脱离中国实际
解析:选C。《海国图志》反映了社会变革思想,而这一时期中国却没人重视,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缺乏变革社会的意识,故选C项。
7.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超过原定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18%。其中,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三大改造已经完成
B.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C.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基本确立
解析:选C。三大改造1956年已经完成,与材料无关,故A项
错误;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是在1952年底,故B项错误;1953-1957年是“一五”计划实施时间,故C项正确;基本确立是在1956年,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8. 20世纪50年代美国以“反对主义威胁”为借口,在全世界,特别在亚太地区煽动,指责中国“输出”。中国最能戳穿这一言论的是( )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组织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 C.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以大国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
解析:选C。据题干可知,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尤其是“互不干涉内政”,足以表明中国并未“输出”,故选C项。
9.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到公元前4世纪,悲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喜剧出现,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或取笑当时的一些思想家,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这反映出古希腊( )
A.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 B.悲喜剧的社会影响力极大 C.公民辩证看待自己的文化 D.公民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
解析:选A。据题干中的关键词“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均以人及人性为研究的主题,此为人文精神,故选A项。
10.在1636年到1637年间,荷兰出现了一股争相求购郁金香的
热潮,导致郁金香价格急速上升,当时很多人变卖家财,参与到投机郁金香上。到1637年后期,郁金香泡沫破裂,很多人蒙受巨大损失,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这反映出当时的荷兰( )
A.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人们的投资观念 B.与东方经济往来日益频繁
C.经济的泡沫化引发世界市场的波动 D.民族主义推动了国花种植
解析:选A。据题干“荷兰出现郁金香购买热潮,最后导致郁金香泡沫破裂并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信息,可知投资理念因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而急剧变化,故选A项。
11.“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为此,法国思想家( )
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解析:选D。A项是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主张,与17世纪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B项是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内容,故B项错误;C项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内容,故C项错误;D项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内容,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
12.《怎样做大国》指出:“以粗略的线条勾勒现代金融市场,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
‘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导致现代金融市场中心第三次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外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工业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新经济”出现,美国经济高速发展 D.“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解析:选D。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确立了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从而形成了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故选D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