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试题(A)答案.

来源:华拓网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期末试题(A答案 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对外贸易量:即提出了价格变动因素的贸易统计值。以固定年份危机起计算 的进口货出口价格指数除当时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得到当年按不变价格得出的进口 额或出口额。

2. 专门贸易体系:以关境为标准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

3•国际租赁贸易:在技术及设备贸易中,租赁公司支付价款以后再与进口方签订 租赁协议,进口方分期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合同完成以后获得设备的所有权。

4.B0T:建设-经营-转让。建设某个项目,并在项目竣工后经营一定时期,期限届 满将该项目转让给东道国。

二、 简答(每题7分,共28分 1•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生; 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扩大; 3商人和商业资本的出现; 4国家的形成。 2服务贸易的特点。

1交易基础是建立在服务生产与交易发生的方式和地点的基础上。 2服务于服务贸易主体的不可分离性。 3通常不涉及服务所有权的转让

4通过国内立法来监管。

3. 简述中国与GATT及WTO的渊源。

11947年10月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关 贸总协定的原始缔约国之一。

21950年台湾当局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决定退出,但我们未作反应。预示中国中 断了与其的关系。

3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复关但未通过。1995年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41996年中国提出入世。

52001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成为第143个成员方。 4.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形式。 1产品移动壁垒。 2资本移动壁垒。 3人员移动壁垒。 4信息移动壁垒 5经营权限的限制。 三、论述(12分

论述中国的引进外资政策,并分析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弥补资金不足,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中 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引进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促 进就业,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有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四、材料题(24分,阅读下列材料 并根据回答问题 1. 分析反倾销的基本内涵(4分

倾销是指一国出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格向另一国市场销售 ,并由此给当地同类 竞争者带来利益损害(包括对产业的损害行为的低价竞销行为,反倾销(Anti-Dumping 是指进口国反倾销调查当局依法对造成进口国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 措施以抵消损害后果的法律行为。

2. 说说我国面临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形势与特点(8分

1国外对华反倾销发起调查的国家(地区越来越多,回应反倾销现象也频频 发生。

2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在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遭遇反倾销的出口产品范围越 来越广。

3对华反倾销涉案产品被征收的反倾销税率明显偏高,对出口产品的损害幅度 大。。

4对华反倾销的确定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随意性和歧视性。

3. 面对众多的对华反倾销,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应对措施?(12分1进一步深 化市场体制改革与宣传,加强与外国政府进行协调和谈判解决有关

反倾销问题。

2进一步转变传统的外贸指导思想,要制定并落实鼓励外贸企业积极应诉反倾

销的外贸政策。

3加大对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 4规范自己的出口行为。 5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

6及时收集出口市场商情资料,了解进口国的反倾销法律,有策略地积极应 诉。。7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支持作用。

8积极参与建立反倾销预警体系,协调本行业内企业的出口行为,建立行业内 应诉基金。,以行业协会为主体,形成应诉的合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