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年度工作总结与打算(向市委报告)
日照经济开发区党工委
关于2007年工作总结与2008年工作打算的
报 告
市委:
现将开发区2007年工作总结与2008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2007年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统领全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建国内一流开发区的总目标,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跨越
- 1 -
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集中精力抓好招商引资、产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街道和村居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五个重点,继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平安稳定建设三个保障,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①经济总量继续膨胀。预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75亿元,同比增长19%。1-10月份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0.6亿元,增加值44亿元,分别增长19.2%、10%;全年将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35亿元、增加值56亿元,增长34.2%、19%。1-10月份完成进出口总值8.9亿美元,同比增长35.2%;全年将完成11.5亿美元,同比增长50%。②经济效益显著提升。1-10月份完成财政收入3.5亿元,增长48.2%;预计全年完成4.51亿元,增长47.24%,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7%。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万元、7130元,同比增长16%、15%。③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预计全年完成合同利用外资4.5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9亿美元,分别增长105%、52.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同比增长73%。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城建计划,基础设施投资达到5.6亿元。④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SO2、
- 2 -
COD排放量同比削减38.13%、60.22%,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目标。⑤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事业领域十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面推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超额完成社会保险征缴扩面任务。全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新一任党工委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加大招商力度,提高招商实效。积极开展专业招商、产业招商和企业招商,以“大、高、外”项目为主,突出招引先进制造业、商贸物流和高新技术项目。对外突出韩日,开拓欧美,兼顾东南亚和台港澳;对内瞄准大城市、大企业、大科研院所。以韩国威亚发动机开业庆典为契机,实行“境外招商境内办”,邀请42家韩资企业举行招商说明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年以来,全区新招引项目203个,计划总投资241亿元。
(二)加快园区建设,培育特色产业。设立了8个产业园区并成立了专门的服务办公室。把大项目建设促进办公室列为常设机构,威亚发动机公司已建成投产,森博二期、电厂二期、中纺粮油等已开工建设。成立了支援港口建设办公室,负责做好港口建设有关的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填海造地工程,完成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
- 3 -
中心规划。
(三)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一是搭建框架。提前一个月完成崮河大桥、临沂南路、桂林路等22项城建工程,并于11月26日举行集中竣工仪式。目前,全区通车里程达280公里,初步形成了 “六纵五横一环”的路网框架。二是完善配套。围绕为园区配套,铺设供水、燃气、供热管线分别达7.8公里、3.2公里和4.7公里,架设10千伏双回路供电线路4公里,完成日供水6万吨的奎山前水厂一期工程。三是改善生态。抓好奎山封山绿化、付疃河口湿地保护两大生态工程。奎山保护区内造林面积达700亩;完成了付疃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区概念性规划。四是精细化管理。制定了建成区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建设垃圾中转站,分步实施了村居生活垃圾统管统运,解决了“垃圾围村”和二次污染问题。
(四)实施惠民工程,发展村居经济。一是加快农业工业化、产业化进程。北京路街道工业园和奎山街道工业园入园企业分别达到37家、39家,有21个村居建设了标准化厂房,吸引46家中小企业入驻。城郊型农业和服务业发展提速,培育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金家沟海鲜城一期项目进展顺利。二是加快农村城市化、
- 4 -
农民市民化进程。新开工建设了8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安置农民6500户。三是加快城乡劳动力转移。依托日照工业学校成立了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共培训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3750名。
(五)发展社会事业,更加关注民生。一是打造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的九年义务教育。新开工建设了3所标准化小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两免一补”。二是全面落实“新农合”有关政策,出台了农村、城市医疗救助等指导性文件,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三是认真落实五保供养经费“四级联保”财政供养机制,北京路街道敬老院已开工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已建成使用,“五惠助残”工程全面完成,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已完成。四是开展计划生育春季集中行动,各项节育措施落实到位,顺利通过了省计生考核组验收。“两室一校”达标改造工程已经完成,奎山计生服务楼建设进展顺利。
(六)强化三个保障,筑牢基层基础。一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顺利组织了第二轮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和工作人员双向选择,稳步落实事业单位聘用制,推进了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深入开展了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机关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服务质量都有了
- 5 -
明显改进。对全区机关继续推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建立起“无缝隙工作岗位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二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以“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周密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开展了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干部一个楷模、一个党员一面旗帜”集中教育活动;顺利完成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三是强化平安稳定建设。完善物防技防措施,深入开展严打集中整治行动,同时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各项监督管理落实,全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新开工项目不够多,个别项目建设进度和开工达效尚不理想;三次产业中工业比重较大,能耗较高,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实际利用外资单纯依靠大项目拉动;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与新形势的发展还有较大差距;节能减排任务仍然艰巨,等等。
二、2008年工作打算
2008年全区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市委的工作部署,继续坚持“一个目标、四个发展、五个重点、三个保障”的总体思路,进
- 6 -
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全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努力为创建国内一流开发区打下坚实基础。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完成生产总值 95亿元,增长1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长16%;进出口总值增长30%。财政收入完成5.86亿元,同比增长30%;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增长1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同比增长33%;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万元GDP能耗降低4.9%,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5%。
(一)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精心组织经济运行。抓住调度、调查、研究三个关键环节,逐步建立科学务实的经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好担保中心融资功能,加大市场化融资和争取上级无偿资金力度,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20家,总数争取突破130家。二是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把招商触角延伸到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突出招引造船及配件、汽车及配件、浆纸、粮油项目,其中以发动机第二、三条生产线落户为契机,加大汽车模具研发和生产的推进力度;确保威尔德园林
- 7 -
机械、必达凯汽车悬挂等项目顺利开工;力争签约浆纸下游协议项目2个,推进AA棕榈油项目,引进化工百强企业1-2家。三是努力实现大项目建设新突破。突出抓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三个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发动机及配件、汽车商贸、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造船及配件等特色产业集群。加快电厂二期、浆纸二期、青啤(日照)公司等大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推进大通关中心、西岸工社和港口保税中心等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四是努力实现产业培育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13%。提升优化现代城郊农业、做强做大新型工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全面推进主导产业向高增加值的知识经济阶段转型。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抓好华能日照电厂、森博浆纸、凌云海制糖等10家企业的节能工作,力争明年全区COD、SO2排放量同比削减8.65%、11.53%。六是切实抓好财税工作。严格依法治税,搞好收入调度,扩大财政收入规模,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扩大审计覆盖面。严肃预算执行纪律,从严从紧控制各类非生产性支出。在保法定工资福利的基础上,把新增财力重点向基层、
- 8 -
困难群体和公共服务领域倾斜,更好地关注和改善民生问题。
(二)着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项目承载能力。一是继续搭建道路框架。重点完善八个产业园区、集中居住区及预留地的控制性规划,完善道路竖向与管线综合规划,编制建成区城市设计和沙盘。完善“六纵五横一环”的城市发展框架,突出抓好深圳路付疃河大桥建设、上海路拓宽、现代路和兰州路打通等重点工程,打通天津路,加快推进汕头路、柳州路、广州路、无锡路、汽贸城区间路等支干道建设。二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集中力量配套化工、纺织服装、高新技术三个产业园,达到“九通一平两化”的标准。加快推进供热中心、废水处理中心、污水管网等配套工程建设。做好“依港兴区”的文章,保证日照港煤码头、中心渔港等市属重点工程顺利推进,扎实推进填海工程。三是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对秦皇岛路、郑州路、银川路等建成区主干道路进行改造,高标准规划北京路西侧、临沂南路两侧、天津路两侧,建设一批标志性建筑。抓好重点部位整治改造和垃圾中转站建设,全面实行垃圾统管统运和无害化处理。四是加快建设三大生态工程。全面启动奎山封山绿
- 9 -
化,同步加快市级奎山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努力争创省级森林公园;全力推进市级付疃河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创建工作;科学编制“两河”综合治理规划,分期分批启动实施,明年上半年完成河道清障工程,并抓好一至两个节点工程建设。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一是坚持富民优先,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加快街道和村居工业园建设,大力发展“中小特” 和“短平快”项目,同时推动传统农业向城郊型农业、都市农业转变,积极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落实对就业困难群众的社保和岗位补贴,积极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加强培训机构、实训基地、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和信息网络建设。二是坚持惠民为要,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采取合校并点的方式,进一步加快新校建设和危房改造步伐,高标准完成桂林路小学等四所小学教学楼建设;启动12年一贯制开发区二中建设。继续对区内学生减免杂费、书本费和补助生活费;加大教育信息化和教师队伍建设,初步打造全市一流水平的九年义务教育。完善街道医院、社区(村居)医疗设施,健全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全面推进街道两级计生服务站
- 10 -
和三级计生服务阵地建设。加快村居和社区文化中心(大院)、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和农村电影放映、居民健身、乡村阅读等活动。三是坚持安民固本,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继续探索各类安置拆迁办法,全面推进10个农民居住区建设,同步促进村居社区化、管理物业化。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做实养老保险账户和基本养老金计发工作,健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和北京路街道敬老院建设,全面落实五保老人“四级联保”财政供养机制和优抚安置、残疾人保障政策。
(四)着力加快“三个保障”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一是继续深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继续采取“异地培训、党校培训、大学培训”和“挂职锻炼、跟班学习”等方式,对干部进行轮流培训教育。进一步完善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推行首位优先提拔制和末位淘汰制,把干部任期制与定期述职、考察考核、届中调整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腐败防治体系,突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诫勉谈话等制度,严格执行党员干部有关事项报告规定。二是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三个一”活动,落实
- 11 -
好新一轮“三级联创”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农村干部选拔任用、管理考核和教育培训等制度。三是高度重视平安稳定建设。继续加大防控体系投入,完善条块管理和警力下沉机制,进一步提高政法队伍的执法水平,建立严打经常性机制。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增强全社会防范风险、减灾避害的能力。
特此报告。
- 1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