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中班社会课“珍惜粮食不浪费”教学课件

来源:华拓网
幼儿园中班社会课“珍惜粮食不浪费”教学课件

活动用意: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后果非常很严重。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节约粮食要从我做起。为了引导幼儿有节约粮食、珍惜粮食的意识,特设计此活动。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二、活动准备:

《爱惜粮食》、《儒心童-爱惜粮食》动画视频、一些废旧的纸揉成的纸团、几个纸箱或者塑料桶、判断对错的图片(见下)

三、活动过程: 1、师幼问好,手指游戏

2、通过观看《爱惜粮食》故事视频,引入主题。

老师:小兔子和小老鼠住在哪里?小兔子的仓库怎么会有那么多好吃的?储藏室怎么会空了?兔妈妈和小兔子为什么会生气?

老师:看完了视频,你们喜欢哪家人的做法呢?说说原因。

3、通过观看《儒心童-爱惜粮食》视频和判断对错,引导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1)观看《儒心童-爱惜粮食》视频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做饭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大米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为什么说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小朋友们今后你会怎样珍惜粮食?

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老师总结:小朋友们,农民伯伯种粮食非常辛苦,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才能收获粮食,我们要做珍惜粮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费。

(2)通过判断对错,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老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如下

教师看图总结:小朋友们,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吃饭时要把碗里米饭吃干净,不掉桌上和地上,图中的宝宝吃饭时把米粒撒了一桌子,既不讲卫生又浪费,让我们一起做个爱干净不浪费的好孩子。

4、通过游戏互动“小鸡吃米粒”,让幼儿懂得珍惜粮食。 事先将纸团仍在地上。

老师请几位小朋友变身为小鸡“吃地上的米粒”,伸出双手的食指和中指做小鸡状。每次只可以用手夹一粒“米粒”,然后把“吃”到的米粒迅速放到纸箱或塑料桶里。看谁把地上的米粒\"吃\"得又快又干净,给与奖励。

四、活动结束:

老师:小朋友们,粮食来之不易,浪费是可耻的行为。所以我们吃饭时要把碗里米饭吃干净,不掉桌上和地上,一起做个爱干净不浪费的好孩子。

五、活动延伸:

(1)教师可在日常幼儿吃饭的时侯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食物。 (2)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