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
何淑珍
赣州市人民医院南院 江西省赣州市 341000
【摘 要】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于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我院急诊科室在2016年8月-2018年9月采用常规护理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在护理后其救治情况、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率、总体满意率都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在运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后,能够减短急诊停留所需时间、住院所需时间等,增强患者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防止患者再次产生复发,可推广。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抢救;影响因素
在临床中,急性心肌梗死指的就是十分普遍的心脑血管病症,其关键的临床表现主要就包括了心衰、濒死感等,对于患者的身体与心理等都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易产生死亡,且其患病十分急迫,进展也较为迅速,若没有立即对其开展治疗,或是治疗的方式不够恰当,患者的死亡率就会有所提高,且一些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也会有残疾。所以,为了保证患者自身的生命健康,并增强其平日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就应对患者实施高效且合理的救治与护理[1]。本文主要就对比与分析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与常规护理对于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与效果,并将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表1:比较两组总体满意率(n/%)
组别A组B组例数3232十分满意20(62.50)25(78.13)较为满意7(21.88)6(18.75)不满意5(15.62)1(3.12)总体满意率27(84.38)31(96.88)
表2: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率(n/%)
组别A组B组例数3232发生复发7(21.88)2(6.25)未发生复发25(78.12)30(93.75)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率
7(21.88)2(6.25),min)表3:比较两组救治情况(组别
A组(n=32)B组(n=32)分诊时间2.60±1.610.63±0.37急救时间.66±3.7139.±2.56静脉用药时间7.71±3.624.61±2.53病情改善时间92.59±11.59.77±13.71
1 对象、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出我院急诊科室在2016年8月-2018年9月采用常规护理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作为B组。A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7例;其年龄在41-72岁之间,年龄均值(56±11.57)岁。B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6例;其年龄在42-73岁之间,年龄均值(57±13.47)岁。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可深入研究。1.2 方式
1.2.1 A组
A组:对患者施予常规的护理:医护人员应辅助患者处于适宜的体位,告诉其多卧床休息,保障充分的睡眠时间;同时,医护人员还要定时辅助患者检测其血压、呼吸、心率等相关情况,为其构建静脉通道,并开展抗感染方面的治疗。1.2.2 B组
B组:对患者施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1.2.2.1 院前救治
在急诊科室中的医护人员接收到急诊电话后,在两分钟中就应出诊,同时,要与患者的亲属间构建联系,以引导亲属对
患者实施心理方面的抚慰,并辅助患者进行平躺。医护人员在到现场后,马上对患者给予吸氧、补液等方面的救治,接着,对患者进行转运,在此期间,注重辅助患者处于仰卧位,在对患者进行移动期间,动作应温柔且平稳,并为其构建静脉通道,监测其心率、呼吸等相关情况,依据患者自身的病情,对其给予除颤器方面的救治,与医院间构建联系,以准备好进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1.2.2.2 急诊救治
在急诊科室中接诊的医护人员在接收到患者后,辅助对其进行救治,在患者的左部下肢构建静脉通道,并对其心肌标志物、心肌酶等开展监测。在实施手术以前,对患者进行碘过敏实验,并对其输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相关药品,在右腹股沟位置开展备皮,注重对患者进行保暖,放置引流管辅助患者进行排尿等。1.2.2.3 在手术结束后的操作与护理
在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在护送患者回到病房的途中,应为其盖上被褥,防范患者因为着凉而加剧病情。在回到病房后,医护人员告诉患者要保障充分的休息时间,并引导患者与其亲属平日进行自护所需注重的事项,同时,还应告诉患者定时且定量地用药。如果患者在用药后产生了过敏、头晕或是其余的不良反应,要马上告诉主治医师,并运用相应的对策加以处理。
1.3 指标观察
1.3.1 救治情况
估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其救治情况,在这其中,救治情况主要就包括了分诊时间、急救时间、静脉用药时间、病情改善时间。
1.3.2 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率
估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其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率。1.3.3 总体满意率
估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其总体满意率,运用医院自行制订的总体满意率调查问卷,这一问卷分数总共100分,而其内容主要就包括了转运护理、救治护理、术后护理等。依次有十分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三大级别,十分满意其总分(90-100分)、较为满意其总分(65-分)、不满意其总分(0-分);总体满意率即为十分满意率与较为满意率相加之和。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录入到SPSS19.0统计软件中,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率(%)代表。P<0.05,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下转230页
2019.06
229
护理经验
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
宋 蕾
四川省成都市西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实验组50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不适反应情况、术后转归情况以及术后生存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转归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患者的术后不适反应情况(排尿困难、腹胀、主观感觉异常除外)以及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妇科肿瘤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提升妇科肿瘤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值得在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临床上加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影响
1 引言
妇科肿瘤包括阴道肿瘤、子宫肿瘤等,已经成为女性的常见疾病。目前,我国妇科肿瘤疾病的治疗方法还主要是手术治疗,这种治疗方式虽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损伤以及不适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如何提升妇科肿瘤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降低妇科肿瘤患者的术后不适反应发生率,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护理难题。本文将对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对综合护理干预在妇科肿
瘤患者术后中的临床应用起到一点参考与借鉴价值。组,两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2.2 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1],包括术前的常规访视、常规心理护理、妇科肿瘤相关知识宣教、手术预后指导、手术准备、术后运动指导等,对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如下所述。2.2.1 成立综合护理干预小组
综合护理干预小组应该由护士长与2名专职护理构成,保证综合护理干预小组
2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2018年3月到2018年11月在我院接受妇科肿瘤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经过病理确诊,无精神疾病,无明显不良社会因素影响,且都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愿意接受本院的治疗与护理方案安排。本文将10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
<<上接229页
2.1 比较两组总体满意率
B组在护理后其总体满意率即为96.88%,高于A组即为84.38%(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率B组在护理后其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率即为6.25%,低于A组即为21.88%(P<0.05);见表2。2.3 比较两组救治情况
B组在护理后其救治情况优于A组(P<0.05);见表3。
时间,进而减少了救治的成功率,且患者对于护理也不够满意。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出了,B组患者在运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后,其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率、救治情况、总体满意率,都优于运用常规护理的A组,P<0.05。由此证实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给急诊科室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力争救治的时间,提升救治的成功率。分析其原因,即: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马上对患者实施院前救治的前提之下,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救治的工作与任务区分成了数个模块,以科学地运用医护人力资源,提升了医护人员间的协作程度与凝聚力[3]。同时,急诊科室中的医护人员间彼此协作,优势互补,以达到减短救治所需时间、提升救治成功率等目标[4-5]。在手术结束后,注重对患者进行保暖与用药方面的引导等,使得护理的效果与质量得到最大限度地增强,患者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也较常规的护理获得了极大地提升[6]。
总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在运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后,能够减短急诊停留所需时间、住院所需时间等,增强患者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防止患者再次产生复发,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明丽.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对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8,26(12):163-1.
[2]张亚敏,董香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心功能、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的干预模式探讨[J].预防医学杂志,2018,36(11):1494.
[3]覃小梅,陆谢娜,韦柳霞,等.院内绿
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4):269-270.
[4]李英,安素才.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急
性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期间舒适度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9):3634-3635.
[5]崔宗义,董勇,姚卫华.康复护理对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10):1246-1247.[6]韩晓闽,潘丽华,刘萍.多元文化护
理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出院后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8,46(05):5-592.
3 讨论
在急诊科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多,所以,怎样高效地对患者开展护理,以给这类患者力争更多的救治时间、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增强总体满意率等长时间以来都是急诊科室中医护人员所研究与分析的关键问题[2]。常规的护理对于急诊科室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尽管可以发挥出相应的功能,然而,其没有标准且规范的护理流程,较易让医护人员手脚慌乱,对最后的救治效果带来了影响;另外,医护人员间协作较差也会贻误最佳的救治
230
2019.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