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浅析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作者:李智
来源:《教师·中》2012年第08期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定位的,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进而就业、生存、为社会服务。基于这一目标定位,面对知识经济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职业理想
所谓职业理想,就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中职教师应树立扎根职教、发展职教、献身职教,为国家努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并同时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职业理想。按劳分配是需要的,把职业作为谋生手段我们并不反对,但有的教师过分地将自己的工作与经济利益挂钩就不合适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个需要理想的职业,如果没有点理想情怀,又怎能推动学校的发展,更谈不上自身的发展。
二、职业责任——爱岗敬业 1.情感——爱教、爱校、爱生
对自己从事的中职教师职业,要有一种情感上的接纳,对从事教师职业活动的场所(也就是中职学校)要有一种剪不断的“情结”。能把自己的情感世界与职业教育的兴衰、中职学校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职教之忧而忧,为职教之乐而乐,做到爱教、爱校。中职教师要以校为家,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或兄弟姐妹,这种情感是爱岗敬业最根本的动力源泉。这种情感是内在的,也是持久的,不会因中职教师职业待遇的高低或条件的优劣而轻易波动。中职教师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敬重自己的事业,恪尽职守。 2.理念——教书育人,德育为先
教师爱岗敬业不仅仅表现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更体现在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生活习惯上,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教育性上,体现在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上。中职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即我们常说的要成材,先成人。 3.态度——认真负责
教师对工作、对学生的态度是教师爱岗敬业的直接体现。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容不得半点疏忽。教育的影响触及心灵,容不得丝毫大意。教育过程中的任何轻率、差错和随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性都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师的职业态度除“认真负责”四字,别无选择。中职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教师这个集体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 三、师爱
教师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而且要坚持一视同仁,将神圣的师爱均匀地洒向每个学生。师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2)情感。情感是师爱的前提。从早到晚教师与学生同活动,上课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不时地沟通交流,教师为学生能按自己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而感到喜悦。只有向学生投入情感,才能真正地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爱。
(3)理性。教师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做到理性对待学生的成绩和错误,这才是师爱的正确方向。
(4)奉献。爱就意味着奉献,教师的爱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报酬、不求回报的充满奉献的爱。
(5)公正。教师的公正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教师公正与否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息息相关。教师的公正可以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师的义务 1.教师的法律义务
《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③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④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体质等方面发展。教师要注意教育方法,不能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学生,更不能打骂和体罚学生。⑤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教师的道德义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