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_宋_苏轼
来源:华拓网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⑵。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⑶,余独不觉,已而遂晴⑷,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⑸,何妨吟啸且徐行⑹。
竹杖芒鞋轻胜马⑺,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⑻。
料峭春风吹酒醒⑼,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⑽。
回首向来萧瑟处⑾,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⑿。
词句注释
⑴定风波:词牌名。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等。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suō)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蓑,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作者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