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画直线和曲线

来源:华拓网
画直线和曲线

【教材分析】

《画线》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3年级)》的内容,属于基础模块“信息加工与表达”中的内容。本课主要介绍“直线”和“曲线”工具在画图软件中的使用。其中,“曲线”工具的使用是本课的难点,只有解决了这个难点,学生才能将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学好本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画图的兴趣,同时“直线”“曲线”等工具的使用也是后面完成复杂图形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想要去探明究竟。在计算机的使用上,他们已经学会了键盘、鼠标器等常用设备的基本操作。在画图软件的使用上,学生才初步认识了画图,会打开和保存画图作品,会用“铅笔”“刷子”“椭圆”“矩形”等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在纸上画画。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有趣的画图作品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学会使用“直线”和“曲线”工具,了解“曲线”的使用技巧。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绘制图形的过程中,体会“直线”和“曲线”工具的一般使用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用“直线”和“曲线”工具绘制图形,感受用计算机画图的魅力,体验用计算机画图的乐趣。

4. 行为与创新

学生能将学习到的“直线”和“曲线”工具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直线”和“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难点:“曲线”工具的使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自主探究法。

手段: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讲解与学生操作相结合。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画图作品、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新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椭圆”工具,绘制了太阳,太阳的光芒可以用什么工具画呢?(刷子)像这样的直线,用“刷子”工具恐怕有点困难。在“画图”程序的工具箱中,有可以画直线的工具吗?(揭示课题:画线)

【设计意图】画太阳是上节课的教学内容,用旧知导入新知,既是对旧知的巩固,也是对新知的启发,学生容易接受。

二、自主尝试,学习新知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太阳的光芒,这些线一样吗?(长短、方向不一样) 活动1:绘制太阳光芒,并思考如下问题。 (1)如何快速画出水平线或垂直线呢? (2)如何绘制粗细不同的线呢? 学生反馈。

小结:在绘制垂直、水平或45度角的直线,可以使用Shift键,能方便、准确、快速地完成。在画图工具箱里选择不同的线型,可以绘制出不同粗细的线条。

观察下面两幅作品,你更喜欢哪一个作品?为什么?

工具箱中哪个工具可以绘制出曲线呢?(“曲线”工具)曲线可以分为单弧曲线、双弧曲线和封闭曲线,每种曲线的画法也是不一样的。“快乐家园”作品中哪些用的是单弧曲线,哪些用的是双弧曲线?(气球线和小路是双弧曲线,山是单弧曲线)

活动2:绘制气球线和小路,学习教材,思考如下问题。 (1)绘制曲线,先要画什么? (2)曲线中的弧度怎么形成呢? 学生反馈。

小结:绘制双弧曲线分为三步,先画出一条直线,按住左键向上拖动,形成第一个弧度,按住左键向下拖动,形成第二个弧度。

思考:使用曲线工具,最多几个弧度呢?(两个) 活动3:绘制小山,思考如下问题。

(1)画单弧曲线,形成第一个弧度后,如何操作? (2)绘制单弧曲线和双弧曲线,有什么不同? 学生反馈。

小结:画曲线之前要先确定起点和终点,不管是单弧曲线还是双弧曲线都要拖动2次。单弧曲线是向同一方向拖动,双曲线是向不同方向拖动。

那封闭曲线怎么画呢?

活动4:使用“曲线”工具,以A为起点画一短线段,再分别在点B、C位置单击,观察效果,并思考如下问题。

(1)你画出了什么?

(2)你能归纳出封闭曲线的三步骤吗? 思考:以水滴为例,哪一次单击的位置决定了水滴的方向?(第一次)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论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这里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从而加深对图形工具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应用到后面的实践中。

三、综合实践,应用新知

我们学会了“直线”和“曲线”工具的使用,大家想不想用这两种工具画一画?

活动5:画出如下图形,再“用颜色填充”工具填充图形。

展示学生作品并评价。

【设计意图】拓展训练是学生巩固本课知识的环节,也是深入理解和学习本课知识的环节。学生在创作的体验中,掌握了本课的知识与技能。展示学生作品,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学生创作意识的一种鼓励与赞扬。通过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得到一次取长补短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四、归纳总结,回顾新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使用“直线”和“曲线”工具来画线。这两个小小的工具里可藏着大学问,可以让我们的图画变得更丰富多彩。

课案设计与执行评价表

教学设计(课前) 简 洁 清 晰 流 畅 丰 富 ☆☆☆☆☆ ☆☆☆☆☆ ☆☆☆☆☆ ☆☆☆☆☆ 课堂执行(课后) 简洁的形式 丰富的意蕴 灵动的创造 充分的自主 ☆☆☆☆☆ ☆☆☆☆☆ ☆☆☆☆☆ ☆☆☆☆☆ 深 刻 合 计 ☆☆☆☆☆ ( )颗☆ 优质的效果 合 计 ☆☆☆☆☆ ( )颗☆

口才与表现设定与执行评价表

礼 仪 体 态 表 达 思 维 心 理 合 计 【教学反思】

目标(课前) 学习倾听 站姿自然 口齿清晰 把握要点 充满自信 —— 课堂执行(课后) ☆☆☆☆☆ ☆☆☆☆☆ ☆☆☆☆☆ ☆☆☆☆☆ ☆☆☆☆☆ ( )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